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奇人奇地奇书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字数: 194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作者: 王邦维
出版日期: 2021-08-01
商品条码: 9787520210096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9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玄奘西天求法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但那是神话。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从印度归来后写成过一部奇书《大唐西域记》,记载他一路的见闻,讲了许多奇异的故事。本书选取其中一些故事,有龙马,有仙人,也有观音,还有东国的公主和海岛上的罗刹女,结合古代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细加解说,既是“故事新编”,又是历史重现。
作者简介
王邦维,四川大学历史系77级肄业,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北京大学东语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任北京大学副教授,1992年迄今任北京大学教授,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东方系、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自1985年起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德国、法国、印度、日本、瑞典、爱沙尼亚、荷兰、尼泊尔出版或发表有多种学术著作和论文,内容涉及佛教语言、文献、文学,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
目录
历史篇
碎叶与素叶:沧桑千年何处寻?
飒秣建:一座有“中国门”的城市
怀念巴米扬大佛
质子、质子宝藏与汉天子
“西天”之名:古代中国人怎么称呼印度?
桃和梨的故事:印度的中国物产
那烂陀与最早的中国留学生
文化篇
“人主之地”与“象主之国”:古代亚洲人文地理的一种构想
佛影窟与《佛影铭》:从“佛影”引出的故事
黄金布地给孤独:祗园的故事
鸡足山与大迦叶:从摩揭陀到云南
灵鹫远自天竺来
雁塔传奇:从印度到中国
布咀洛迦山与普陀山:关于观音的故事
佛牙的故事
传说篇
香山与无热恼池:大河之水何处来?
大树仙人与国王的女儿们:曲女城的传说
一个梦的穿越:烈士故事与唐代传奇
三兽之塔:玉兔何事居月宫
书生的花树奇缘:一座古城的传说
狮子王与他的儿子:斯里兰卡的建国传说
僧伽罗与罗刹女:一个佛教的本生故事
龙驹、龙马与金花王
汉女子与太阳神:神话故事中的历史
东国公主与蚕种西传:一个丝绸之路上的千年传说
鼠王传奇:古代和田的鼠神崇拜
龙女与大臣:一个“求夫”的故事
摘要
碎叶对于中国人不算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提到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往往就会提到碎叶,因为传说李白诞生在碎叶。这件事,虽说有过一些争议,但只要认真想一想,其实不难做出判断:如果李白不是出生在碎叶,却把他与碎叶联系在一起,做这样的编造,编造的人能有什么好处或者能够达到什么目的呢?要是找不出特别的动机,那就不得不承认,李白出生在碎叶这件事应该可信,其他的细节其实都不重要。 历史上碎叶不是一个寻常的地名,但在碎叶这个名字广为人知之前,这个地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素叶。素叶这个名字,实际上出现得比碎叶还早。最早提到素叶的,就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玄奘西行求法,素叶是他行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节点。《大唐西域记》卷一记载了“大清池”,即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接下来就讲到素叶: 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蒲萄,林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素叶已西数十孤城,城皆立长。虽不相禀命,然皆役属突厥。 素叶水城就是素叶城。城附近有河,称作素叶水,所以玄奘以此名相称。素叶水又称素叶河,今天则称作楚河。素叶和碎叶,在汉语中稍有差别,都是素叶河的河名,突厥语的Suyab的翻译。 依照玄奘的记载,当玄奘到达这里时,素叶城城周六七里,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城中的居民来自各国,很多是所谓的“商胡”,也就是从事商业贸易的胡人。这些“商胡”,当时往来于这一地区与中国之间,人数众多。玄奘还说了,素叶以及素叶以西的几十座小城市,各自独立,但都处在突厥人的控制之下。 在素叶水城,玄奘见到了西突厥的叶护可汗。这次见面,对于玄奘继续西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玄奘的传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对此做了详细而生动的叙述: 循海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方事畋游,戎马甚盛。可汗身着绿绫袍,露发,以一丈许帛练裹额后垂。达官二百余人皆锦袍编发,围绕左右。自余军众皆裘氍毳毛,槊纛端弓,驼马之骑极目不知其表。 突厥人在隋代初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大部。这位叶护可汗,统领的是西突厥。玄奘见到他,《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用了一个“逢”字,这很微妙。以当时的情势设想,玄奘与叶护可汗在素叶水城相遇,并不是出于偶然。一年前,玄奘离开高昌,身边就带着高昌国王麴文泰专门写给叶护可汗的信和礼物,请求可汗支持和帮助玄奘去印度求法。麴文泰的妹妹,嫁给了叶护可汗的儿子,他们是姻亲。玄奘往西一路走来,一直在寻找叶护可汗,希望能见到他。 从南北朝后期到唐初,一百多年间,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边境地区,地域延伸到中亚,由突厥人作为主体组成的部落联盟一直是不错大的军事和政治势力。突厥人控制着从中国到西域的所有通道。突厥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后,从中亚到印度,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西突厥的势力范围之内。《旧唐书.突厥传》讲,“(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勇而有谋,善攻战。遂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厨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据旧乌孙之地……西戎之盛,未之有也”。统叶护可汗就是叶护可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讲到叶护可汗“戎马甚盛”,随从的“达官二百余人”,“槊纛端弓,驼马之骑,极目不知其表”,既是对西突厥军队人数之众和军威之盛的生动描述,也印证了《旧唐书》的记载。 玄奘见到叶护可汗的时候,可汗正要外出打猎。可汗很高兴,要玄奘等他两三天,他要在自己的“衙所”正式接待玄奘: 既与相见,可汗欢喜,云:“暂一处行,二三日当还,师且向衙所。”令达官答摩支引送安置。至衙三日,可汗方归。引法师入。可汗居一大帐,帐以金华装之,烂眩人目。诸达官于前,列长筵两行侍坐,皆锦服赫然,余仗卫立于后。观之,虽穹庐之君,亦为尊美矣。法师去帐三十余步,可汗出帐迎拜。传语慰问讫,入坐。 突厥人这时还是游牧民族。西突厥虽然势力强大,但没有固定的王都,可汗到哪里,哪里就是突厥的中心。三天之后,可汗回到素叶城的“衙所”,在大帐中接待玄奘。大帐以金花装饰,绚烂夺目,扈从仪仗,俨然可观: 突厥事火,不施床,以木含火,故敬而不居,但地敷重茵而已。仍为法师设一铁交床,敷褥请坐。须臾,更引汉使及高昌使人入:通国书及信物。可汗自目之,甚悦。令使者坐,命陈酒设乐,可汗共诸臣使人饮,别索蒲桃浆奉法师。于是恣相酬劝,率浑钟碗之器,交错递倾;僚□兜离之音,铿锵互举。虽蕃俗之曲,亦甚娱耳目、乐心意也。少时,更有食至,皆烹鲜羔犊之质,盈积于前。P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