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飞蛾"漫游记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首部童话

  • 字数: 15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梁晓声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70106615
  • 版次: 1
  • 开本: 24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首次尝试童话写作,共五个独立的小故事。故事结构精巧,语言生动,同时,作者基于对儿童文学创作、阅读及教育状况的深切体察,在作品中加入了教育的思考。
作者简介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成。曾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各工作十余年,2002年调入北京语言大学至今。文学创作范围广泛,在小说、散文、社会时论、电影电视剧方面都有涉猎,极为关注中国少年儿童的读书情况。这一套桥梁书,是作者首次为广大小学生及家长创作的,旨在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相互讨论,促进孩子们的思辨和想象能力。
目录
《小飞蛾漫游记》无目录
摘要
    “小飞蛾”并不是一只小小的蛾子,而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蒲公英是生长范围广泛的植物,适应于比较湿润的土壤。像大多数植物一样,蒲公英对阳光有不可或缺的需要。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蒲公英这一种植物,包括小朋友们。它因它的种子而出名。它的种子连着白色的毛茸茸的“飞行器”,像贝雷帽,更像小白伞。即使没见过蒲公英的大人和孩子,对于蒲公英的种子也绝不会陌生。它的种子可以依靠独特而美观的“飞行器”,乘着风势飞得很高,很远,很快。在秋季,如果连续几天都有风,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从北方飞到南方,落在南方的大地上,并不是没人相信的事。由于小小的蒲公英的种子竞有这种候鸟般的能耐,因此,它常被写入诗中,画到画中,唱在歌中,摄在照片中。有的小学生语文课本中,还收入了关于蒲公英的课文。
     的的确确,蒲公英由于它的种子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们这里讲的,是一颗北方的蒲公英种子的故事。在一条大河旁,有一片原野。原野的尽头,是一座小山的山坡。山是土质的山,坡是很缓的坡,土壤的水分挺充足,山坡的日照时间也很长,满坡生长着蒲公英。夏季里,原野上开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野花;山坡上的蒲公英的花却很小,很不起眼,花色也浅,根本无法与原野上的野花争妍斗艳。到了秋季,情况不同了,原野上的野花纷纷开败了,山坡上的蒲公英的种子却成熟了,宛如天上的白云坠落在山坡上,不再飘走,也不会散去,使人产生种种诗意盎然的联想。
     蒲公英一般是不成片生长的,除非由人种植,因为它们的种子一向会在秋风中飞向四面八方啊!
     但这一带地域多年以来形成了一种小气候,秋天的风季开始前,总是会下几场大雨。多数蒲公英的种子还没来得及飞向空中,就被雨点击落到地上了,它们的小伞也会破损严重,使它们飞不起来,结果成了原地发芽的“一族”。
     现在正是秋末,早晚的天气明显变凉了。然而接连几天都是晴天朗日的,中午的阳光仍挺暖和。
     这使蒲公英的孩子也就是种子们充满对风的期待。每一颗种子都希望风季早日到来,自己可以乘风而起,高飞远翔,离开这处山坡。尽管,它们对这一处共同的家园其实挺留恋的。毕竟是家园啊,有感情了呀。但对于高飞远翔的想象,还是使它们集体兴奋不已,每天都相互议论着。
     我们故事中的这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长在一个种球的最下边,靠近“球”托的地方,它的伞也最小,这未免使它有点儿自卑。曾经,在黄昏时分,它见过一只白色的小蛾子在自己头顶上方盘旋,它想象自己一旦离开了种球也许就只能飞那么高,所以给自己起了个绰号――“小飞蛾”。
     “小飞蛾”忍不住问它的妈妈也就是那棵蒲公英:“妈妈,风季怎么还不来呀?”
     蒲公英妈妈说:“快了,就该来了。”
     它又问:“如果风季到来之前,又下大雨了呢?”
     妈妈说:“那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那你们这?代蒲公英儿女,也做原地发芽一族呗。”
     它沉默了。
     妈妈知道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反问:“是不是会觉得遗憾呀?”
     它诚实地回答:“是的,妈妈。如果风来了,大家都飞走了,只剩下了我这个最小的,那我会更觉得遗憾的。”
     妈妈就这样安慰它:“那也没什么遗憾的。你应该这么想,是种子,就要亲近土地。能够在有利于种子发芽、扎根的土壤中,生长为一棵植物,是所有种子的幸运。这里的土地很适合我们生长,所以你如果能在妈妈旁边生长为一棵蒲公英,其实也是你的幸运。如果明年妈妈的生命结束了,正好可以化作养分,就近提供给你,那将是妈妈高兴的事。”
     “妈妈别再说我不爱听的话了!”
     “小飞蛾”听得难过了。
     “孩子别难过。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要经历由生到死的过程,这个道理妈妈也该讲给你听了。”妈妈话题一转,反问:“孩子,也许你真的会离开这里呢,想听妈妈嘱咐你一些事情吗?”
     “小飞蛾”立刻高兴地回答:“想!”
     妈妈说:“你虽然是我的孩子,但连妈妈也是大地的孩子,土壤是大地赐给一切植物的福祉。植物呢,以绿色和五彩缤纷的花朵装点大地,使大地上的景象看起来不但壮观而且美丽。大地是一切植物、动物和人类的母亲。猴子不可能总在树上,鸟不可能总在天空,两栖动物不可能总在水中……”
     “那么,鱼呢?鱼就总在水中!”
     “一切江河湖泊包括小溪流,归根结底也还是在大地上,所以鱼也是大地上的生命现象。不管多么名贵的花、草和树,如果离开了土壤那就连一天也活不下去……”
     “但被人插在瓶中、泡在水里的花不是往往也能活好多天吗?”
     “但那些花原本开在有根的植物上呀,它们的根还是生长在土壤中的呀。没有那样的植物,人又从哪儿剪下花枝呢?孩子,妈妈跟你说这些,是要你明白,我们蒲公英的种子飞得再高再远,最终总是要落在大地上的。如果你哪一天真的从妈妈身边飞走了,在空中一定要尽快地学会掌握自己命运方向的技能,不可任凭风向的摆布……”
     “妈妈,我是这么的渺小,做不到怎么办呢?” P1-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