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全2册)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全2册)

  • 字数: 9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日)滨下武志
  • 出版日期: 2006-11-01
  • 商品条码: 97872140441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16
  • 出版年份: 2006
定价:¥1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近代经济史发展脉络的研究角度、资料采用的丰富程度,以及从时代整体进行把握的视角与方法,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有名的东洋史学家滨下武志先生积10年心血完成的力作。与以往西方学者把“欧洲的近代”作为近代社会的代表形态的观点不同,作者提出应该从各个地域自身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其历史本来的发展规律。同时作者对“清朝之衰退”也持异议,认为这一时代的中国经济状况,既将外国事务有机地纳入自身逻辑体系中,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又与亚洲地域内部密切关联,是充满“活力”的。在本书中,作者从中国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研究入手,通过清末财政与海关、赫德与中国海关、海关与贸易统计和通商口岸与地域市场等问题,对中国地方经济与中央财政的结合与分离、地域经济自律性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的实际状态作了深入研究,并尝试把这一历史过程作为一个时代来把握,通过国内外同时代人的观察、论点和记录来提示其整体面貌。
作者简介
[日]滨下武志,1943年生,日本有名历史学家、汉学家,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龙谷大学等大学教授,成为日本汉学界第一位在东大、京大这两所日本优选学府中同时任职的双聘教授。此外,先后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美国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等有名学府任客座研究员、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等。滨下武志教授著述宏富,著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等,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目录
译者的话
凡例
序——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第一章 清末财政与海关
第一节 清末之时代
一 时代的目录学
二 中外交涉论
三 海防自强论
四 西洋、日本对于清末的认识
第二节 清末财政论
一 财政运营
二 中央与地方——关税、厘金、币制
第三节 海关与清末财政
一 经费增大与海关税收
二 借款政策与清末财政
三 财政整理与海关税
第二章 马士与中国海关
第一节 马士与中国
一 与中国的关系
二 轮船招商局时期(1886年4月—1887年8月)
三 淡水关税时期(1892年5月—1895年6月)
四 龙州、北海、岳州时期(1896年6月—1900年3月)
第二节 马士与上海统计局
一 上海时代(1903年—1907年)
二 海关贸易与H.B.马士
第三节 马士与中国国际收支问题
一 国际收支表与华侨汇款
二 围绕国际收支的论议
第四节 马士的贸易报告——开放口岸与内地市场的关系
一 借款返还与金融市场
二 开放口岸与内地市场
补论 中国海关时代以后的马士
第三章 海关与贸易统计
第一节 海关的设立与运营
一 海关的位置
二 围绕海关设立的诸问题
第二节 海关统计与统计方法的变迁
一 统计方法
二 统计项目的变迁
三 与统计相关联的项目
第三节 亚洲区域内贸易与中国
一 朝贡、帆船贸易
二 厦门贸易网
第四节 香港与新加坡
一 作为转口港的香港、新加坡
二 香港、新加坡与移民问题
第四章 通商口岸与地域市场
第一节 亚洲内部市场与中国
一 近代亚洲区域内贸易
二 进出口额停滞与国内条件
第二节 海关与常关——地域市场与地域间关系
一 常关和海关
第三节 常关、海关与通货、金融问题
一 厦门常关与通货、金融问题
二 海关银号与海关两
结论——厘金、地域市场、金融市场圈
附:
一 地图
二 中国海关史资料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