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故事:传统节日的故事
字数: 7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 孙丹林
出版日期: 2017-06-01
商品条码: 978753305492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28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1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国故事”系列丛书旨在选取传统文化中的某一要素,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讲述活泼动人的故事。孙丹林著的这本《传统节日的故事》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本书通过有趣的故事,介绍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节日及它们背后的精彩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了解传统文化,唤醒文化记忆,感受传统的魅力。
作者简介
孙丹林,字晚枫。1948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出版有《飞米石诗笺》《飞来石联语》《孙丹林品读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廉政楹联故事》《晚枫诗情》等著作。系央视《百家讲坛》《文明之旅》等栏目主讲人。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诗协会顾问、辽宁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渤海大学特聘教授。
目录
什么是年节文化
腊八家家煮粥多――腊八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
千门开锁万灯明――元宵节
二月二日江上行――二月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二十四节气
三月三日天气新――上巳节
汨罗无处吊英灵――端午节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节
满把纸钱寄冥乡――中元节、寒衣节、下元节
千里共婵娟――中秋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重阳节
摘要
腊月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腊八节”。
在腊八节这一天,古人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还要驱逐陈年的病疫。腊月击鼓驱疫之俗至今在一些地区仍有留存。
腊八节的习俗,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喝腊八粥了。民谚有云:“腊七腊八,出门冻杀。”在寒冷的日子里,来一碗热气腾腾、软糯香甜的腊八粥,又充饥又驱寒,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呀!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很是耐人寻味,对教育后代承传勤劳节俭的优秀品质大有益处。
从前有一对勤劳的老夫妇。老汉早出晚归,精耕细作,田里年年五谷丰登;老婆婆勤俭持家,忙进忙出,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但他们的儿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整天好吃懒做。
老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止一次地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你现在靠爹娘,将来怎么办?你也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后来,懒儿子娶了个媳妇。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个媳妇比她丈夫还要懒,日上三竿不起,踢倒了油瓶都懒得扶。婆婆时常劝儿媳妇要勤俭持家,儿媳妇却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后来,老两口先后去世了。小两口办完了丧事,回到家中,看着老两口留下来的粮食、衣物,丈夫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妻子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就这样,两人在家里不事生产,坐吃山空。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当年庄稼郁郁葱葱的田地里长满了荒草,家里的柴米油盐、衣被鞋袜都用光了,小两口也断顿了。
到了腊月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小两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床上抖得像筛糠一样。丈夫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豆子,如获至宝,忙用手把它们一粒粒地抠出来;妻子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小心翼翼地一粒粒挖出来。这些平日里他们看不上眼的东西,此刻都成了救命稻草。
他俩饿着肚子趴在地上东捡西凑,忙了半天,好容易凑起了一把粮食,有小米、大米、黄豆、红豆、高粱……凡是能找到的可以充饥的东西都在这里啦。他们把这些粮食放进锅里。把炕上铺的草塞进灶膛,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
煮熟之后,早已饥肠辘辘的两人忙一人端起一碗粥,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了几口,他们忽然想起了二位老人的教诲,非常后悔没有早听进去,可是现在已经太晚了。
正在两人追悔莫及之时,刮来一阵大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登时房倒屋塌,把两人压在底下。等到乡亲们赶来,七手八脚地扒开废墟,两人已经没救了,地上还有被砸破的碗,碗里残留着没吃完的杂米粥。乡亲们看看这情形,也就明白了大半。
从此以后,每到腊月初八这天,乡亲们家家户户都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他们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教育他们要勤劳、节俭。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就是这样来的。因为这粥是在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
除了吃腊八粥,腊八节还有各种有趣的饮食习俗,比如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制作腊八豆腐,陕西则有美味的腊八面。北方的许多地方,人们会在腊八节这天用醋腌制腊八蒜。腌好的腊八蒜颜色翠绿,酸辣爽口,十分下饭。
此外,有的地方还有腊八节吃冰的习俗。腊八前后,天寒地冻,取冰不难。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今后的一年都不会肚子疼。
P16-1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