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课

文学课

  • 字数: 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沈从文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22011232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从只有小学文凭到北大中文系教授,从湘西军阀的文书到享誉海内外的小说家,沈从文在文学之路上有何秘诀? ● 小说读者的质疑、创作新手的困惑,沈从文一一作答,他对阅读和写作有何独到见解? ● 解读现代经典的文学,揭开大师写作的秘密。走进沈从文的文学课,探寻经典作品的创作轨迹,了解真实生动的现代文坛。
内容简介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不仅自己因作品蜚声海内外,也与众多文学大师有密切往来。本书收录的沈从文文章,在剖析他自身写作、阅读经验的同时,还细细解读了中国现代经典的作家及作品,带领读者走近生动真实的中国近现代文坛,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沈从文的创作思想,并为读者提供来自文学大家的阅读和写作指导。
作者简介
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中国20世纪文学巨人,京派文学代表人物,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22年起进行文学创作,一生创作的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主要作品包括:小说《边城》《长河》《龙朱》《月下小景》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目录
第一章  说故事人的故事 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 / 002 萧乾小说集题记 ——我为什么要写作 / 027 我年轻时读什么书 / 030 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 033 第二章  从读书到写作 新文人与新文学 / 038 小说作者和读者 / 044 小说与社会 / 060 沉默 / 069 短篇小说 ——五月二日在西南联大国文学会讲 / 074 论技巧 / 091 谈创作 / 095 情绪的体操 / 098 文学是“精巧的说谎” / 102 一封信 / 106 给一个写诗的 / 113 给一个写小说的 / 116 给一个读者 / 119 给一个作家 / 125 给志在写作者 / 128 谈“写游记” / 134 读《西班牙游记》 / 139 第三章  时人与时文 鲁迅的战斗 / 144 论冯文炳 / 151 论郭沫若 / 160 论落华生 / 168 论穆时英 / 172 论汪静之的《蕙的风》 / 176 论徐志摩的诗 / 187 论闻一多的《死水》 / 202 论朱湘的诗 / 208 论焦菊隐的《夜哭》 / 222 论刘半农《扬鞭集》 / 229 从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 / 238 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 / 246 由冰心到废名 / 259 附录  谐趣 文学作家中的胖子 / 274
摘要
    论技巧 几年来文学辞典上有个名辞极不走运,就是“技巧”。多数人说到技巧时,就觉得有一种鄙视意识,另外有一部分人却极害羞,在人面前深怕提这两个字。“技巧”两个字似乎包含了纤细、琐碎、空洞等等意味,有时甚至于还带点猥亵下流意味。对于小玩具、小摆设,我们褒奖赞颂中,离不了用“技巧”二字。批评一篇文章,加上“技巧很好”字样时,就隐寓似褒实贬。说及一个人,若说他“为人有技巧”,这人便俨然是个世故滑头样子。总而言之,“技巧”二字已被流行观念所,所拘束,成为要不得的东西了。流行观念的成立,值得注意,流行观念的是非,值得讨论。 《诗经》上的诗,有些篇章读来觉得极美丽,《楚辞》上的文章,有些读来觉得极有热情,它是靠技巧存在的。骈体文写得十分典雅,八股文写得十分老到,毫无可疑,也在技巧。前者具较为性,因为注重安排文字,达到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亲切、妥贴、近情、合理的目的。后者无较为性,因为除了玩弄文字本身以外毫无好处,近于精力白费,空洞无物。同样是技巧,技巧的价值,是在看它如何使用而决定的。 一件恋爱故事,赵五爷爱上了钱少奶奶,孙大娘原是赵五爷的宝贝,知道情形,觉得失恋,气愤不过,便用小洋刀抹脖子自杀了。同样这么一件事,由一个新闻记者笔下写来,至多不过是就原来故事,加上死者胡同名称、门牌号数,再随意记记屋中情形,附上几句公子多情,佳人命薄……于是血染茵席,返魂无术,如此如此而已。可是这件事若由冰心女士写下来,大致就不同了。记者用的是记者笔调,可写成一篇社会新闻。冰心女士懂得文学技巧,又能运用文学技巧,也许写出来便成一篇杰作了。从这一点说来,一个作品的成立,是从技巧上着眼的。 同样这么一件事,冰心女士动手把它写成一篇小说,称为杰作,另外一个作家,用同一方法,同一组织写成一个作品,结果却接近失败。在这里,我们更可以看出一个作品的成败,是决定在技巧上的。 就“技巧”二字加以诠释,真正意义应当是“选择”,是“谨慎处置”,是“求妥贴”,是“求恰当”。一个作者下笔时,关于运用文字铺排故事方面,能够细心选择,能够谨慎处置,能够妥贴,能够稳当,不是坏事情。假定有一个人,在同主题下连续写故事两篇,一则马马虎虎,信手写下,杂凑而成;一则对于一句话,一个字,全部发展,整个组织,皆求其恰到好处,看去俨然不多不少。这两个作品本身的优劣,以及留给读者的印象,明明白白,摆在眼前。一个懂得技巧在艺术完成上的责任的人,对于技巧的态度,似乎是应当看得客气一点的。 也许就有人会那么说:“一个作品的成功,有许多原因。其一是文字经济,不浪费,自然,能亲切而近人情,有时虽在眩人的夸张,那好处仍然是能用人心作水准,用人事作比较。至于矫揉造作,雕琢刻画的技巧,没有它,不妨事。”请问阁下:能经济,能不浪费,能亲切而近人情,不是技巧是什么?所谓矫揉造作,实在是技巧不足;所谓雕琢刻画,实在是技巧过分。不足与过分所生过失,非技巧本身过失。 文章徒重技巧,于是不可免转入空洞、累赘、芜杂,猥琐的骈体文与应制文产生。文章不重技巧而重思想,方可希望言之有物,不作枝枝节节描述,产生伟大作品。所谓伟大作品,自然是有思想,有魄力,有内容,文字虽泥沙杂下,却具有一泻千里之概的作品。技巧被诅咒,被轻视,同时也近于被误解,便因为一,技巧在某种习气下已发展过分,转入空疏;二,新时代所需要,实不在乎此。社会需变革,必变革,方能进步。徒重技巧的文字,就文字本身言已成为进步阻碍,就社会言更无多少帮助。技巧有害于新文学运动,自然不能否认。 惟过犹不及。正由于数年来技巧二字被侮辱、被蔑视,许多所谓“有思想的伟大作品”企图刻画时代变动的一部分或全体,在时间面前,却站立不住,反而很容易的被“时代”淘汰忘却了。一面流行观念虽已把技巧二字抛入毛坑里,事实是:有思想的作家若预备写出一点有思想的作品,引起读者注意,催眠,集中其宗教情绪,因之推动社会产生变革,作者应当作的第一件事,还是得把技巧学会。 目前中国作者,若希望本人作品成为光明的颂歌、未来世界的圣典,既不知如何驾驭文字,尽文字本能,使其具有光辉、能力,更不知如何安排作品,使作品似乎符咒,发生魔力,这颂歌,这圣典,是无法产生的。 人类高尚的理想,健康的理想,必须先融解在文字里,这理想方可成为“艺术”。无视文字的德性与效率,想望作品可以作杠杆,作火炬,作,皆为徒然妄想。 因为艺术同技巧原本不可分开,莫轻视技巧,莫忽视技巧,莫滥用技巧。 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七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