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

  • 字数: 6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90210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7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全书力求内容更加广泛,解释更加准确,故事更加精彩,让您一册在手,即可纵览成语故事的全貌,阅读此书,您可以了解成语来源于传说、神话、史实、古代辞赋。诗词。文化典籍,您可以品味成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特色,你可以思考成语深刻的寓意,从而感悟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
内容简介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累而成的语言精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每条成语的产生都有一个背景和故事。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首诗歌,一种哲理,古老的历史在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发芽结果,逐渐演变,成为成语的渊源。正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些彰显中华文化独特价值的成语词汇也经历了成百上千的流传,直至最后成型。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成语、读懂成语。成语故事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能将成语中蕴含的深刻哲理通俗地表达出来,便于孩子理解和吸收。文字是表,意蕴是里,只有知表知里,才能真正领悟成语的内涵。因此,学习成语不能一知半解,要辨明其含义,理解其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
目录
一画
一代楷模
一寒如此
一木难支
一钱不值
一家之言
一身是胆
一鸣惊人
一日千里
一鼓作气
一筹莫展
一举两得
一叶障目
一字千金
一落千丈
一片丹心
一刻千金
一片冰心
一发千钧
一诺千金
一事无成
一网打尽
一往情深
一曝十寒
一窍不通
一厢情愿
一知半解
一丝不苟
一败涂地
一毛不拔
一言九鼎
一物降一物
一去不复返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误再误
一夜十起
二画
七步之才
七擒七纵
人面桃花
人心如面
人弃我取
人给家足
人言可畏
人杰地灵
人微权轻
人自为战
入室操戈
人木三分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步芳草
十行俱下
十年树木
力不从心
八斗之才
八面威风
三画
之乎者也
三令五申
三人成虎
三顾茅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思而行
三过其门不入
大声疾呼
大失所望
大材小用
大逆不道
大义灭亲
大笔如椽
大器晚成
大放厥词
大喜过望
大腹便便
大公无私
门庭若市
千载难逢
千变万化
千山万壑
千里送鹅毛
千锤百炼
千里无鸡鸣
千金买赋
千万买邻
马革裹尸
才高八斗
才气过人
寸草春晖
下笔成章
下车泣罪
万马齐喑
万紫千红
万籁俱寂
万无一失
万寿无疆
万里长征
万死不辞
口若悬河
口蜜腹剑
飞扬跋扈
飞蛾扑火
飞鸟惊蛇
飞黄腾达
与虎谋皮
小心翼翼
小题大做
小巫见大巫
亡戟得矛
亡羊补牢
山肴野蔌
四画
木人石心
历历在目
犬牙交错
为富不仁
为人作嫁
专心致志
公正无私
尺短寸长
日暮途穷
心悦诚服
心腹之患
心驰神往
心旷神怡
开卷有益
双管齐下
风声鹤唳
风流人物
风雨飘摇
风起云涌
风调雨顺
风烛残年
手足之情
手挥目送
中流砥柱
中饱私囊
韦编三绝
车水马龙
今是昨非
父母恩勤
火树银花
井底之蛙
开门揖盗
王侯将相
分崩离析
分道扬镳
见利忘义
从善如流
以逸待劳
以邻为壑
以身试法
以管窥天
以卵击石
以貌取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强凌弱
文质彬彬
文武并用
乌合之众
牛鬼蛇神
牛郎织女
五风十雨
五日京兆
五十步笑百步
长驱直人
引而不发
升堂人室
无出其右
无功受禄
无可奈何
无价之宝
天作之合
天诛地灭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涯海角
天真烂漫
天之骄子
天荒地老
天府之国
天翻地覆
天下无双
天衣无缝
天伦之乐
天旋地转
天上人间
不伦不类
不堪回首
不可救药
不时之需
不知所措
不求闻达
不遗余力
不拘一格
不知所云
不亢不卑
不学无术
不寒而栗
不自量力
不耻下问
不足与谋
不念旧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求甚解
不翼而飞
不得要领
不觉技痒
不动声色
不教而诛
不越雷池一步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远千里
月下老人
水落石出
水深火热
水滴石穿
水天一色
无人问津
无可奈何
见利忘义
见怪不怪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少见多怪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五画
失斧疑邻
市道之交
包藏祸心
包羞忍耻
扑朔迷离
巧言如簧,厚颜无耻
巧取豪夺
半面之交
半途而废
正襟危坐
叱咤风云
乐极生悲
乐此不疲
乐不思蜀
付之一炬
去伪存真
四面楚歌
四分五裂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海为家
对酒当歌
白面书生
白驹过隙
白头如新
石破天惊
甘拜下风
发人深省
发愤忘食
归马放牛
立谈之间
左顾右盼
左右逢源
目不识丁
目无全牛
生不逢辰
生花妙笔
生死存亡
生吞活剥
生灵涂炭
生离死别
出人头地
出其不意
出奇制胜
出尔反尔
出类拔萃
司空见惯
叹为观止
东山再起
东施效颦
灭此朝食
民为邦本
尔诈我虞
打草惊蛇
世外桃源
外强中干
永垂不朽
对症下药
可望而不可即
对牛弹琴
未雨绸缪
未能免俗
必恭必敬
平地波澜
业精于勤
厉兵秣马
六画
夸父逐日
师出无名
同日而语
同病相怜
同流合污
同心同德
同心协力
同仇敌忾
江郎才尽
交头接耳
交口称誉
守株待兔
岌岌可危
如鱼得水
如火如荼
如坐针毡
如泣如诉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百无聊赖
百废俱兴
百战百胜
百步穿杨
百川归海
百感交集
百折不挠
百发百中
异军突起
尽善尽美
价值连城
夙兴夜寐
安居乐业
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安步当车
华而不实
众叛亲离
众志成城
当局者迷
危急存亡
买椟还珠
妄自菲薄
妄自尊大
论功行赏
曲径通幽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多益善
伤风败俗
扬眉吐气
讳莫如深
各得其所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各自为政
衣冠楚楚
耳熟能详
光焰万丈
好谋善断
机不可失
机关算尽
仰人鼻息
妇人之仁
红豆相思
决一雌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老骥伏枥
老马识途
老牛舐犊
老生常谈
汗流浃背
问一得三
自以为是
自相矛盾
自知之明
自惭形秽
任人唯贤
任劳任怨
负荆请罪
负隅顽抗
负重致远
当头棒喝
因人成事
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
约法三章
争先恐后
后来居上
后起之秀
后顾之忧
先忧后乐
先发制人
先斩后奏
有名无实
有志竞成
有恃无恐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备无患
讳疾忌医
亦步亦趋
休戚相关
名满天下
名下无虚
名垂后世
名落孙山
死而不朽
死灰复燃
死有余辜
似曾相识
阴谋诡计
此地无银三百两
耳闻不如目见
七画
坐观成败
坐山观虎斗
坐怀不乱
坐享其成
社稷之臣
围魏救赵
近水楼台
两袖清风
李代桃僵
轩然大波
走马看花
身败名裂
鸡犬升天
鸡鸣狗盗
鸡犬不宁
坚如磐石
坚忍不拔
坚贞不屈
投桃报李
投笔从戎
穷当益坚
穷困潦倒
言过其实
言归于好
言犹在耳
言不由衷
囫囵吞枣
兵不厌诈
兵不血刃
兵无常势
兵贵神速
余音绕梁
别开生面
别有天地
杞人忧天
呕心沥血
志大才疏
妒贤嫉能
忧心如焚
忧心忡忡
何去何从
呆若木鸡
拒谏饰非
弄巧成拙
声名狼藉
声东击西
困兽犹斗
我行我素
劳苦功高
初出茅庐
克勤克俭
克己奉公
远交近攻
沧海一粟
作舍道边
完璧归赵
每况愈下
邯郸学步
抛砖引玉
扶摇直上
运筹帷幄
纸上谈兵
赤膊上阵
纵虎归山
迎刃而解
沉鱼落雁
庐山真面目
八画
拔山扛鼎
拔苗助长
画中有诗
画蛇添足
画饼充饥
画龙点睛
始终不渝
虎踞龙蟠
夜郎自大
夜以继日
河东狮吼
狐假虎威
侧目而视
卷土重来
孤注一掷
孤芳自赏
奋不顾身
泣涕如雨
奇文共赏
丧家之狗
知过必改
杯水车薪
杯弓蛇影
抱布贸丝
抱残守缺
抱薪救火
披荆斩棘
所向无敌
所向无前
奉公守法
孟母三迁
招摇过市
玩火自焚
物换星移
物以类聚
秉烛夜游
怏怏不乐
郁郁寡欢
贫贱之交
始终如一
卖剑买牛
刻舟求剑
欣欣向荣
视死如归
视若无睹
视同儿戏
明目张胆
明哲保身
国士无双
兔死狗烹
泾渭分明
奄奄一息
金玉其外
金城千里
金戈铁马
金石为开
金城汤池
拨乱反正
虎狼之国
驾轻就熟
盲人瞎马
盲人摸象
刮目相看
终南捷径
郑卫之音
歧路亡羊
味如鸡肋
舍本求末
实事求是
卧薪尝胆
贪天之功
贪小失大
艰难险阻
沾沾自喜
空中楼阁
少见
所向披靡
英姿飒爽
首鼠两端
取而代之
取长补短
青天白云
青出于蓝
青云直上
九画
怒发冲冠
相煎太急
相得益彰
厚颜无耻
咫尺千里
临深履薄
削足适履
前功尽弃
前车可鉴
少有
信誓旦旦
食言而肥
食不甘味
食牛之气
春风得意
春风送暖
春梦无痕
春秋无义战
秋月春风
秋风过耳
秋毫无犯
草木皆兵
草创未就
背水一战
是古非今
洞见症结
狡兔三窟
将信将疑
牵一发而动全身
狭路相逢
结草衔环
结不解缘
逃之天天
柳暗花明
怨声载道
枯木朽株
退思补过
退避三舍
骄兵必败
骄奢淫逸
指鹿为马
南山可移
南风不竞
南辕北辙
点石成金
闻一知十
闻鸡起舞
闻所未闻
轻车熟路
洗耳恭听
窃窃私语
罚不当罪
语不惊人
举一反三
恻隐之心
举措失当
举棋不定
举足轻重
钩心斗角
拾人牙慧
独当一面
点金成铁
按兵不动
适得其反
养虎遗患
城下之盟
挥汗成雨
急如星火
树倒猢狲散
十画
班门弄斧
海阔天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捕风捉影
乘风破浪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
粉身碎骨
豺狼当道
笑里藏刀
载舟覆舟
徒有四壁
徒劳无功
宽猛相济
流离失所
流言蜚语
流连忘返
宾至如归
爱莫能助
兼收并蓄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冥顽不灵
耿耿于怀
桃花潭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谈何容易
高山大野
高屋建瓴
高山流水
捉襟见肘
恶贯满盈
羞与哙伍
疾风劲草
晓风残月
狼狈为奸
顾曲周郎
病人膏肓
素琴无弦
旁若无人
旁敲侧击
唇亡齿寒
倾盆大雨
俯首帖耳
胶柱鼓瑟
倒行逆施
倒悬之危
袖手旁观
秦镜高悬
难兄难弟
家书抵万金
起死回生
挺身而出
破镜重圆
破瓜碧玉
破釜沉舟
悔过自新
离群索居
胸有成竹
党同伐异
顽石点头
请君人瓮
害群之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请君莫奏前朝曲
十一画
清尘浊水
清风两袖
淡妆浓抹
盘马弯弓
盘根错节
惊天动地
剪烛西窗
崇山峻岭
晨钟暮鼓
聊胜于无
绰约多姿
绰绰有余
黄粱一梦
黄绢幼妇
黄袍加身
渑池之功
萍水相逢
敝帚自珍
铤而走险
趾高气扬
望梅止渴
望洋兴叹
掩耳盗铃
掩目捕雀
萎靡不振
渐人佳境
患难相共
祸起萧墙
惊弓之鸟
排难解纷
假仁假义
梅开二度
唯利是图
唯命是听
虚无缥缈
虚有其表
虚左以待
盖世之才
推心置腹
脚踏实地
深谋远虑
捷足先登
得意扬扬
得过且过
得心应手
得意忘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随月读书
脱颖而出
欲速则不达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梁上君子
敢怒而不敢言
掷地金声
十二画
博而不精
啼笑皆非
跋山涉水
温情脉脉
程门立雪
硬语盘空
铸成大错
落月屋梁
落井下石
馋涎欲滴
惩前毖后
善始善终
凿壁偷光
逼上梁山
富贵荣华
强弩之末
朝三暮四
温良恭俭让
翘足而待
痛饮黄龙
割席绝交
鼎足之势
道听途说
揭竿而起
惴惴不安
悲欢离合
悲歌慷慨
集思广益
量体裁衣
量才录用
嗟来之食
短兵相接
短小精悍
短褐穿结
欺世盗名
十三画
满城风雨
满园春色
愚公移山
想当然耳
雷厉风行
解衣推食
解铃还须系铃人
路人皆知
塞翁失马
滥竽充数
源头活水
暗送秋波
暗度陈仓
暗箭伤人
滂沱大雨
嫁祸于人
鹏程万里
痴人说梦
感恩图报
蜂拥而起
楚材晋用
嫉恶如仇
雾里看花
鉴往知来
谨言慎行
十四画
旗鼓相当
旗亭画壁
管鲍之交
锲而不舍
誓死不二
模棱两可
精疲力尽
精卫填海
摧眉折腰
裹足不前
蜻蜓点水
察言观色
察见渊鱼
竭泽而渔
十五画及以上
聪明自误
摩肩接踵
熟能生巧
擒贼先擒王
箭在弦上
暴虎冯河
醉翁之意不在酒
嬉笑怒骂
黔驴之技
燕雀安知鸿鹄志
蹉跎岁月
颠倒黑白
雕虫小技
避实就虚
澹泊明志
孺子可教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
鞠躬尽瘁
鹬蚌相争
豁然开朗
豁达大度
罄竹难书
覆水难收
糟糠不厌
翻云覆雨
藏垢纳污
鞭长莫及
瞻前顾后
囊括四海
摘要
    一代楷模
     【成语释义】指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楷模:榜样。
     【典故出处】《旧唐书?李靖传》。
     【成语故事】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打天下时,他手下的大将李靖率兵南征北战,建立了很好功勋。
     这一年,东突厥率领大军侵犯唐朝边境,李靖仅率领骁骑三千平定了叛军。唐太宗对他更加信任。此后,李靖又为朝廷立下不少战功,官升至尚书右仆射。
     李靖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在朝廷任官多年,功劳不小,受到的封赏也不少,应该急流勇退,早点解甲归田,免生后患。所以,趁唐太宗派他去访察民俗的机会,说自己的脚有毛病,奏请退休归家。唐太宗见他的奏书写得十分恳切,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中书侍郎牟岑少去传他的旨意说:“我看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而能知足的人非常少,不论是愚人还是智者,都莫能自知,有些人没有什么才能,却硬是要占据官职;就是有了病.也勉强留着不肯辞官。李靖能识大体,实在可嘉。我如今批准你的请求,不仅是成全你的志向,还想把你作为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李靖退休时,唐太宗对他特别优待。
     一寒如此
     【成语释义】慨叹一下子贫苦到了极点。寒:清苦。也作“一寒至此”。
     【典故出处】《史记?范雎传》。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中大夫须贾和宰相魏齐诬害范雎,并将其毒打了一顿,以为他死了,就将他丢在厕所里。谁知他并没有死,逃到秦国,改名张禄,并被秦王聘为宰相,成了掌握秦国行政大权的显贵人物。
     秦国要发兵进攻魏国,魏国很着急,就派须贾到秦国求情。须贾到了秦国,范雎便换上破衣,打扮成一副狼狈样子,到客栈去见须贾。须贾一见,大吃一惊道:“范叔原来还活着!你现在怎么生活?在干些什么?”范雎说自己在给人家帮工。须贾可怜他,留他坐了一会儿,请他吃饭,同情地说:“范叔一寒如此哉!”须贾取了件绨袍(茧绸袍)送给范雎。
     当须贾到宰相府发现原来张禄就是范雎时,连忙伏地请罪。范雎说:“姑念你送我绨袍,还有念旧之情,我饶你的命;但你必须替我通知魏王,赶快把魏齐的头送来!”
     后来魏齐落得个被逼自杀的下场。
     一木难支
     【成语释义】一根木头难以支撑将倾的大厦。形容事情到了艰难危急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所能挽救的。
     【典故出处】《北史?萧道成传》。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宋顺帝的大将萧道成把持政权,杀害忠良,横行恣肆,大有篡夺王位的企图。当时大臣袁粲和刘东两人,秘密商量要杀死萧道成。但事机不密,被萧道成的同党褚渊知道了,把秘密告诉萧道成,萧道成十分恼怒,立刻派部将戴僧静率领了很多人马去攻打袁粲,把城池团团围住。
     这时,袁粲对他的儿子袁最说:“我明知道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厦的崩塌,但为了名誉义节,不得不死守下去。”
     后来,戴僧静率领部下越墙冲进城里去,在敌人的刀枪下,袁最勇敢地用身体去掩护他的父亲。袁粲对他的儿子袁最说:“我是个忠臣,你是个孝子,我们死而无愧。”
     结果他们父子俩都为正义而牺牲了。
     后人便把袁粲当时所说“我明知道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厦的崩塌”这句话,引申成为“一木难支”的成语。
     一钱不值
     【成语释义】一文钱不值。形容毫无价值。
     【典故出处】《汉书?灌夫传》。
     【成语故事】西汉的灌夫性情刚直,讲究信义,说出的话一定做到。他常侮慢地位比他高的官员,而对地位比他低的人,越是贫贱,他越敬重。因此,当时很多有才能而无地位的人都喜欢接近他。
     灌夫喜欢喝酒,并且常因喝醉了使性子。有一天,丞相田汾结婚,他喝了不少酒。一会儿,他走到田汾的面前敬酒,田汾说:“我不能喝满杯。”灌夫见他不肯痛快喝酒,便语带讽刺地说:“你虽是一个贵人,但也应喝完我敬的这杯酒。”田汾还是没有干杯。灌夫讨了一顿没趣,就走到临汝侯灌贤面前敬酒。这时,灌贤正对程不识(曾任边境太守,后改任太中大夫)的耳朵说话,没有对他表示出欢迎的样子。(参看“首鼠两端”)
     灌夫心里本来有气,看见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立即骂灌贤说:“我一向就说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在这里你竞和他学妇人们的样子咬耳根子!”
     自此以后,人们对于别人有轻视鄙弃的意思,而要说这人一无长处,或是一无是处,就说“一钱不值”或“不值一钱”。
     一家之言
     【成语释义】比喻有独特见解、自成一体的学术论著;也用来泛指一个学派或个人的意见或理论观点。家:学术流派;言:理论观点或论著。
     【典故出处】《报任少9即书》。
     【成语故事】公元前91年,我国第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史记》问世了。这部巨著共五十二万多字,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反映了我国西汉以前的三千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为后代的“正史”树立了楷模。编写这么一部规模宏大的书,需要有多么丰富的知识,要付出多么大的精力啊!它的作者又是谁呢?
     《史记》的作者就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父亲司马谈学问很高,担任太史令的官职。在上古时候,“太史令”这一职务常常是世袭的,专管天文、历法和历史文献。司马谈精熟天文、史事,通晓诸子学术。他平生有一个心愿:要作一部类似《春秋》那样的史书,来填补孔子死后至汉武帝时这四百多年的历史空白。从司马迁的幼年起,司马谈就下定决心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能继承父辈的事业的人。他一面让司马迁苦学汉代当时通俗应用的隶书,一面又要他攻读汉代以前的古代文字。到十岁的时候,司马迁已经很熟悉当时的通俗文字,而且对先秦以来保存下来的用古文写的古书也能诵读了。后来,司马迁又专门跟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安国学《尚书》,跟董仲舒学《春秋》。这对司马迁的思想影响是很深的。特别是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主张,更成了司马迁后来作《史记》的思想指导。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