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由的轨迹:近代英国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

自由的轨迹:近代英国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

  • 字数: 2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小坤
  • 出版日期: 2011-02-01
  • 商品条码: 97875495034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6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由的轨迹:近代英国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选取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发生学的方法,以传播学的角度为切入,对英国近代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过程中关注这一思想形成的内在动因。研究认为,建立在古典道德观和哲学基础之上的表达自由基本原则,对近代以后表达自由观形成的影响突出地表现为:关于自由与言论自由的传统被重新探讨并不断受到反思与质疑;国王“神圣权力”与个人“天赋人权”在?达权利上相互渗透与冲突,促使表达自由不断朝向要求规范化的制度基础和保障的方向发展。研究旨在改变过去对表达自由思想片面化、简单化的理解,将表达自由思想置于近代英国社会主导结构的变革以及话语博弈的双重维度中考察,论证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从制度的层面建构了权力、知识、出版之间的关联,而推动其思想内涵转变的恰是基于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差异。
作者简介
吴小坤博士,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主任助理,上海大学影视学院讲师,《世界传媒产业评论》主编助理。译有《论出版自由》([英]詹姆斯?密尔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著有《美国新媒介产业》(第一作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4月);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翻译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承担研究课题2项,参与研究项目和课题6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表达自由的核心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两个核心概念:“自由”与“表达自由”
第二节 表达自由思想的早期理论基础

第二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十七世纪表达自由的思想雏形
第一节 出版审查:表达自由思想的障碍,抑或导因
第二节 从印刷垄断到新闻出版:十一七世纪英国出版业的诉求转向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作为表达自由思想基础的“权利”与“权力”矩阵
第四节 “小册子大战”: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公共讨论空间

第三章 十七世纪表达自由话语分析:从激进派到弥尔顿的出版自由理念
第一节 平均派、掘地派、喧嚣派和贵格派的自由思想与话语实践
第二节 十七世纪表达自由“理性”价值的再认识——对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和《建立一个自由共和国的捷径》的分析

第四章 启蒙运动与十八世纪表达自由思想的丰富发展
第一节 知识普及、公共阅读与启蒙运动时期的出版活动
第二节 从苏格兰到北美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与禁忌

第五章 十八世纪探索表达自由的实践先驱:米勒和威尔克斯的出版活动
第一节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出版业第一人:安德鲁?米勒
第二节 “生而自由的英国人”——约翰?威尔克斯与伦敦1780年激进舆论运动

第六章 宪政观念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表达自由思想的政治实践
第一节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的出版业扩张
第二节 保护与:表达自由的折中思路

第七章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表达自由自权利观到观的演变——对詹姆斯?密尔《论出版自由》的解析
第一节 自边沁的影响:詹姆斯?密尔功利主义哲学观的起点
第二节 表达自由权利保障与侵害原则的法律考虑
第三节 詹姆斯?密尔表达自由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第八章 表达自由思想形成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表迭自由思想形成的宗教动因
第二节 表达自由思想形成的经济和法律动因
第三节 表达自由思想形成的政治动因
第四节 表达自由思想形成的革命动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摘要
    (一)古希腊、古罗马的辩士传统
     从历史渊源的表层来看,表达自由的相关观念和实践似乎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成就了这两个时期的辉煌和文明。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因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开启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古典理论体系,古罗马人通过聚会和公开讨论的方式决定执政官的人选和法律是否能够通过。而反抗苏格拉底学派的辩士传统则是促成自由精神形成的关键。①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自由表达似乎拥有浑然天成的环境,民众在所谓"民主"的社会组织中行使着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的权利,市民享有广泛的讨论政治的自由,能在几乎所有政治问题上发表见解,政治讨论遂成为当时的一种风气,而讨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服。
     在为说服寻找依据的过程中,古希腊人已经开始关注本民族以外的环境,并时常以此形成比照。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一书中,记录了大量来自其他民族的奇异风俗,包括大量其他民族的法律制度。这表明,自公元前5世纪左右,古希腊人就养成了对其他民族法律和制度讨论的习惯,他们已经具备条件对自己和其他民族的法律和制度进行比较。这些比较塑造了雅典人的民族自豪感,也是他们政治讨论的重要素材。古希腊哲学家修昔底德在其著作《博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曾引用伯利克在悼念雅典阵亡将士的仪式上发表的一段演讲:"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他继而又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给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的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雅典人强调开放式的讨论和辩论,认为政府的存在和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时所拥有的权威,不应依靠强制,而必须依靠说服。
     这种传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从罗马共和制衰亡到13世纪左右的中世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