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五四前后的中国知识界

五四前后的中国知识界

  • 字数: 10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郑师渠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21512258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20-30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动,尤其是国民大革命勃然兴起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近代知识阶级形成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本书通过考察五四前后西方名哲来华讲学与中国思想界的变动;知识界在五卅、三·一八运动中的作为;知识阶级在五四前后的自我体认等,探讨近代知识阶级所具有的双重品格及其缘此规定的在此后整个近代目前,它的得失毁誉和最终的归宿。
目录
前言
一、“五四”前后外国名哲来华讲学与中国思想界的变动
(一)中国进步思想界的共同客人
(二)名哲讲学与“东方文化派”的崛起
(三)名哲讲学与国人的“以俄为师”
(四)名哲讲学与中共建立“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思想的提出
(五)结语
二、从“五卅”到“三一八”:中国的知识界
——以北京、上海为中心
(一)引子
(二)从陈独秀的愤激到孙伏园。苦痛中的快乐”:新闻界的奋起
(三)知识界的独特作用与影响
(四)三一八运动继起与“时移势异”
(五)余论
三、“五四”后知识阶级的自我体认(1920-1926)
——以五卅运动和三一八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一)“五四”前后:知识阶级的自觉
(二)超越思想解放的范畴:投入国民革命的大潮
(三)浪漫的情怀:以社会精神领袖自居
(四)余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