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胸部影像精粹

胸部影像精粹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Caroline Chiles
  • 出版日期: 200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62902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胸部影像精粹》一书的目的是把胸部影像学的近期新研究文献浓缩为对常见病例的新技术应用。在此要感谢我的同事,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使我们得以分享其在包括肺癌、转移性疾病、孤立性肺结节、肺炎、心血管疾病以及高分辨CT等胸部影像学基础方面的专业经验。
目录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评估
孤立性肺结节是胸部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对其应进行长期评估以建立良性或恶性诊断。与以前的检查方法相比,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大小、边缘及内部特征的形态学分析只是评估中的第一步,有必要持续进行额外的影像学检查,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进行侵入性检查或手术活检。

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评估
在对肺癌临床分期评估中,影像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治疗方案是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化疗还是联合治疗影响很大。此外,影像学检查还用于肿瘤治疗和随访中的疗效和并发症评估。本文讨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在治疗评估中的应用。

胸部转移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原发肿瘤的切除范围、临床治疗方案等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而转移瘤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应用于肿瘤的分期、制定手术方案、治疗后的随访和监测等方面。目前CT已成为监测肿瘤分期及有无复发的常规手段。FDG-PET作为一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可进一步改善肿瘤分期,并可检测有无复发和转移性病灶。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本专题回顾了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真菌性肺炎、肺囊虫病及病毒性肺炎。文中对各种肺炎的不同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要点进行了讨论,提供的影像图片也强化了这种讨论。

肺病高分辨CT下的表现与鉴别诊断
肺部HRCT是评估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症状和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有效工具。HRCT诊断能力的接近发挥要求对肺解剖尤其是次级肺小叶的解剖结构以及很好HRCT成像的技术因素有深刻理解。对HRCT上的异常改变严格采用规范的模式化处理才能形成有效的、准确的诊断。

胸部血管性疾病的多排螺旋CT评价
影像学医师在进行胸部血管性疾病CT诊断时主要限于三种疾病,即主动脉夹层及其变异(包括壁内血肿和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急性肺栓塞及冠状动脉疾病。多排螺旋CT空间分辨率高,已经成为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的一项成像方式,或许在未来的十年内将会看到该方法也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评价。

胸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显像
过去10年间,多种核医学显像技术被证明对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对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18F-FDG PET成像检查。在新诊断的肺癌患者中,18F-FDG PET通过确认或排除纵隔疾病与转移性病灶提高了肺癌分期的准确性。18F-FDG PET在评价治疗反应、鉴别疾病复发和治疗后改变方面优于解剖学成像方式。

间质性肺病的影像学表现
该专题综合概括了常见问质性肺病的典型成像特征,尤其是HRCT下的表现。次级肺小叶是规范描述HRCT扫描结果的基本解剖学单位。间质性肺病通常采用美国胸科协会的分类标准。结节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淋巴管平滑肌增多症、胶原血管病及过敏性肺炎是最为常见的间质性肺病类型。

医源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
医源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引起患者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因而诊断比较困难。对于医生而言,熟悉这些疾病并了解患病危险因素及其影像学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引起医源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原因包括药物、器官移植、辐射、输血或其他多种治疗。

食管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食管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因此,影像学检查对这些病变的分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局灶性和转移性病变,对于高度怀疑的病变还应进行活检以获得准确分期。在评估食管肿瘤方面,影像学检查已开始用于评估治疗反应。

彩页
……
摘要
    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在美国,肺癌是很常见的癌症,是人群中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估计,2004年美国肺癌的新增病例为173770例,死于肺癌的为160440例[1]。美国死于肺癌的人数超过了死于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人数总和,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病死率依次位于第二、第三和第四位。尽管多年来人们在改善肺癌患者存活方面已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肺癌的5年总体存活率仍不乐观,临床分期中的各期总体存活率为14%,其中IA期为61%,IB期为38%,ⅡA期为34%,ⅡB期为24%,ⅢA期为13%,ⅢB期为5%,Ⅳ期为1%[12]。
    一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就应根据靠前肺癌分期标准对其进行临床分期。该分类法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NSCLC的范围进行描述:原发肿瘤的大小、部位和范围(描述为T)、淋巴结受累及位置(描述为N)、有无远处转移(描述为M)[2]。影像学评估是肿瘤临床分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手术切除、放疗、化疗还是联合治疗影响很大[3]。除了肿瘤分期外,影像学评估还用于肿瘤治疗和随访中的疗效和并发症评价,这些对于临床医师是很重要的。本文讨论NSCLC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影像学在治疗评估中的应用。
    肺癌分期的重要性
    手术切除肺癌为治愈肿瘤提供了优选的机会,因此肿瘤的准确分期对于确定患者能否进行手术治疗是很好重要的。一般而言,临床分期中的I期、Ⅱ期和部分ⅢA期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而一些病变更为广泛的ⅢA期、大多数的ⅢB期和Ⅳ期患者则应采用放疗、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4]。6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患病期间接受过放疗,其中17%是为了缓解症状[5]。对于因合并内科疾病或拒绝手术而不能行手术治疗的早期(I~Ⅱ期)肺癌患者,可采用放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16l。在局部晚期肺癌患者中,术前放疗、化疗同时进行可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以使这些患者适合于手术治疗。 ……<!--  properties end-->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