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母亲 长征中最小的女红军

我的母亲 长征中最小的女红军

  • 字数: 3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作者: 萧云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90458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的母亲——长征中最小的女红军》是一部具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歌颂中国共产党人无畏艰难勇往直前、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书中的母亲,是我国开国上将萧华之妻——王新兰。她出身名门,9岁参军,10岁过雪山草地,13岁入党,14岁带领部队突破敌人重围。新中国成立后,她踏实工作,平实地生活,近一个世纪以来,她的脉搏与军队同律动,生命与民族共荣辱。王新兰一生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浩劫及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在每一阶段,她眼前都有不同的道路等着她选择,都有相互冲突的价值观等着她弃留——是追求富贵、显赫,还是坚持自己的追求和做人的准则?在困难和逆境面前,她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她随红四方面军三次翻雪山过草地,在昏迷中曾走到死亡边缘;产后仅四天她就在暴风骤雨中追赶队伍……主人公一生的经历,可以说是对“践行初心使命”做出的优选诠释。也正是她对这份“初心”的坚守,成就了她的传奇人生。
该书作者萧云——王新兰专享的儿子,历时10年,把母亲在他还在摇篮中便开始说的故事,用深情而流畅的笔触创作成书,记述了母亲从参加红军开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时期走过的不平凡道路,讲述了一个革命家庭经历的风风雨雨,歌颂了在母亲身上体现出来的坚定理想和高尚情操。
目录
第一章 走出“双朝门”
一 王二贡爷的幺女
二 “王善人”造反
三 革命启蒙
四 九岁当红军
第二章 长征
一 嘉陵江边,许世友的承诺
二 六姨父被肃杀
三 死在“肃反”祭坛上的亲人们
四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小宣传队员
五 一过草地
六 再过雪山草地
七 王维舟说:你这个小丫头还活着!
八 三军会师了
第三章 云阳镇之恋
一 口琴为媒,初识父亲
二 兴国城里泥瓦匠的儿子
三 红军师政委的传奇
四 “肃反”——两个家庭相似的悲剧
五 父亲的两个救命恩人——周恩来、罗荣桓
六 罗荣桓热心搭鹊桥
第四章 到延安
一 从抗大到新华社
二 对母亲说:快去追萧华吧!
三 告别延安
第五章 风雨山东
一 千里寻夫,一年跑死两匹战马
二 到达冀鲁边
三 相濡以沫
四 泣血的回忆——突围大青山
五 和铁道游击队在一起
六 险象环生的太行之行
七 在八路军总部
八 归途中的一个插曲
九 雨中天使
十 告别罗荣桓
十一 许世友送父亲母亲出山东
第六章 白天黑水间
一 在海上
二 到大连
三 安营扎寨凤凰城
四 “王台长”——安东最惹眼的女兵
五 在剿匪斗争中
六 与罗荣桓夫妇重逢
七 短暂的异国漂泊
八 母亲眼中的“七道江会议”
九 四倮临江中的电波
十 父亲率团远走东欧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后
一 从天津到北京
二 五个孩子的妈妈
三 悠悠慈母心
四 我差点闯了大祸
五 每年有个1月8日
六 母亲的歉意
七 压在母亲心中的一块石头
八 西子湖畔,重温长征
第八章 “”中
一 母亲看到了危险信号
二 第一次抄家
三 父亲母亲被逼上西山
四 迫害加快了脚步
五 母亲被捕
六 父亲入狱
七 母亲在炼狱中
八 母亲被释放,我们有了家
九 我在绵阳
十 难忘母亲呵护
十一 父亲终于有了下落
十二 囹圄七载之后的自由
第九章 浩劫过去之后
一 父亲母亲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二 父亲的最后日子
三 母亲割不断的军人情结
四 我的十四年军旅生涯
五 我想“下海”
六 艰难的开局
七 孤旅知己
八 母亲的普通一日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