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那"乡"那"韵
字数: 27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作者: 赵飞
出版日期: 2020-10-01
商品条码: 978755920361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的隆安县,“那文化”底蕴深厚,被著名学者梁庭望先生赞为“壮族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展示地”。2013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其“中国那文化之乡”称号,2015年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隆安丰厚的“那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世界最早的人类利用野生稻资源的证据—1.6万年前水稻植硅体发现于娅怀洞遗址;隆安县是桂南大石铲分布的中心区域,而大石铲的出现,被看成是广西稻作农业发展的标志;隆安野生稻资源丰富多样,隆安是广西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地之一;以“那”命名的地名在隆安数量众多;隆安有古老和系统性的稻作起源传说;“那文化”相关民俗节庆众多且富有壮族特色,其中以农具节和芒那节拥有特色;大米食品种类多样,经过漫长岁月积累,已形成十几个系列100多种精美的大米食品,该农业文化遗产地所指地理范围,包含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的各项要素,并以行政单位为边界,即隆安县域全境。 自2016年1月接受写作任务,笔者先是通过图书资料、网络数据库系统查阅了“那文化”相关文献。之后,为搜集写作素材,先后3次前往广西开展实地调研。2016年7月芒那节前后,先是前往南宁,在广西民族大学走访壮学研究学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后赶往隆安县,走访了隆安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和体育局(以下简称“文体局”)、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在文体局人员的协助下,考察了乔建镇的博浪村、儒浩村、鹭鸶村、大龙潭遗址、娅怀洞考古现场、稻神山,在博浪村、儒浩村实地观摩了芒那节。此外,还考察了城厢镇的惠迪公祠、那城,那桐镇野生稻基地及雁江镇区。2017年广西法定节日三月三前后,笔者第二次前往隆安。此行实地考察了南圩镇的南圩亥日、南圩镇与布泉乡交界处的更望湖歌圩、布泉乡稻田景观、雁江镇那朗古村,前往乔建镇的博浪村、儒浩村以及雁江古镇开展补充调研,并在县城补充搜集相关地方文献。2017年5月四月八农具节前后,笔者第三次赴隆安考察,宿于那桐镇上邓村,观摩了非遗项目那桐农具节,考察了城厢镇的国泰社区稻草龙基地、那城、隆安中学、独秀峰,乔建镇的金榜山、岜对山以及古潭乡的马村等地。 利用3次调研的素材积累,辅以阅读相关文献获得的信息,历时两年笔者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尽管笔者期望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用笔下的若干故事将隆安丰厚的“那文化”遗产展现给读者。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看到后让人爱不释手,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闭目回想让人思绪万千的田野手记体丛书。它的每一册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连缀而成。通过这些小故事,你会惊奇的发现,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居然会有如此高超的智慧,看似落后的传统农业居然会积累下如此丰富的农耕经验,而这些貌似“简单”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术背后,居然会蕴藏着如此前卫的可持续发放理念……
作者简介
赵飞,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现任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系副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等职。研究方向为农业遗产与乡村旅游,已出版专著2部,在《Sustainability》《中国农史》《地域研究与开发》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10多项。
目录
主编寄语 苑利/001
序言 赵飞/001
初识“那文化”之乡/001
《自然》刊文助推申遗/013
12个太阳都不怕/023
罗兴江的见与闻/045
六月六稻神祭/061
欢乐的百家宴/077
隆安的大小“寻宝梦”/089
百岁老人的记忆/103
徐霞客11日的逗留/115
树叶做染料的五色饭/131
隆安的“香格里拉”/141
更望湖原生态歌圩/157
三月三的敬祖情思/171
雁江的米粉与粉利/183
村史馆里的捕鼠器/197
消毒稻草编制成的龙/209
“那”乡人的农家生活/221
那桐四月八农具节/233
从金榜山到稻神山/253
“那文化”的前行/267
后记/273
摘要
相传古时候,稻谷只需要种一次,便可长期收割,因为收割过的稻-谷能反复生长。有一对恩爱夫妻,结婚后很少分离。一天,妻子要回娘家给老父祝寿,来回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当时正值收割季节,丈夫又刚好外出,妻子担心自己走后,无人收割稻谷,于是决定用半天时间把自家的稻谷收割完再走。 第二天,鸡刚打第三次鸣,她便起床迎着月光到田里收割去了。她割呀割呀,割了一大半,回头一看,刚割过的地方又齐刷刷地长出了金闪闪的稻谷,于是她回头再割。如此反复几次,忙得她大汗淋漓.但始终割不完田里的稻谷。她本想上午割完稻谷,下午就回娘家,可稻谷割了又长,割来割去老是割不完,这可叫她发愁了。她想,要是不去给老父祝寿,人家定会说她不孝顺父母,去嘛,田里的稻谷又收不完,真是左右为难。她越想越心烦,就难过地流下了眼泪,随之就咒骂起再生的稻谷来。 主管稻谷之神听到她的哭声和骂声后,便下令:凡人种下的稻谷只能成熟一次,收割后不能再生。从此以后,收割过的稻谷再也不会复生了。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古流传着这样一个“再生稻谷”的传说。在这里,水稻已经不是简单的粮食作物,它充满了传奇性。故事中,水稻来自稻神的馈赠,可以复生,可以行走,曾大如柚子,收成不好是因为田鬼作祟让它丢了魂魄,获得丰收需要稻神的庇佑。这里是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中国那文化之乡”——广西隆安县,此书要关注的农业文化遗产正是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 “那”是壮语,译成汉语便是水田、稻田。有名壮学学者、《壮族稻作农业史》的作者覃乃昌先生曾形象而简略地将“那文化”概括为“据那而作、依那而居、赖那而食、凭那而乐”,即以“那”为本的壮族传统生产和生活模式。隆安县为南宁市代管县,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自古就是壮族聚居区,现有人口40余万,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6%。 民国《隆安县志》、1935年田曙岚所著的《广西旅行记55等文献称,隆安县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瑶、壮民族甚少。缘何出现如此矛盾的记述?我想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民国及以前,国家没有明确的民族识别政策。第二,壮族人生活习俗发生了改变,与汉族差异减小。如清顺治年间进士闵叙督学广西期间所撰的《粤述》就有载: “瑶壮各郡山谷处处有之,熟者耕田纳赋与汉人同。”第三,官府为巩固统治,也注重通过“民族同化”政策逐步把少数民族纳入汉族的范畴。 说起隆安县的设立,还与一位大人物关系密切,他便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明嘉靖七年(1528),隆安县的地界还属宣化县思龙乡那久村(另有文献记载为“那九村”),王守仁平定田州卢苏、王受叛乱路过此地,“度其土”,认为应当“置县”。后得到皇帝批准,将宣化和武缘两县各一部分地方析分置县,赐名“隆安”,寓“兴隆发达、长治久寄”乡意。 我因何参与“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的编写?因何与隆安“那文化”结缘?可以归结为一个“缘”字的两份情愫,即“学缘”“情缘”。 2015年12月中旬,同单位的倪根金教授给我转发了一封邮件,内容是关于该丛书征集作者事宜,他嘱咐我如感兴趣可以报名。当时,我已经介入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有几年时光,写了一些小文章,并计划将其作为未来学术研究的一个主导方向。看到这封邮件,自然十分欣喜。在倪根金教授的办公室,他让我在尚没有作者认领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中进行选择……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