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静乐记忆
字数: 28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 编者:杨峻峰
出版日期: 2016-09-01
商品条码: 978753784902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68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
¥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杨峻峰主编的《静乐记忆/忻州记忆系列丛书》收录了静乐县的老同志们的回忆录和史料文章数百篇。作者们立足忻州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有对历史大事件的记述,有亲身经历过的往事回忆,有国家大事,也有地域轶事,颇有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目录
第一辑 管窥古人
重翻史书说静乐/周满堂
平章政事李?/李怀贵
监察御史王希曾“秉直不回”惩贪腐/李国成
静乐三杰
明代州官李精/李怀贵
汾源名仕李模/李茂林
静邑贤达李皇/李全厚
清代名臣李銮宣/李玉生
国学名师李锡书/张克敏李永成
第二辑 人物追记
闪电彗星般的一生/王庆华
丹心碧血壮山河
――革命先烈吕调元传略/王庆华
李肇基传略/王彦平
忆静宁县长刘震/辛保龙任文宽
黄浦学员王子璜/周满堂
碧血染大地英名垂青史
――记晋绥特等民兵英雄赵尚高/牛天年
赤胆忠心写春秋
――访姚尚维/李玉生
宁死不屈女英雄
――记王杨翠/闰培青
第三辑 烽火岁月
抗日烽火中的静宁县/刘慧军
静乐军民抗击日寇战/陈忠海口述李新玉整理
静宁县军民抗战记/白亚军
静乐武工队/李俊德
难忘静乐敌工站/王喜则
我所经历的抗战/李青山
百团大战第一仗
――康家会战斗/李新玉
抗战中的《静乐小报》/王斌
纺车声中炼红心
――静乐县妇女纺织训练班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王海香
将军过静乐/沙汀
静乐县党组织的创建及其在抗战初期的核心领导作用/裴忠利
日寇在静乐的罪行纪实/张振兴
我的童年/赵金粱
第四辑 往事回眸
静乐土改/老木匠
静乐教育史话/辛艾青
新中国成立前静乐县商史概况/李守奎李富怀郝建林
“兴业钱庄”略记/李世华
插队纪事/谢毓忠
我与《汾河大合唱》
――《汾河大合唱》创作演出的全过程/岳凤鸣
天柱山“四名”/李广林
记忆的碎片/李俊秀
静乐道情初探/(北京)史云海
静乐民俗中的庙堂音乐/袁云霞
神功之趣不朽艺术
――静乐民间剪纸概览/李富魁宋德珍李富亮
摘要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李锡书与族弟李銮宣同时参加庚戌科会试,皆得中。李锡书为第74名进士,殿试三甲第50名。时年房考为松江吴铭茶,座师为王文瑞、朱文正。后李锡书便因归班铨选不遇,于同年秋归静乐故里,并接继配孙氏归家。李锡书在继配孙宜人去世后,曾撰写过《孙宜人行述》,他写道: “明年庚戌,余捷南宫,秋归里,乃接宜人来家,数年分柝,忽得团聚,虽家徒四壁,亦无愁苦矣。居一年,贫益甚。子演伯寅初生。李演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二月生,又无乳哺,艰窘**。宜人常着败絮,晚无裘稠,当风而卧,亦不病也。甲寅年(1794年),余谋觅食计,得绵山主讲(此处绵山,指绵山书院。李锡书乾隆五十八年膺介休县绵山书院主讲)岁俸修缮三百金,家事初安。自是以来,春出冬归,盖常在别离矣。”
民间传说,李锡书在中进士后,曾按不成文的时例,前往内阁军机大臣和坤府第拜访;以期虽不在亲党巴结孝敬之列,亦不致被列入大不敬的太子党之列。和坤见到李锡书后,自恃有熏天权势、无理蛮横。便不无讥讽地对李锡书说:“哎呀!看你破衣烂靴的,还有个进士的样子吗?”骨强、颈强、膝强的李锡书,忍不了这无理的讥讽,便也反唇相讥,一本正经地揪了揪衣襟对和坤说:“和大人啊,我这衣服虽破,可却是裹了珍珠的破布。”又跺跺脚,提高嗓门不无得意地说:“再说我这靴子靴帮虽烂,可还是正儿八经的底子啊!”一句“正儿八经的底子”刻骨地刺到了和坤出身低微底子不正的痛处。从此,由于和坤的暗自忌恨和背后掣肘,李锡书在宦途上,终难迈开哪怕是一小步。于是便愤然离京,回到家乡静乐,自谋生路,以讲学为业。
以上故事虽系乡间传闻,不足以替代史证以征信历史;但这一故事能在民间特别是在李氏族人中广泛流行,口耳相传二百余年;这其中到底隐藏着多少隐情与不为人知的秘密,既难以言说又实属会心。而事实上,李锡书在乾隆朝也竟然未能出仕,此种巧合又不能不说是隐喻着另一种历史的真实。民间文学的伟大亦正在于此。
嘉庆三年(1798年),李锡书赴都,以备候选。嘉庆四年(1799年)农历五月二日,李锡书奉旨调补四川省汶川县知县。此前,曾于四月二十六日在东长安门内等候掣签派遣,堂上座师朱石君与将军魁伦发签下来,李锡书掣得江西省雩都县(古县名,在江西省南部,1957年更名为于都县)知县。五月二日,引见吏科,吏科……票签称:“奉旨:新掣汀西雩都县知县李锡书调补四川汶川县知县,所贻之缺以某人补授。钦此。”于是,李锡书便打理行装,准备往四川赴任。
李锡书在《宦蜀纪年》中这样记载:“时川省邪匪滋事,正当军需之际,而汶川为两道极边之地,都中无不知之。余不愿借债,乃策蹇出都门也。六月归里,居一月启行,道出陕右。时栈道梗塞,陈仓路绝,驻宝鸡谷口三日。间道驰散关至凤县而城门已闭。启关而入,则九月初二日也。居半月,贼烧草凉驿而西走两当,余乃得行。日驰二百里,五日而至广元。于是安行入蜀。九月抵达郡城,城中晏晏无事,林方伯一人在焉。制府驻绥定,理军务,绥定达州也。居数日奉檄往汶川视事,故于十月十五日至汶川履任焉。”
“汶地在青城山中,两山峻板,一江贯其下。城抵山足,不盈里,烟户十数家耳,役吏得二十余人,县城荒寥不如村落。竟不知天壤间,有如此地面可以立县治也。”其环境之艰难,生活之窘迫,可想而知。
P34-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