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宋庆龄与路易·艾黎

宋庆龄与路易·艾黎

  • 字数: 27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668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宋庆龄与路易·艾黎》一书是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宋庆龄与国际友人系列丛书”的第一本,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的生平经历为主线,串联起宋庆龄对路易·艾黎投身中国革命事业的影响,以及两人50载的革命征程和深厚友谊。 全书共七个部分,分为“早年艾黎”、“上海岁月”、“致力工合”、“培黎学校”、“同播友声”、“深情厚谊”和尾声“青花瓷的故事”,详实叙述了宋庆龄与路易·艾黎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杰出贡献,以及他们同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的密切关联。全书共20万字,配图200余张,图文并茂,史料翔实,装帧精美,是填补空白的一本专题研究著作兼大众普及读物。
内容简介
《宋庆龄与路易·艾黎/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宋庆龄与国际友人系列丛书》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料、档案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配以200多张照片资料,真实地讲述了宋庆龄和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五十年深厚的革命友谊。
作者简介
该书由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编著。上海宋庆龄故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生前居住的寓所,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1843号。近年来,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不断创新宣教手段,对社会公众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曾先后编辑出版《宋庆龄来往书信选集》《故居记忆——宋庆龄寓所大事记》《邓广殷、孙君莲及邓勤藏宋庆龄书信集》等书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早年艾黎
教师之家
学生时代
参加一战
创办牧场
向往中国
第二章 上海岁月
艾黎到上海
与宋庆龄相识
参加政治学习小组
支持中共地下工作
创办《中国呼声》
西安事变前后
第三章 致力工合
工合发轫
为抗战而生产
保盟对工合的宣传和援助
工合促进社与工合国际委员会
支援根据地经济发展
抗战胜利后的工合
第四章 培黎学校
创办培黎学校
西迁:从双石铺到山丹
来自宋庆龄和国际上的帮助
在培黎学校迎接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的培黎学校
第五章 同播友声
参加亚太和平会议
“鲍惠尔-舒子章后援会”
为了和平友谊
宣传新中国
第六章 深情厚谊
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关怀
困境中的真挚友情
老友重聚
老而弥笃的友谊
无尽的思念
艾黎长眠于甘陇大地
尾声 青花瓷的故事
附录一 回忆与纪念
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回忆宋庆龄二、三事 路易·艾黎
回忆宋庆龄 路易·艾黎
半个世纪的友谊——为纪念艾黎同志来华工作60周年而作 马海德
宋庆龄和艾黎的永恒友谊——读《艾黎自传》所想起的 张 珏
半个世纪的友情——记宋庆龄和艾黎 吕宛如
追忆我们的人生导师——路易·艾黎 姚明玉、李建平、李名泽口述
附录二 宋庆龄与路易·艾黎交往大事记
后 记
摘要
     晚清之际,民族危难日渐深重,宋庆龄出生于上海一个中西兼容的基督教家庭。父亲宋耀如曾经担任过传教士,后从事实业并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母亲倪理贞是明代著名学者徐光启的后人,他们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宋庆龄早年就读于美国监理会在上海创办的中西女塾,接受了优选的系统的启蒙教育。 1907年夏,年仅14岁的宋庆龄以官费留美女生的身份,与妹妹宋美龄一起远赴美国留学。次年,宋庆龄考入位于南方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理安女子学院。身在异国他乡,宋庆龄没有忘记灾难深重的祖国,立志要报效国家。青少年时期的宋庆龄已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留学生,肩上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在威斯理安女子学院求学期间,宋庆龄还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朋友们不称呼她的本名“罗莎蒙德”,而是亲昵地叫她“苏西”。此时的宋庆龄当然不会知道,未来她将会结识一位来自新西兰的好朋友。这位名叫路易·艾黎(Rewi Alley)的新西兰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兵期间与几个中国人偶然相识,对中国产生好感。战后,他回到家乡,创办牧场却遭遇重重困难。此时,恰逢中国大革命的消息传来,他萌生了去东方看一看的想法。之后,他不仅来到了中国,而且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 教师之家 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国家。领土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新西兰全境多山,平原狭小,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首都惠灵顿以及优选的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相对于经济繁荣的北岛,新西兰南岛气候寒冷,人口较为稀少,自然风光更为原始,堪称真正的世外桃源。 1897年12月2日,路易·艾黎出生于新西兰南岛坎特伯雷地区斯普林菲尔德镇一户教师家庭。他的祖父早期从爱尔兰移民到新西兰,祖母也是爱尔兰人,是一位典型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传统妇女。19世纪50年代,祖父和祖母在新西兰结婚成家,但婚后4年,一场事故就夺去了祖父的生命。路易·艾黎的父亲弗雷德里克·詹姆斯·艾黎(Frederick James Alley),14岁时一边当学生一边当教师,后来担任了只有4名教师的安伯利区中学的校长,1906年又被任命为克赖斯特彻奇市郊一所学校的校长。他是一个在学校在家里都很严厉的人,对于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提倡给学生多讲故事、多进行讨论,强调在户外教授一些有关大自然的知识。艾黎的父亲是笃信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者,他深知20世纪伊始新西兰的土地问题,积极主张推行工业国有化和农业改革,认为只有国营工业化农场才是专享的出路。退休之后,他曾尝试写一些表达自己观点的小册子,如倡导重新分配土地、实行教育改革以及解决其他一些社会问题等,成了一位多产的作家。 路易·艾黎的母亲克拉拉·玛利亚·白金汉(Clara Maria Buckingham),是位性情恬静、待人热情、勤劳能干的妇女。她出生于英国的诺福克郡,1884年移居新西兰,婚后在坎特伯雷一户农场主家里当女教师。她是一位女权主义者,是新西兰全国妇女理事会的早期成员,参加了为新西兰妇女争取普选权的运动。1893年,新西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妇女享有普选权的国家。她还参加了妇女基督禁酒联盟,积极推动以立法来减少因酗酒造成的社会问题。在那个妇女地位低下的年代,她对国际局势和社会问题的认知,在新西兰是非常了不起的。路易·艾黎的母亲喜欢看书,每星期都要去一次图书馆,带回一大摞书刊。闲余时间,她喜欢养花,还喜欢养鸭、蜜蜂和猫,愿意徒步旅行,尤其喜欢孩子。路易·艾黎对母亲充满着感情,他曾在自传中写道:“有这样一位好母亲是我很大的幸运。”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