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汪曾祺散文/汪曾祺

汪曾祺散文/汪曾祺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汪曾祺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395529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推荐阅读书目 ?西南联大的才子,沈从文的高徒,黄永玉认为“全中国文章写得优选的”人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送给你的生活美学课 【名家推荐】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汪曾祺)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沈从文 ?他(汪曾祺)是我认为全中国文章写得优选的,一直到今天都这样认为,他的文章很讲究。 ——黄永玉 ?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铁凝 ?什么东西吓了读者一大跳?是汪曾祺身上的包浆,汪氏语言所有特有的包浆。这个包浆就是士大夫气,就是文人气。它悠远,淡定,优雅,暧昧。那是时光的积淀,这太迷人了。 ——毕飞宇 ?汪曾祺先生有一双似乎总是含着梦幻的眼睛。我猜想他老人家在北京东蒲桥边的小楼午睡时,一定会深深掉进秦少游描绘过的洞天福地中去的。 ——胡河清
内容简介
《汪曾祺散文》是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散文的精装典藏本。汪曾祺一生创作颇丰,本书从他的数百篇散文作品中精挑细选出不容错过的推荐阅读名篇,一册在手即可读透他对“人间草木”的观察和感受,他一生在“行色匆匆”中游历各地的奇趣见闻,他细细品尝过的令人垂涎欲滴的“四方食事”,以及他对沈从文、老舍等“一辈古人”的回忆与怀念。其中包含入选为国家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文的《昆明的雨》,以及教材推荐学生在课后阅读的《故乡的食物》《我的家乡》等散文名篇。 细细品读本书,透过汪曾祺优雅、冲淡的笔触,你会不由自主地被牵引着,于最寻常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到种种雅趣,感受到作者独特的生活美学,并为他时时流露出的真性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热忱而会心一笑,深深感喟。
作者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其创作以短篇小说和散文见长,出版有《晚饭花集》《茱萸集》《逝水》《菰蒲深处》等。由教育部审定的近期新版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将汪曾祺散文《昆明的雨》选为课文,并建议学生课后做延伸阅读。
目录
人间草木 人间草木 关于葡萄 夏天 北京的秋花 草木虫鱼鸟兽 猫 行色匆匆 我的家乡 昆明的雨 七载云烟 跑警报 滇游新记 天山行色 一辈古人 多年父子成兄弟 一辈古人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金岳霖先生 闻一多先生上课 老舍先生 四方食事 故乡的食物 四方食事 五味 肉食者不鄙 豆腐 寻常茶话
摘要
    人间草木
     山丹丹
     我在大青山挖到一棵山丹丹。这棵山丹丹的花真多。招待我们的老堡垒户看了看,说:“这棵山丹丹有十三年了。”
     “十三年了?咋知道?”
     “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你看,十三朵。”
     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
     我本想把这棵山丹丹带回呼和浩特,想了想,找了把铁锹,在老堡垒户的开满了蓝色党参花的土台上刨了个坑,把这棵山丹丹种上了。问老堡垒户:
     “能活?”
     “能活。这东西,皮实。”
     大青山到处是山丹丹,开七朵花、八朵花的,多的是。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年又一年……
     这支流行歌曲的作者未必知道,山丹丹过一年多开一朵花。唱歌的歌星就更不会知道了。
     枸杞
     枸杞到处都有。枸杞头是春天的野菜。采摘枸杞的嫩头,略焯过,切碎,与香干丁同拌,浇酱油醋香油;或入油锅爆炒,皆极清香。夏末秋初,开淡紫色小花,谁也不注意。随即结出小小的红色的卵形浆果,即枸杞子。我的家乡叫作狗奶子。
     我在玉渊潭散步,在一个山包下的草丛里看见一对老夫妻弯着腰在找什么。他们一边走,一边搜索。走几步,停一停,弯腰。
     “您二位找什么?”
     “枸杞子。”
     “有吗?”
     老同志把手里一个罐头玻璃瓶举起来给我看,已经有半瓶了。
     “不少!”
     “不少!”
     他解嘲似的哈哈笑了几声。
     “您慢慢捡着!”
     “慢慢捡着!”
     看样子这对老夫妻是离休干部,穿得很整齐干净,气色很好。
     他们捡枸杞子干什么?是配药?泡酒?看来都不接近是。真要是需要,可以托熟人从宁夏捎一点或寄一点来。――听口音,老同志是西北人,那边肯定会有熟人。
     他们捡枸杞子其实只是玩!一边走着,一边捡枸杞子,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
     人老了,是得学会这样的生活。看来,这二位中年时也是很会生活,会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他们为人一定很好,很厚道。他们还一定不贪权势,甘于淡泊。夫妻间一定不会为柴米油盐、儿女婚嫁而吵嘴。 从到甘家口商场的路上,路西,有一家的门头上种了很大的一丛枸杞,秋天结了很多枸杞子,通红通红的,礼花似的,喷泉似的垂挂下来,一个珊瑚珠穿成的华盖,好看极了。这丛枸杞可以拿到花会上去展览。这家怎么会想起在门头上种一丛枸杞?
     槐花
     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来了放蜂的人。蜂箱都放好了,他的“家”也安顿了。一个刷了涂料的很厚的黑色的帆布篷子。里面打了两道土堰,上面架起几块木板,是床。床上一卷铺盖。地上排着油瓶、酱油瓶、醋瓶。一个白铁桶里已经有多半桶蜜。外面一个蜂窝煤炉子上坐着锅。一个女人在案板上切青蒜。锅开了,她往锅里下了一把干切面。不大会儿,面熟了,她把面捞在碗里,加了佐料、撒上青蒜,在一个碗里舀了半勺豆瓣。一人一碗。她吃的是加了豆瓣的。
     蜜蜂忙着采蜜,进进出出,飞满一天。
     我跟养蜂人买过两次蜜,绕玉渊潭散步回来,经过他的棚子,大都要在他门前的树墩上坐一坐,抽一支烟,看他收蜜,刮蜡,跟他聊两句,彼此都熟了。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