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形色藏人

形色藏人

  • 字数: 299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吴雨初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2230580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形色藏人(精)》记录的是吴雨初40多年西藏经历中交下的朋友,结成的亲人,认识的奇人,以及偶遇的过客。有些人有着让人惊奇的经历,但绝大多数都是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吴雨初并不是要写一部“有代表性”的西藏人物画像集,甚至没有刻意要写一部“真实”的藏人记录,其中并没有高超的文字技巧,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但在时间、地域、深度三维纵深的交织下,一种不可言说的真实感扑面而来。
作者简介
吴雨初,自1976年大学毕业起在西藏的乡、县、地区、自治区工作,曾任那曲地区文化局长,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长,北京出版集团董事长、编审。现为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
目录
游僧索朗伦珠
“古修哪”东智
一个县的
样伯:僧俗穿越
古龙璋和她的老伴蔡发祥
“玛吉阿爸”:比自己大四岁
娘吉加兄弟
梅珍:求索于高原
丹增曲塔
次旦夫妇
从“六月会”开始
缘于基因
建天葬台的县官
僧人泽培啦
嘉措:Tibet google
则介:从流浪汉到古玩商
阿妈格桑啦
才旦周:环保书记
“没-喇嘛”石桑
念者兄弟:嘎德与诺次
觉次仁扎西啦
顿珠
益西卓玛和她的老公
羊兄乐园何在?
尼玛次仁:“江哦嘛”
萧多皆:昨天已经消逝
洛嘎:从市长到动物学家
冲赛康小商贩平朗
次诺:摇滚热巴
好友老多
强巴伦多:从茶马古道走来的德格人
大学者恰白先生
昂桑:从《丰收之夜》到《藏人》
老农巴桑的家境
强巴云旦的逻辑思维
牧民才崩
阿佳扎西
旺姆的感想
如牧:牧人出身的图书馆长
玉树民间收藏家:索昂生格
牧民曲扎
曲珍馆长
多吉才让:藏区走出来的共和国部长
天才画家安多强巴逸事
一个汉人的藏族后代
夏鲁旺堆:宗教与艺术的跨越
银巴:高原观天者
健阳乐住的佛缘
索朗扎西:周折人生
男变女――“惹喇嘛”的传奇人生
悲伤西藏
为西藏人民走向未来而祈祷――写在后面的话
摘要
    游僧索朗伦珠
     索朗伦珠从扎日神山走出来,不会想到,他的命运将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
     扎日神山坐落在接近中印边境的藏东南谷地,顶部有白雪覆盖,下面是茂盛的森林,远处还有据说能呈现十三种色彩的湖泊。相传是莲花生大师曾经在这里修行得法,因此成为藏传佛教信徒们必来朝拜的圣地。围绕着扎日神山转一大圈通常需要十多天时间,还有两三天是在雨中行走。
     索朗伦珠并没有感觉很累,相比西部和北部的那些高海拔地区的神山圣湖,这里的空气湿润,人会感到舒服很多。但他不习惯雨中行走,生火煮茶都很不方便,要到山洞里才能很费劲地把火点着。现在,他已经转完山了,他不想从原路返回,而是取道林芝地区朗县的金东乡。翻越一座大山,眼前是一处宽阔的谷地,上部是草原牧场,下部则是青稞地,其间分布着三个可以相望的小村庄。
     索朗伦珠来到邦玛村借宿。村里有一间公房。人们把他引到这里歇脚。就像索朗伦珠到过的所有村庄一样,人们对于远道而来朝圣的人都很热情,主动地为客人抱来柴火和牛粪,为他生火煮茶,还会送上一些酥油和糌粑,还有当地产的几个苹果。夜晚,人们会围着客人,听听外面的见闻,聊聊家常。
     这一夜的聊天,可是非同一般,引起了当地人的极大兴趣――
     眼前的这位索朗伦珠,可不是一般的朝圣者啊!
     索朗伦珠的家乡远在东部藏区的甘孜县,离这里至少有1000多公里呢。十二岁的索朗只念了三年书,便出家到甘孜寺当上了小扎巴(僧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早课学经,还要在寺庙里劳动,晚上还要学经,就这样日复一日过了十二年。
     二十四岁的某一天,索朗伦珠做了一个不知经过多少次“蓄谋”的重大决定:他只带着一部经书、一把茶壶、一只木碗和一条藏毯,告别了家乡父母,告别了寺庙僧友,走出庙门,踏上了游方之路。
     没有人知道,甚至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要往哪里去。
     索朗伦珠只知道,他此行是一条永无尽头的不归路。他要去朝拜所有能够到达的寺庙、神山和圣湖。他从甘孜走到了阿坝,又从阿坝走到了甘南,再从甘南走到了青海,再从青海走到了西藏。在苍茫青藏高原的雪山草原之间,一个小小的身影,像蚂蚁似的蠕动着。他一路念诵着经文,遇到寺庙,他也坐在一旁,跟当地的喇嘛一起念经;遇到村里的喜事,他为人们祝福;遇到丧事,他为人们祈祷。
     山上的雪积了又化了,原上的草绿了又黄了,索朗伦珠仍然在路上。渴了,解下茶壶,捡几块牛粪,用火镰打着火,煮上一壶茶;饿了,用小木碗揉上一坨糌粑;困了,盖上单薄的藏毯,在路边就地睡上一觉,然后继续行走。在广大藏区,人们对于游僧,总是有几分尊敬和怜悯,或者给他的口袋添上几把糌粑,或者给他的木碗里添上一坨酥油,或者请他在帐篷里住上一晚,或者请他为自己家念上一两天经。从家里出发时穿的一双藏靴早已破烂,他就光着双脚,沙石地把脚底磨成铁板一般。若是冬天,他就会从垃圾堆里捡上一双破胶鞋,继续他的行程。
     索朗伦珠自有他的审美情趣,如果遇到有名的神山或者圣湖,他会不自觉地把步履放慢,甚至坐上半天,静静地欣赏贡嘎山、卡瓦博格、阿尼玛卿、念青唐吉拉、珠穆朗玛、冈仁波齐,还有那些数不清的雪山银峰,欣赏青海湖、纳木错、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当惹雍错那些多彩的湖光。当然,索朗伦珠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职业旅行家,他一路上都在念诵着经文,为他所走过的每一处人们,也为天下众生祈福。(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