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字不识/雅活书系

一字不识/雅活书系

  • 字数: 16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林之著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959846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本写给“大人”看的“识字”书有趣、有味、有料愿你偷得浮生半日,随汉字穿越时空,回归古老的生活场景,随日出而作,待日入即息,不负光阴,拾(识)得汉字一箩筐
内容简介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是远古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虽历经几千年演变,与我们今日的生活依然密切相关,如表示方位的东、南、西、北,如区分季节的春、夏、秋、冬,如家,如畜,如花,如月……这些看似普通的汉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古老故事和生活场景?它们最初的本义是什么?又如何演变成今天的样子?作者在书中一一作了生动、有趣的讲解。在作者的讲述中,这些汉字仿佛有了生命般,穿越历史长河,在纸上跃动了起来。
作者简介
林之,本名李玲芝,杭州人。年少时曾下乡插队,后一直在《杭州日报》担任副刊编辑。曾创办《城纪》专栏,追寻和讲述城市的前世今生。在文史领域具有深厚积淀,出版有《西湖细节》《老街漫步?杭州》《钱塘里巷风情》等。近年来致力于汉字之美的品味与传播,曾开设《课字》专栏,行文典雅有味,笔法深入浅出,如行云流水,给人以美好的阅读感受,广受好评。
目录
辑一 春天里的一枝花春天里的一枝花冬之风雅教人知道已春深 “年”是一幅画初始的太阳蟋蟀鸣秋夏天的模样长成一个字离离原上草老马识途温暖祥和的羊牛为大物乌鸦为慈鸟句芒迎春 辑二 心有灵犀 你看见了吗?“我”是什么?“你”的本相“万”是一只蝎子“它”是一条蛇“女”为尊举起你的右手“衣”字那一撇不是东西不识南北乐山乐水乐古乐今足不是足,疋不是疋一根绳子的迷踪心有灵犀十字路口怎么走路?回到树上辑三 窗上的古风什么是“家”?门户之辨架起万年梁此椅非彼椅窗上的古风祭床神拆字游戏万乘之国执箸巡城因井而市 辑四 苔深不能扫吹禅花笺空了以后古人的梦天地之气韦编三绝苔深不能扫午门的威仪大音希声风月无边字也有灵性
摘要
    春天里的一枝花四月,百花盛开的季节。西湖边,每年都有人在寻找春天优选开放的那一朵桃花。而这时,玉兰、樱花等花期略早的,早已开了好几拨了。即便在冻土未开的东北,人们也找到了一朵朵冰凌花,以渲染尚未到来的春天。花,始终是一个美好的象征。且说“花”字。“花”的本字其实是“华”,最初古人说“花”时,用的是“华”,看它的古字就明白了,那是从树上开花想象而来的象形字。刻在甲骨上的华字是这样的:? ?[1],一棵花枝茂盛的树。《说文解字》里说,“华”的造字本义就是树木开花。在汉朝通用的隶书里,“华”变为我们常见的“華”,已经看不出植物的形状。到现代汉语中,“华”字的本义就由“花”代替了。其实在古人眼里,花与花之间是有区别的,木本植物开的花称“华”,草本植物开的花称为“荣”。且看“荣”: ?[2],虽然笔画很硬,但那一片繁茂的草生花丛还是开出了柔软。《说文解字》里说:“荣,桐木。”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荣”变成了树木。甲骨文就像一幅幅画,不同的人可以看出不同的意思,比如这“荣”字,上面那些点,可以说它是盛开的花朵,但说是含苞的花骨朵也未尝不可。“骨朵”一词也很有意思。我们一般把“骨朵”与“花”连用,花骨朵就是花蕾。然而,据说“骨朵”最初是一种兵器:一根长长的铁棍或木棒,很好装有金属的圆头。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写到京城过元宵时的排场:两排禁卫军,身穿锦袍,头戴簪花,手里举着“骨朵子”。后来以“骨朵” 形容花蕾,样子倒是蛮像的。杭州吴山,一到春天,满山的繁花,树花草花数不清有多少种,单说石壁上“开”着的“一枝花”。那石壁上刻着元曲大师关汉卿的一首曲子:《〔南吕〕一枝花?杭州景》。这“花”却是唱的。“南吕”是它的曲调,“一枝花”是它的曲牌,“杭州景”是题目。一枝花,听这名儿,明明就是井沿旁勾栏里唱的市井小曲儿。那关汉卿唱道:“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果然口语得很,清丽婉转,与那前朝的诗词大有不同。元朝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却使得汉族文人的锦绣文章脱了雅入了俗。原来,元朝统治者不待见汉族文人,建国初期几十年里停止了科举制度,又将帝国臣民细细分级,据说最后三种是“娼、儒、丐”,所谓“八娼九儒十丐”,文人与娼丐为伍,真是斯文扫地。无法学而优则仕,于是转而到民间吟唱,结果唱出了传世元曲。关汉卿是北方人,来到杭州,没见过如此锦绣乡、风流地,“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于是写下一曲“一枝花”,盛赞杭州温婉风光,繁华市井。吴山城隍阁下,满山道闹哄哄,唯关汉卿石壁这答儿忒清净。草木葳蕤,洗去多少聒噪;石壁嶙峋,有抑扬顿挫“一枝花”。——摘自《一字不识》,林之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