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自我表露心理——以大学生为例

网络自我表露心理——以大学生为例

  • 字数: 14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周林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5496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和现实自我表露的异同,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网络情境中,兴趣与快乐表露、观点与评价表露性别差异显著;在现实情境中,失望与痛苦表露、兴趣与快乐表露、自我表露总分性别差异显著;无论网络情景还是现实情景,大学生自我表露总分、失望与痛苦表露、不满与愤怒表露、观点与评价表露的年级差异均显著,兴趣与自我表露的文理科差异显著。大学生现实自我表露显著多于网络自我表露,网络自我表露是现实自我表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作者简介
周林,心理学博士,东华大学副教授:主持或参与完成重量课题两项、省部级课题三项、校级课题四项:在《心理科学》《中国学校卫生》《思想理论教育》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或教材五本。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网络自我表露研究背景
第二节自我表露概述
一、自我表露定义
二、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
三、自我表露测量方法
第三节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自我表露
一、网络自我表露定义
二、网络自我表露特征
三、网络自我表露与现实自我表露的比较研究
四、影响网络自我表露的心理因素研究
第二章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编制
第一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初步编制
一、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编制的意义
二、网络自我表露概念的调查与辨析
三、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维度和初始项目形成
第二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预测验分析
一、被试
二、施测材料
三、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方式
四、结果与分析
五、讨论与分析
第三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正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一、被试
二、施测工具
三、施测与数据处理方式
四、问卷的信度分析
五、问卷的效度分析
第三章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的项目功能差异研究
第一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的项目功能差异研究概述
一、项目功能差异研究意义
二、项目功能差异研究方法
第二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项目功能差异检验与分析
一、观点与评价表露维度的性别DIF检验与分析
二、失望与痛苦表露维度的性别DIF检验与分析
三、兴趣与快乐表露维度的性别DIF检验与分析
四、不满与愤怒表露维度的性别DIF检验与分析
五、DIF检验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的概化理论研究
第一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的概化理论研究意义
第二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的一元概化理论(UGT)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的多元概化理论(MGT)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G研究
四、D研究
五、结论
第五章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的心理结构验证
第一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心理结构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心理结构:三个竞争模型的比较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第六章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第一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的人口统计学研究意义
第二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比较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思考与对策
第七章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现实自我表露比较
第一节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现实自我表露人口统计学比较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思考与对策
第二节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现实自我表露比较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思考与对策
第三节不同人际信任和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现实自我表露比较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思考与对策
第八章影响网络自我表露的心理因素研究
第一节依恋风格与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关系模型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思考与对策
第二节孤独感、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关系模型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思考与对策
第三节网络交往动机、网络成瘾倾向与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关系模型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反思与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
附录2不同情境中大学生自我表露情况调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