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国际会议文集

  • 字数: 30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12392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成立于1999年,由200多名中国资深外交官和有名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外交智库之一。基金会的宗旨是推动中国学术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战略性研究,促进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目录
前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德广的开幕式致辞
“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主席弗·亚库宁的开幕式致辞(俄文)
第一部分 文明对话的世界意义/和论世界理念的时代意义/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与世界和平和文化繁荣
文明对话:科学教育视角(俄文)
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
新人类秩序——文明对话进程中的障碍(英文)
文明对话的世界意义
和谐世界理念的时代意义
探寻“文明辩论”的长期意义(英文)
文明多样性与人权发展
文明对话与公正的世界秩序的要求(英文)
中国与西方的和谐思想及其对世界和平的贡献(英文)
国际政治的未来图景:趋同还是趋异?(英文)
当代国际关系范式下的世界形象(俄文)
有关“文明对话”意义的文明对话(俄文)

第二部分 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
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
基于新技术的俄罗斯经济现代化是反危机政策的重要方向(俄文)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
化危为机:前进的道路(英文)
后危机经济:校正偏差或采用新经济模式(俄文)
世界金融危机是人类文明实质性转折之兆(俄文)
后危机时代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
从帝国到联合:
将全球治理引向公民的、联合的多元主义(英文)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格局和秩序
文明的进步——俄罗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俄文)

第三部分 中华文化与当代世界/斯拉夫文化与当代世界/开展文明对话,促进中俄关系
《周易》——追求和谐与平衡的古老经典
全球化时代的斯拉夫文化(俄文)
大国关系现状与中俄关系
后危机世界的俄罗斯与中国:协作或竞争(俄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对当代文明的启示
展现文明的外交:中印遗产(英文)
……
第四部分 新闻评论
摘要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普选运动,实现了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国家机构的职能,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奠定了中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障。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全新口号。20多年来,中国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在内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这些方面所获得的发展,无疑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是直接包含了人权事业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近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巨大成功,中国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13亿中国人解决了温饱,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生活,中国社会获得了全面进步。西方某些政治家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就曾经断言:中国没有一个政府能够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但是,社会主义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现在,中国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占有量只有1.3 亩,比美国的人均12.1 6亩和世界平均数4.5 2亩低得多,却养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人。在中国讲人权,首先就要讲这个。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