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眼看出孩子的天赋

一眼看出孩子的天赋

  • 字数: 2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29510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6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眼看出孩子的天赋》:孔子日:生而知之为之上,学而知之为之中,学而不知为之下。让孩子成功的捷径是什么?就是慧眼识别孩子“生而知之”的那个方面,即天赋,然后彰显之。这是一本让您准确找到孩子天赋的书。
家庭教育的优选境界是什么?发现孩子,鼓励孩子,成就孩子天赋是指引孩子成功的灯塔天赋是助推孩子成功的风帆父母是呵护孩子天赋的港湾。
天赋。是上天赋予的才能。每个孩子都有。这种才能与生俱来。而且与众不同。
只有科学的引导,天赋潜能才能变成真正的能力。失当的引导甚至漠视。会扼杀孩子的天赋。不同的天赋。有效时段不同,而且比较短暂,专业上称作时效窗,天赋潜能超过窗口期会递减。
孩子天赋如不适时开发——过期作废。
语言的很好开发时段:0-6岁
记忆的很好开发时段:1-18岁
音乐的很好开发时段:0-13岁
体育的很好开发时段:3-12岁
内容简介
《一眼看出孩子的天赋》内容简介:天赋,就是天生的才能、自然的禀赋,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特性,这种特性让很多人能在不同领域拥有极为优秀的表现。天赋并不神秘,也并非只有特别的幸运儿才能拥有。事实上,每个孩子在出生之前,就具备了一定的天赋,只不过在出生后,有的孩子获得了适于天赋发展的条件、环境,因而得以逐渐展现其与众不同的能力,并最终成为某领域的成功人士;其他孩子的天赋,则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获得萌发的沃土,以致最终湮灭。那么,怎样才能为孩子创造出适于他天赋发展的条件、环境呢?这就需要家长们及早发现和判断孩子的天赋,并注意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自由成长。
目录
第一章 孩子天赋早发现
爱迪生从“糊涂虫”到“天才”的奥秘/3
天赋成就了肖邦的《钢琴协奏曲》/6
居里夫人的天赋教育/9
不要对孩子的天赋视而不见/12
天赋,越早开发越有益/16
开发天赋可改变孩子的未来/20
天赋从孩子的生活点滴中发现/23
看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26
为孩子创造天赋开发的环境/29
称赞与鼓励让天赋不断强化/32

第二章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
孩子对音乐有特殊的敏感/39
孩子的音色清脆、悦耳/42
孩子学唱歌特别快/45
孩子有比较宽广的音域/48
孩子总是喜欢亲近乐器/5l
对孩子学音乐不可过分期待/55
音乐,在游戏中学/59
将音乐生活化/62

第三章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舞蹈天赋
孩子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67
孩子跳舞时动作协调轻盈/69
能利用手指和手臂做出许多动作/72
做孩子的编外“舞蹈教师”/74
延迟满足孩子学习舞蹈的心愿/78

第四章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绘画天赋
2岁时就能画出清晰可辨的形状/83
孩子对色彩及造型有较好的把握/86
引导孩子仔细观察/89
创设充满艺术气氛的家庭环境/92
丰富孩子周围的绘画资源/95

第五章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表演天赋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101
孩子能自如地运用肢体语言/104
孩子能自如地运用表情表达/107
鼓励孩子把故事里的情节演出来/109
引导孩子对表演内容、角色进行合理的改编/112
……
第六章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体育运动天赋
第七章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语言文学天赋
第八章 如何以现和培养孩子的数学天赋
第九章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科学创造天赋
摘要
    后来,马女士无意中把这件事讲给一位当小学教师的朋友听,那位朋友听完后马上皱着眉头说:“你怎么能随便责备孩子呢?要知道,他喜欢观察小动物的活动、喜欢拆卸玩具正说明他好奇心强,喜欢观察事物,研究各种奇妙的现象,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天赋啊。你不但不该阻止他,还应该好好鼓励他、启发他,让他多做些这方面的尝试,说不定孩子以后会成为科学家呢!”一席话让马女士听得后悔不已。
     马女士听从这位教师朋友的建议,给孩子买回了一些易拆装的玩具。为了鼓励孩子动手,马女士还和他一起拆卸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容易损坏的玩具,让孩子在拆装玩具中满足了好奇心,也启发了思维。同时,马女士还为孩子购买了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科普读物,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学习。孩子对这些很感兴趣,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知识,还产生了一些奇思妙想,想自己做些小发明。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马女士,马女士也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对孩子一些好的想法,她会说:“这个点子不错,需要妈妈帮你做些什么吗?”要是孩子的想法不可行,马女士也会建议孩子换个角度积极思考。
     在马女士的帮助下,孩子逐渐培养了科学发明的兴趣。再加上马女士陪他一起想象,帮他购买材料,和他一起做设计,都让孩子获得了极大的鼓励。没过多久,孩子手中竟然诞生了几件不错的小发明,成了一个“小小发明家”。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