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

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概念研究

  • 字数: 17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作者: 王翕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541314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基础概念。“类”是人对自然与自身客观普遍性的概括。“人的类本质”则是人以普遍性为对象的对象性本质。人的类本质不是精神性、意识性的,也不是纯粹的抽象物,而是一种能够将现实性与抽象性结合起来的“具体普遍性”的概念,是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对抽象本质论的改造。人既在意识中也在实践中以普遍性为对象,并通过占有对象普遍性的对象化活动实现和确证自身的类本质。在此过程之中,人的类本质与其现实化形成的各种类特性之间存在着抽象与现实、普遍与特殊、无限与有限、主体与对象等矛盾,这些人所特有的内部矛盾构成人的潜能所在。作为潜能的人的类本质则规定了人的本质需要和本质能力,人类历史的全部内容就是人的类本质潜能现实化的过程展现。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概念作为一个融贯性线索,既为异化劳动设立了标准,也为共产主义社会中真正的人设立了标准。这一标准是马克思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关键,也是他后期进行更具体、更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革命理论研究的哲学依归。只有使人的现实性不依赖和受限于外物而直接与人的类本质相统一,人的自由个性和类的普遍性相统一,真正的人与真正的共同体相统一,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作者简介
王翕,女,中共党员,四川省武胜县人,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法哲学。
目录
导论 001
一、研究的背景和基础 001
二、文献综述 004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22
四、全书框架结构 026
第一章 “人”的概念 030
一、“人”的概念定义 031
二、“人”的概念的层次性 035
三、关于“人”的概念区分 055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概念的渊源 057
一、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057
二、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概念的词源 059
三、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概念的思想渊源 062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概念的内涵 087
一、人的对象和对象性 088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