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我自爱我的野草 鲁迅人生哲学今读
字数: 2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作者: 刘国胜
出版日期: 2021-07-01
商品条码: 978754861765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鲁迅人生哲学的成果专著。作者坚持文本细读,以鲁迅的人生哲学为重点,反复研读《野草》,力图梳理出一个脉络比较清晰、结构相对完整、有特色的鲁迅哲学体系。散文诗集《野草》内含哲理,用意深邃,幽默和讽刺随处可寻。作者认为,鲁迅作品的核心内容是“立人”思想,《野草》所体现的人生哲学,则是“立人”思想之精髓,因而探讨和挖掘《野草》内蕴的哲学、产生的根源及其艺术表现方式的独特性就必然成为《野草》研究的核心目标。本书采取对《野草》整体解读与各篇逐一解读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鲁迅人生哲学的审美格调、目标追求、精神底色、批判精神和“固有血脉”。
目录
绪言读懂《野草》:“小感触”引发人生“大思考”
一、“《野草》可说是鲁迅的哲学”
二、在现实人生中提炼人生哲理,反哺人生
三、让我们都来读《野草》
第一章鲁迅人生哲学的审美格调:赞美生命和充实的人生
——《野草·题辞》今读
一、“充实”来自思有所得,“空虚”源于不确定
二、过去的生命因创造价值而值得歌颂
三、在现实与历史中追求成功
第二章鲁迅人生哲学的目标追求:活出人生过程的精彩
——《过客》《希望》《死火》《失掉的好地狱》和《求乞者》今读/59
一、在使命召唤下向前走
二、“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
三、人生的路归根到底靠自己走
第三章鲁迅人生哲学的精神底色:勇敢、坚韧与自信
——《秋夜》《这样的战士》《颓败线的颤动》《淡淡的血痕中》和《一觉》今读
一、枣树,“我”心仪的“精神界战士”形象
二、面对“无物之阵”不懈地举起“投枪”
三、“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
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第四章鲁迅人生哲学的批判精神(上):对庸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复仇》《复仇(其二)》《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死后》《狗的驳诘》和《我的失恋》今读
一、无聊和冷漠的“旁观者”——“看客”
二、改良社会和“教育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
三、“打哈哈”现象,“打开”“窗洞”被赶走
四、“梦见死后”,狗“愧不如人”,错位的恋爱
第五章鲁迅人生哲学的批判精神(下):“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
——《影的告别》《墓碣文》《风筝》《腊叶》和《雪》今读
一、“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
二、“抉心自食,欲知本味”
三、“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四、“愿使这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颜色,暂得保存”
五、“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花”寄托不同的人生
尾声鲁迅人生哲学的“固有血脉”:中国文化源头的优良基因
——《好的故事》今读
一、“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二、“追回”“完成”和“留下”女娲的原创和再创造精神
后记试着“自主集成创新”
主要参考书目
摘要
鲁迅的《野草·题辞》,1927年4月26日“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距写完《野草》最后一篇《一觉》,已有一年多时间。《题辞》的语言风格与《野草》大多数篇章一脉相承,它本身就是一首优美深邃的散文诗。一般的《题辞》带有自序性质,《野草·题辞》成稿于先生写完《野草》二十三篇后,积累思考了较长时间,加上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艺术手法,就远比一般的自序内涵丰富而凝练。它集中而扼要地凸显了整部《野草》蕴含的鲁迅人生哲学思想,对《野草》具有导读引航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读懂《题辞》,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读懂《野草》,读懂鲁迅人生哲学。 曾访问过鲁迅的青年学生何春才,晚年回忆起1927年5月初,先生应中山大学学生廖立峨和他的请求,对《野草·题辞》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含义所作的说明:“写《野草·题辞》是在深夜,这是我写作的老习惯了。从窗口望出去,楼下有荷枪实弹的警察站岗放哨,天地在黑暗统治下,我想得很深,很远;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展望将来,把自己千头万绪的想法总结了一下,就是那么一回事。”思考得“很深,很远”——包括对自己、民族和人类,涵盖过去、现在和将来。”把自己千头万绪的想法总结了一下”,总结出什么来了呢?作家、文学理论家许杰认为,《野草·题辞》是“歌颂生命和充实的生活的”。在我读过的多本《野草》研究专著ee,似-?-没有比这提炼得更好的了。取其意,略改,以“鲁迅人生哲学的审美格调:赞美生命和充实的人生”,作为本章标题。“审美格调”,意指先生心目中的美好人生。赞美生命,是对生命的基本态度,体现对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赞美充实的人生,是对生命的基本要求,体现对生命质地的追求。两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一、“充实”来自思有所得,“空虚”源于不确定 《野草·题辞》开头,是一段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的格言式诗句,先生用第一人称写道: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开头两句是文眼,对读懂《野草》颇为重要。不难看出,这两句诗,既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又具有自己的性。《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①《周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②与《老子》和《周易》有所不同的是,《野草·题辞》突出了作者本人,虽为短句,却三次强调“我”,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意识,而主体意识是人的现代性的突出表现。 (一)在“不能写”“无从写”之际写出《野草》 作《题辞》近五个月后,先生在《怎么写——夜记之一》(《三闲集》)一文中,剖白自己写《题辞》时的心情:“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处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据《鲁迅日记》,先生于1927年3月29日由中山大学大钟楼移居广州东堤白云路上的白云楼26号二楼。移居后不久的一天,他在阳台上凭栏远眺沉思,周遭的寂静使他联想到其时的社会环境似乎也很“寂静”——太太平平,但这是被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死寂。P17-1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