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忽如一夜

忽如一夜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徐珊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2476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忽如一夜》是徐珊老师近十多年散文作品的一个精选集,以哲思散文为主,按照表达方式和内容,依次为议论哲思类、 叙事抒情类、女性话题类、音乐艺术类、书评类。书中的文章几乎都在《散文》《读者》《广州文艺》《山西文学》《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各大报刊陆续发表过。
作者简介
徐珊,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江西南昌人。教书之余爱好舞文弄墨,曾在《散文》《山西文学》《光明日报》《羊城晚报》等各大报刊发表数十万字散文作品,并与画家合作出版过绘本《幸福圆圈》。其散文作品被选入过中学教材和各种很好散文选本。
目录

忽如一夜
私人地图
流言
不要走太远
沉默不是办法
肩膀上的手
差异
意淫的外号
虚无之旅
音乐三章
爱过的歌,爱过的人

师话实说
绝尘圣地,静我心仪
纸条年代
热闹的记忆
剪趾甲
幸福铃声
玫瑰
暑假
城市里的身体
生活这样艰辛,我却如此好奇
少年心事当拿云

新女性的关键词
坚决贯彻三个坚持
情恨洛丽塔
多了一只眼睛
飞翔的记忆
一个人的尾巴和心脏
蜗牛的家
亲亲玉兰
抒情与反抒情

史铁生
有声有色、如雾如梦地游离人生
我的丁一之旅
想像、言说与信心
生动的刺绣
请正经地站起来
新人类成长的代价
擦拭诗歌的锈
心灵的智慧
奔跑中的生命意味
艰难的表达
心灵的栖居
财经为纬,爱情为经
魔幻的成长
后记
摘要
    虚无之旅
     看见一段文字,大意是尼采义正辞严曰:“上帝死了。”上帝不屑一顾,睥睨讥讽:“尼采才死了呢。”上帝死了,这个抱着骡子哭喊“我的兄弟”的疯老头也死了,讥笑人类思考的上帝和无视上帝力量的人类,谁都无法在茫茫世界里留下永恒的神话,谁都不能在现实与梦想的虚无悖论里建构“真正”的生存意义。
     我曾经一度崇尚“身体写作”,认为这是能使人回到自身的真实状态的少数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当听到身体写作者发出“只要体验,不要思考”的呼声时,我开始怀疑。身体构成了人的全部自我,没有心没有灵魂的自我,只剩下对于当下生存的靠前体验,那些对荒诞焦虑的反复揣摩,对疼痛寒冷的细心玩味以及对恐惧绝望的有效屈服,就像听任魔笛声音牵引的孩子,无可奈何走向虚无。无意义的生命终点日益清晰地在世人前面昭示,人生注定是虚无的。人生舞台里蔓延着无边无际的疼痛,演的都是一幕幕化为一个苍凉手势的悲剧。
     虽然尼采说“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可在我看来,“声”越亮“色”越艳,反而更加装饰了人生的虚无质地,悲剧也将因为艳丽的世俗色彩显得更为有效。于是,我选择了卑微。卑微是无法违抗的事实。卑微固然使我们降低到了一种屈服的姿态,但它能给我们维持生存的力量。很重要的是它能使我们承受琐屑的人生细节,并从中发现意义。虽然,本质上日常琐屑是一种失去形而上意义的柔软现实,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安忆也曾借王琦瑶说出内心感慨:“什么都是应该的,合情合理,这恩怨苦乐都是洗礼。”站在卑微之处,这洗礼不就壮观神圣,而且具有了意义吗?
     可是,卑微却摆脱不了黑暗,卑微本身就是一种黑暗状态,以至于当远方出现一丝光亮时,卑微者甚至睁不开眼睛,四周依旧是一片漆黑。所以当看见女学者崔卫平愤怒地呐喊“选择卑微这一位置是将自己抛入黑暗,是一种讨巧的生存伎俩”时,我不热泪盈眶。是的,是我们选择了卑微,这样我们在生活中的懦弱表现就不会显得那么令人无法忍受,是我们自己害怕追求到达黎明的漫长艰辛,是我们自己在卑微的掩护下习惯了黑暗。好的,改变这种状态,怀着智慧、勇气和希望,前进前进再前进。可,问题又回到了以前,改变卑微处境就能改变虚无的命运吗?
     迷惘中,我开始关注起很近几年时不时远离都市跑向西藏,然后黑着脸回来,从此目光如潭神秘微笑的人,是什么让他们重新诠释原本枯燥的生命,又是什么让他们发现了我以为不存在的意义?
     终于有,我重新翻阅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再一次在虚无之旅里和这句话相遇,史铁生说:“在现实之外,爱是可能的。”时间和空间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相对的依托。西藏,那个蓝天白云水纯人净的空间,它像梦一样,以一种非现实的状态存在这个物质世界,它远离喧嚣都市,远离卑微人生,远离庸常现实。对于日益尖锐的都市人,西藏就是这个世界的另一纬度,它神话股不落痕迹地出现在我们的平凡视线里。就像上帝说有光,我们就有了光。去西藏。去寻找现实之外的爱、宁静、真实,去用生命触摸这个在现实存在的非现实的梦。
     人生也许就是虚无的,但我们不能以虚无的目标去消解我们充满弹性和张力的生命历程。何况虚无是相对的,也许现在的人生在我们已经习惯的纬度里真的就是一次无可逆转的虚无之旅,但在另一纬度里这注定的虚无也许就是力量,是意义,是爱的召唤。
     作为现实的行为者,我们以远离卑微的主动姿态过好日常生活,作为虚无之旅的被拯救者,我们永远朝向远方的超越现实的爱。爱永远在远方召唤,它或许因为遥远而使人生呈现缺憾,但却因为遥远而使人生充满希望和动力。
     P42-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