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林海音散文/林海音

林海音散文/林海音

  • 字数: 13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林海音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395532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2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城南旧事里的从前慢,平凡人家中的好时光 ?一个知性女士的自我修养 ?聪明的女生都在读的枕边书
内容简介
《林海音散文》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散文精选集,分为“北平漫笔”“平凡之家”和“感情的窗”三辑,收入她最擅长写的童年与故乡、家庭趣事、儿童和女性主题的散文名篇。不论是回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描绘故都的风物、风俗与风情,还是诉说主妇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一地鸡毛,又或者是体察人情冷暖的杂感与杂写,到了林海音的笔下,总是如数家珍,写得格外俏皮有趣,且能切中平凡人的心事,读后在忍俊不禁之余,还能回味良久,与生活和解,也更悦纳自我。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台湾有名女作家,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本名林含英,祖籍广东,故乡为台湾苗栗县头份镇,出生于日本大阪,儿时随父母迁居北京,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1948年才返回台湾。曾经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十年,并创立了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出版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获得了许多文学奖项,并被改编为电影,还曾经入选为中学生书目。
目录
北平漫笔 我的童玩 在胡同里长大 北平漫笔 虎坊桥 天桥上当记 文华阁剪发记 家住书坊边 冬阳?童年?骆驼队 英子的乡恋 苦念北平 平凡之家 旧时三女子 婆婆的晨妆 黄昏对话 平凡之家 小林的伞 书桌 教子无方 鸭的喜剧 今天是星期天 故乡一日 感情的窗 门 窗 友情 童年和童心 豆腐一声天下白 生之趣 漫谈“吃饭” 豆腐颂 读传杂记 唯有寂寞才自由
摘要
    我的童玩
     我的“小脚儿娘”
     老九霞的鞋盒里,住着我心爱的“小脚儿娘”,正在静静地等着她的游伴――李莲芳的“小脚儿娘”。
     夏日午后,院子里的榆树上,唧鸟儿(蝉)拉长了一声声“唧――唧――”的长鸣。虽然声音很响亮,但是因为单调,并不吵人,反而是妈妈带着小弟弟、小妹妹在这有韵律声音中,安然地睡着午觉。只有我一个人,在兴奋地等着李莲芳的到来――我们要玩小脚儿娘。
     一放暑假,我就又做了几个新的小脚儿娘。一根洋火棍、几块小小的碎花布做成的小脚儿娘,不知道为什么给我那么大的快乐。
     老九霞的鞋盒,是小脚儿娘的家;鞋盒里的隔间、家具,也都是我用丹凤牌的洋火盒堆隔成的。如果是床,上面就有我自己做的枕和被;如果是桌子,上面也有我剪的一块白布钩了花边的桌巾。总之,这个小脚儿娘的家,一切都是照我的理想和兴趣,最要紧的,这是以我艺术的眼光做成的。
     最让人兴奋的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个用厚纸折成的菜盒,放在坐凳上我屁股旁边。等爸爸一吃完饭放下筷子离开饭桌时,我的菜盒就上了桌。我搛了炒豆芽儿、肉丝炒榨菜、白切肉,等等,装满一盒子。当然,宋妈会在旁边瞪着我。不管那些了,牙签也带上几根,好当筷子用。
     李莲芳抱着她的鞋盒来了。我们在阴凉的北屋套间里,展开了我们两家的来往。掀开了两个鞋盒,各拿出自己的小脚儿娘来。我用手捏着只有一条裤脚管和露出鞋尖的小脚儿娘,哆哆哆地走向李莲芳的鞋盒去,然后就是开门、让座、喝茶、吃东西、聊闲天儿。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我俩在说话、在喝茶、在吃中午留下来的菜。说的都是大人说的话,趣味无穷。因为在这一时刻,我们变成了家庭主妇,一个家的主妇,可以主动、可以发挥,最重要的是不受制于大人。
     从六岁到六十岁
     旧时女孩的自制玩具和游戏项目,几乎都是和她们学习女红、练习家事有关联的。所谓寓教育于游戏,正可以这么说。但这不是学校的教育课程,而是在旧时家庭中自然形成的。
     我五岁自台湾随父母去北平,童年是在大陆北方成长的,已经是十足北方女孩子气了。我愿意从记忆中找出我童年的游乐、我的玩具和一去不回的生活。
     昨天,为了给《汉声》写这篇东西和做些实际的玩具,我跑到沅陵街去买丝线和小珠子,就像童年到北平绒线胡同的瑞玉兴去挑买丝线一样。但是想要在台北买到缠粽子用的丝绒线是不可能的了。我只好买些粗的丝线,和穿孑L较大的小珠子,因为当年六岁的我,和现在六十岁的我,眼力的使用是不一样的啊!
     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地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穿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纽襻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除了缠粽子以外,也还把丝绒线缠在卫生球(樟脑丸)上。总之,都成了艺术品了。
     珠子,也是女孩子喜欢玩的自制玩物,兼有女性学习用它做装饰品。我用记忆中的穿珠法,穿了一副指环、耳环、手环,就算是我六岁的作品吧!
     挝子儿
     北方的天气,四季分明。孩子们的游戏,也略有季节的和室内外的分别。当然大部分动态的在室外,静态的在室内。女孩子以女红兼游戏,是在室内多,但也有动作的游戏,是在室内举行的,那就是“挝子儿”。
     挝子儿的用具有多种,白果、桃核、布袋、玻璃球,都可以。但玩起来,它们的感觉不一样。白果和桃核,其硬度、弹性差不多。布袋里装的是绿豆,不是圆形固体,不能滚动,所以玩法也略有不同。玻璃球又硬又滑,还可以跳起来,所以可以多一种玩法。p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