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时间深处的花园
字数: 15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田艺苗
出版日期: 2020-04-01
商品条码: 978754743318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古典音乐如何提升我们的优雅气质和审美力,田艺苗老师定制经验分享,这个时代,听懂古典音乐也没那么难。 2.一本适合文艺青年的书。文艺青年不仅是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本书,一个人,一个下午茶的时光,在芜杂忙碌生活中停一停脚步,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像植物一样,缓慢生长,简单生活。
内容简介
她跟古典音乐相伴,音乐就是她每天的生活,却说流行歌曲就是她的成长史;她爱穿白衬衫,衣橱里挂满了崭新的白衣白裤,却颇有恋物情节,执着地相信收藏物质就是收藏记忆;她想念故乡的海岛,想念夏季早晨茶山上的清风,却说故乡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就像童年一样回不去……本书为古典音乐推广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田艺苗关于故乡、童年、音乐、美学、旅行的随笔散文,情感细腻,文风清丽,记录了她的生活和对音乐的态度。她热爱音乐,对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的音乐人生如数家珍,在罗大佑、林夕、齐秦的歌里怀想青春;她喜欢读厚书看老电影,偏爱迈克尔·翁达杰、石黑一雄,精读朱光潜的《谈美》,告诉你文艺青年该如何逆袭;她热爱旅行,在佛罗伦萨、威尼斯听见声音之美,《蝴蝶夫人》《奥菲欧》这些歌剧留下的记忆,比我们想象的更长久……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生活也是。
作者简介
田艺苗,作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曾出版作品《温柔的战曲》《靠谱》等,国内古典音乐课程的首席IP,担任《歌手》《声入人心》等综艺节目的专家评审,创办了《穿T恤听古典音乐》沙龙讲座,在文艺青年中具有广泛影响,音乐课程《古典音乐很难吗?》在喜马拉雅FM巅峰音乐榜上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目录
茶山日记1
海岛的下午10
虚构的故乡16
黄梅时雨19
像植物一样缓慢生长,简单生活27
长夏的武满彻36
静安寺40
去奥地利看湖44
我和她的游记:去看卑尔根音乐节50
七月的奥地利64
秋天来喝下午茶83
下午三四点钟的浓雾89
那同一个人94
白99
优雅103
贝壳之书107
时间深处的花园110
浪漫主义是热恋?是坟墓?116
声音留下记忆120
三百年前的音乐人生124
跟着歌剧去旅行133
如果天黑之前来得及150
眼角眉梢,开出了水仙156
歌中永远的少年159
漫天风雪听韩红165
让石黑一雄告诉你,文艺青年如何成功逆袭170
时间才是主角176
读朱光潜《谈美》192
人闲桂花落209
采珠人潜入夜晚217
狂欢年代223
只要你愿意,夜夜有派对229
摘要
茶山日记 过年之后离开老家,爷爷拿给我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他写的诗文和简报,他说希望我为他写几句话。 我爷爷九十三岁,活成了我们全家的偶像。他身材依旧瘦挺,眼不花耳不背,每天把黑西装鸭舌帽穿戴得一丝不苟,给了我们全家人一个优雅度过余生的梦想。 人到了九十多岁,大概每天晚上睡下都会担心,明天是否会醒不过来;每天醒来的时候也会担心,这是不是最后一天。一天一天地等待,这人生最后的等待,让他变得忧心忡忡。让我写几句话,其实是想提早知道,我会在他的追悼会上讲点什么;他一定更迫切地想知道,究竟哪一天才是最后一天。 老家的书房里,挂着爷爷奶奶的黑白合影。那时他们四十来岁,奶奶穿着朴素的对襟棉衫,爷爷穿着的确良的短袖白衬衣。奶奶并不算美,却像小镇上的茉莉一样婉约脱俗。而我爷爷则非常英俊斯文,是家乡的一道风景。托他的福,我们全家都还长得不错。 我奶奶十八岁嫁他,八十三岁去世,他们在一起六十五年。算是我们向往的白头偕老的典型了。但现在我奶奶已经去世三年了,他依旧要孤独地走完余生。所谓的白头偕老,原来是迟早会有人先走的。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爷爷奶奶已经成了童年的一部分。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学琴啊上学啊那些麻烦事儿,全都忘光了,它们自动被过滤了,只留下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时光,背景是一片蓝天,南方绿树的影子,五月杨梅的滋味,夏季早晨茶山上的清风和初阳的气息。 等我到了四十岁,竟然返老还童了,童年的性情在身上慢慢流露出更深痕迹。我开始理解幼时的那些茫然、惊慌、暴躁和打发不完的时间。看过了世界,经历了种种冲昏头脑的梦想之后,终于重新认识了童年,那是自己本来的样子。有时候弄不清脑袋里的真实想法,想想童年,就可以找到答案。 到了四月,把所有工作推掉,静下来,感受春天循序渐进的甜美气息。经过三十多年的酝酿,我童年的春天归来了。 闻到窗外温暖甜美的空气,还在念小学课本里的第一课,“春姑娘轻轻地飞来了。她飞过高山,来到江河;飞过森林,来到田野”。 那时候,我们住在浙江台州靠海的渔镇上。爷爷在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奶奶是裁缝,闲来织渔网。渔镇背山临海,风是咸湿的海风,水却是茶山上清甜的山泉。 春天时,木楼房的四壁和地板都会受潮,变得黑乎乎的。前门总是敞开着,常有燕子飞来屋梁上搭窝。到了梅雨季,地板、墙壁都湿透了,冒出颗颗水珠。天很热,我有一双心爱的水晶塑料小凉鞋,却不肯穿上它。雨水和泥水渗进鞋子,我心神不宁地蜷缩着肮脏的脚,常常有呕吐的冲动。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处女座的毛病之一。 爷爷奶奶都极爱干净,每到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冲洗房间,一起做家务,爷爷很听奶奶的,挽起白衬衣的袖子,把凳子扣上桌,用井水冲洗石板地面,清瘦的身影在房间里晃动。这个画面在我的脑海里定格成童年春天的一部分,这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在水里蹦跳、唱歌,被角落里窜出水中逃生的小老鼠吓得尖叫。 我爷爷是个老实人,英俊,温柔,有点糊涂。我总是觉得,正是这份儿糊涂让他拥有了长寿的福气。小时候,不管我想去哪里,不管做多么荒唐的事情,他都会陪着我。他的耐心给了孩子优选的安全感。那个时候养小孩的方法是纯天然的,看着孩子安全、吃饱、快乐就行。 他那时是乡村语文教师,现在想起来,我对文学的爱好大概就是来自他。 他教我背诵的第一句唐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真是不太科学的启蒙,为什么教我这首不适合小孩理解的诗歌呢?因为奶奶带我去过苏州寒山寺?我想可能是他自己喜欢吧。我对伤感气息的迷恋原来是一种家族遗传。大部分时间,爷爷带我去文化站读书,文化站就是乡村图书馆。去得太勤,文化站的阿姨就把我喜欢的小人书全都送给我了,好像有十来本,《海的女儿》《白雪公主》,还有戏曲故事《西厢记》,爷爷帮我用绳子扎成一捆,放在卫生间里,我每天都要他取下来给我看一遍。 爷爷奶奶还喜欢带我看戏。在浙江民间,流传着越剧草台戏,在操场、晒谷场、收割后的田地里,临时搭一个舞台,请乡间流动的戏班子来唱戏,演员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戏装,剧目丰富:《梁祝》《白蛇传》《西厢记》《打金枝》《二度梅》《追鱼》……草台戏有一个故事梗概,演员在中间可即兴发挥,一场戏常常演三四个小时,台下随意,想看则看,想走就走。我小时候喜欢让大人带我看戏,基本上看不懂,回家却还能唱几段。有时候看到深夜,趴在爷爷背上半睡半醒,蒙眬中听到唱戏声和锣鼓声远远地在夜色里随风流动,后来这些声音成了记忆里抹不去的音乐。 奶奶喜欢唱戏,在下雪天的早晨,她一边打开衣橱帮我找棉袄,一边哎咿咿呀地轻唱越剧,和旧衣橱的木门吱吱呀呀的声音相映成趣。爷爷呢,业余唱道情,就是用方言唱一种传统的民谣,是很老的民歌了,我们小孩都觉得不好听,但这是爷爷最拿得出手的才艺。后来在大学的民族民间音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