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辽南往事

辽南往事

  • 字数: 29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梁书香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5378396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辽南往事》由梁书香著。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农村家庭、发生在他祖辈、父辈身上的一幕幕悲剧。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让读者充分认识到只有破除封建迷信、解放思想才能救中国,才能拯救生活在农村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
内容简介
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可我在这里讲述的,就是和我有关的几个家庭的“家丑”,和我有关的几个人的爱恨情仇,这些人里有我的三大娘三大爷,有我的堂哥吉发和他的两个老婆,有我的姥爷和我的父亲母亲。
其实,和我有关的这几个家庭、这几个人物,都是当时农村最普通不过的家庭,是农村底层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决无值得炫耀的资本。然而,就是这么几个普通的家庭、普通的人物,在我所经历和未曾经历的年代里,却上演了一幕幕跌宕曲折的悲剧:真情相爱的人生离死别,至亲的姥爷掐死外孙,一心要独吞家产的大娘扼死侄子,霸道成性的媳妇毒害婆婆……
《辽南往事/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作者梁书香。
作者简介
梁书香,1947年生。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 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发表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多篇。小说《呔党婶》获辽宁农民报一等奖。结集出版了小说集《故乡梦》,传记文学《难忘岁月》,电视文学剧本《萧素素》。
目录
《辽南往事》无目录。
摘要
    可三大爷这一次病得太重,三大娘用生姜大葱煮水给三大爷发汗也没把三大爷从炕上发起来,三大娘看看实在扛不过去,才借了王财主五毛钱去抓了两副汤药。可能穷人很少吃药,见药就灵,两副汤药就把三大爷的病治愈了。三大爷爬起炕了,可欠下的五毛钱却像一座大山压在他们头上。当时的庄稼人,特别像三大爷他们这样无房无地的穷人,除了租种别人的土地赚点粮食吃,极少有来钱之道,所以为了五毛钱的债,三大娘才决定在这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神不知鬼不觉偷偷溜掉。
     三大娘把几个碗盆装进两个筐里,让三大爷挑着,又把两床与其说是被,不如说是两团烂棉絮打成一个捆,让父亲背着,一家子就准备起程上边外了。
     三大爷、三大娘还有父亲和吉发,是去年这个时候从山东海阳县逃荒到辽南这个叫无名屯的乡村。去年,山东海阳县遭了水灾,灾后又瘟疫肆虐,我的大爷和二大爷两家都在瘟疫中死绝,三大娘一看,立即决定逃荒,像大多数山东逃荒人一样,下关东。三大爷、三大娘领着一双儿女。还有孤苦无靠的我父亲,一行五人一边要饭一边往北走,走了几天,才走到莱阳地区。这时天已冷了,一家人又饿又累都走不动了。三大娘一看这样走下去,走不到关东全家都得拖死,就牙一咬,在莱阳一个地方把九岁的女儿小青卖了,卖了几个钱,这才搭车搭船到了大连。
     当时的大连,是日本人的天下,以前只和乡邻打交道,只知道下死力在土地上刨食的三大爷,哪敢在这个洋人横行的花花世界里落脚,一个劲催三大娘继续往北走。但三大娘不肯,三大娘原想凭三大爷和父亲的年富力强,在城市找点活干,就不再受颠沛流离之苦了。然而,他们在大连的街头上流浪了几天,实在找不到落脚之处。他们目不识丁,人地两生,不知道怎么找活,怎么讨生活,除了遭人白眼,受欺负,好事绝没有他们的份,三大娘这才服输,决定听三大爷的,继续往北走。
     一家人离开城市继续往农村流浪,这时他们卖闺女的钱已花光,天也越来越冷,凭他们衣衫褴褛,肚里空空,很难再走下去。这一天,他们流落到辽南的无名屯,三大娘说:咱不能再往北走了,听说北边现在已经冷得能把人的耳朵都冻掉了,就咱们这赤头露脚的,走到那边也得冻死,不如先在这个屯子落落脚,混过这一冬,明年看情况再说。三大爷说:我也是这么想的,那就这么办吧。
     三大娘进了屯子,见人就打听,问谁家雇人干活,谁家有地往外租,有人指着有两扇黑大门的宅院,告诉他们那是村里最富裕的王财主家,他家有地往外租,叫他们去找找王财主看看,说不定王财主能给他们想个办法。
     三大娘拉着三大爷进了王财主的大院,诉说了他们的难处和投奔他的目的。王财主说:眼下已地倒场光,家里不需要长工,不过你们既然投靠我,我也不能让你们白跑一趟,眼下再往北走也确实不是时候,不说别的,那白毛风烟泡雪你们就受不了。再说啦,现在都是听见买卖跑死客,北面听名声好,其实好什么?比这边冷不说,还土匪胡子成窝,比这边还要兵荒马乱。
     就是,这年头,穷人到哪儿也不好活,王财主,您就发发善心,帮扶俺一把,俺一家就在这儿落户了。三大娘忙不迭地点头请求。
     王财主听三大娘这么说,也就爽快地说:那好,我在南山坡有几亩坡地,地可能薄拉点,可话又说回来,这人勤地不懒,只要你们肯下力气,一年下来混个嚼裹没问题。
     三大娘赶紧道谢说,您可救了俺全家了,以后俺日子过好了,决忘不了您。
     王财主,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当时是无名屯头等户,家里有几十天(辽南土地计量单位,一天为十亩)地。他把他南山坡那几亩没人爱租的坡地租给了走投无路的三大爷,见远道而来的三大爷、三大娘一家实在可怜,就又把他闲着的两间窝棚借给三大爷住,且是白住。当时,别看那两间窝棚破烂简陋,四面透风,但对晚上露宿街头的三大爷一家,也算是雪中送炭了。
     王财主还关照他们说:你们租了我的地,就是我的佃户,今头晌你们先把家安顿下来,下晌我领你们去日本人的衙门落户口、领良民证。既然你们想在这里长期落户,良民证一定得办。
     三大爷一听糊涂了,问:什么?领良民证,俺在山东家可没有这一说。
     王财主说:这里是你山东家吗?这里是日本的关东州,是日本人的天下。
     三大爷更糊涂了:这里明明是中国的地盘,怎么成了日本的关东州?
     王财主瞅了一眼蓬头垢面、一脸尘土的三大爷,说:看来你还真不知道,也是,老泥腿子,除了种地,能知道什么,那我告诉你,十多年前,日本和老毛子――哦,就是俄国人,在这地方为争地盘打起来了,打来打去,日本把老毛子打败了,从那时起。这地方就划给了日本,成了日本人的地盘。
     三大爷更惊讶了:成了日本人的地盘,那咱中国人怎么办?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