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回忆与思念(全2册)

回忆与思念(全2册)

  • 字数: 66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作者: 罗扬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90487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1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回忆与思念》是作者罗扬先生90岁高龄的又一近期新力作,大致有以下几块内容,一是回忆国家领导人,有、周恩来、和陈云等同志对曲艺事业的重视与关怀;二是回忆建国后文化界的领导及文化名人对曲艺事业发展的支持与贡献;三是对曲艺界大家及重要的曲艺流派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四是对建国后中国曲艺艺术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论述,饱含了自己对曲艺事业发展的忧虑和欣喜;四是从童年至今的个人回忆。罗扬先生的人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而他所献身的新中国曲艺事业的发展历程又从某个侧面见证了中国几十年来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无论是从个人回忆还是从曲艺发展史的研究,这部作品都有着无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罗扬,曲艺评论家,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威县小学教员,中国曲艺改进会秘书,北京市文联编辑,中国曲艺研究会创作编辑室主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编辑部主任、副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局戏剧组(处)负责人,中国京剧院负责人,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及常务副主席兼书记处常务书记、党组书记、第四届主席、中共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荣誉委员,兼任《曲艺》杂志主编,《中国曲艺志》主编,编审。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中国说唱文艺学会会长,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副会长,中国对外友协理事。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近期新力作有《新曲艺文稿》《曲艺创新录》《曲艺耕耘录》等。
目录
序:"回忆"的价值与"思念"的意义
牢记毛主席教导改革创新曲艺艺术——纪念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周恩来同志与曲艺
深入学习同志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
陈云同志一生关爱曲艺
亲切教诲崇高风范——纪念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陈云同志和我们一起过春节
周扬同志与曲艺
老舍一生爱曲艺
回忆阳翰笙同志
回忆林默涵同志
回忆刘芝明同志
回忆周巍峙同志
回忆吕骥同志
傅钟同志重视曲
荣高棠同志的曲艺情缘
曲艺界的良师益友——回忆赵树理同志
新曲艺的先驱者——回忆王尊三同志
曲艺家王尊三同志的革命生
……
摘要
     有幸遇到好老师——回忆我的小学老师 一九三六年春天,我不满七岁时,父母把我送进五安陵小学读书。这所小学是由罗安陵和郭安陵、管安陵、马安陵、王安陵五个小自然村合办的,校址设在马安陵,后改在管安陵。因为多数人家生活困难,也不重视教育,五个村一百多户人家,只有四十多个学生。一年级至四年级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另一小间为老师备课、休息之用。 老师名叫王毓春,马安陵村人,读过威县简易师范,工作相当勤奋,每天早早就到学校看书、备课,每门课都讲得很好,还教注音字母和四角号码检字法。老师爱好书法,写字课讲得头头是道,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村里人都夸他的毛笔字,每逢春节时,很多入家都邀他写春联。同学们都很尊敬他,也很爱听他的课。他平时对学生很和蔼,但管教起来很严格,发现谁不好好学习,上课或复习时捣乱,他往往会大发脾气,轻则呵斥,重则当众罚站、打板子。 我从小喜欢写毛笔字,一年级时要“写仿”,按纸上印的仿影“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红字摹写,每日一张,他都会认真批改,好的字就画上红圈。老师常夸我的字,还送我一本坊间印制的赵孟頫书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大字本字帖,说赵体流畅好看,要我多多临摹。我爱上赵体书法与王毓春老师的影响有关。 我爱学习,守纪律,多次受到他的表扬,家里人听说也很高兴。老师还给我们讲过《聊斋》,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活龙活现,同学们都听得目瞪口呆,好像这些鬼狐故事就发生在人间。虽然老师说这只是传说,但大家还是觉得真有好鬼坏鬼,在心中引起阵阵波澜。同时感觉老师学问真大,懂的东西真多。 一天下午老师外出,我跟几个三四年级的同学到老师屋里去,看到桌上放着很多书,一位同学指着说:这是《王云五大辞典》,这是《小学课本教授书》,这是《万有文库》,这是《聊斋志异》,老师的学问和他讲的故事,可能都是从书本里学来的。我顿时感到书的重要,决心以后一定要多读书,多攒点钱买好书。 我读完二年级的时候,王毓春老师辞职去了外地,我和同学们都很想念他。 抗日战争时期,局势动荡,人祸天灾不断,学校时办时停,老师也随时更换。先后教我们的有马老师、赵老师。马老师带领学生高唱抗日歌曲时激昂慷慨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五安陵小学是初级小学,我读五六年级到了威县县立接近小学。小学设在县城南街关(羽)岳(飞)庙,离家五里路,每日早去晚归。学校有七个教室:一二年级一个教室,三年级一个教室,四年级男生、女生各一个教室,五六年级各一个教室。除校长外,有七八位老师,其中有五位老师教五六年级的课。 王秀川老师、高珉庵老师在这两年中对我的教诲、鼓励以及在我离开学校后对我的关爱,我终生难忘。校长张晴园老师也对我有很好的影响。 P1045-10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