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沉思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沉思录

  • 字数: 3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作者: 郑土有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76168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汇编,内容分为五大部分:1.非遗及古村落保护的思考;2.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问题;3.信仰类非遗的保护问题;4.民俗类非遗的保护问题;5.非遗保护实践问题。系统地树立了部分民间信仰、民俗节日、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昔生存状况及当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和发展建议。
目录
第一编非遗及古村落保护的思考
“养”与“变”的辨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之我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儿童意识”——从日本民俗活动中得到的启示
从“摇快船”项目探讨非遗保护实践中的问题
“自鄙”·“自珍”与“自毁”——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局内”与“局外”:古村落保护中的认知差异与破解
“变”与“不变”: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的“阀限”
孝: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道教文化建设
第二编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问题
民俗场: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核心问题
民间文学遗产化保护问题
河水渐渐干枯的鱼:传统口传文学作品保护面临的挑战——以梁祝传说保护为个案
吴语地区“赞神歌”的现状及保护问题
流传于浙江民间的盘古神话解读──徐整所记盘古神话源于越地考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的现代启示
方言与口承文学的互为性问题研究
信仰:支撑口传文学传承的一种内在力量
第三编信仰类非遗的保护问题
“精华”与“糟粕”的迷思——信仰类非遗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
植入型神灵信仰的属地化问题——以上海地区妈祖信仰的盛衰为例
共生互荣:城隍信仰与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关系研究
城隍信仰的警世功能及教化意义
“城隍出巡”仪式与民间传统信仰中的道德关怀
神缘文化:连接“民心相通”的一座桥梁
“固守”抑或“开放”:海外华人民间信仰的两难问题
第四编民俗类非遗的保护问题
充实融合:将干支生肖年文化注入春节习俗的思考
春节张贴“福”字斗方的渊源及其民俗功能
春节扫尘习俗的二元结构与象征意义
春节:民俗的教化场
道教在“构建”春节习俗过程中的作用
传统节日中的“亲缘”元素及其价值
南浔“三道茶”的智慧
传统节日的现代“赋值”
第五编非遗保护实践问题
传统民俗节日“仪式”的当代建构
农民画: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转化”
中国农民画传承发展状况
城市记忆与传统的延续——对城隍信仰复兴的思考
互荣共生:西和七夕习俗与乞巧歌关系探微
中国民俗吉祥图案漫谈
“年味淡了”辩证看
方家河头村保护的模式
空间·时间·儿童:民俗庙会保护传承三要素
化传统为时尚:李守白的艺术创新之路
附录
奔走在普及民俗文化路途中的学者郑土有
郑土有:让民俗文化留住美丽乡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