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读本——中国的造纸术

中国读本——中国的造纸术

  • 字数: 4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作者: 潘吉星
  • 出版日期: 201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78322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1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制成了麻纸,比欧洲早1400多年。后传至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至欧洲。造纸术是我国科学技术中最值得骄傲的一部分。
目录
第一章造纸术的起源及汉代的造纸技术1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纸技术17
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纸技术27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造纸技术41
第五章明清时期的造纸技术57
第六章中国造纸术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69
第七章造纸术在中亚、西亚和北非79
第八章造纸术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85
摘要
    我们可将上述古典书写材料分为三大类,再同纸做一对比。第一类为重质硬性材料,如金石、甲骨及简牍,容字有限,比纸笨重而不便携带,又不能舒卷,所占体积大。用青铜或铁器铸字,要耗去大量金属,工费较多。第二类为轻质脆性材料,如莎草片、贝叶、树皮等,虽在坚固性上不及第一类,但重量小、容字多,便于携带。不过比纸性脆,不耐折,亦不能舒卷及随意运笔写字。而将许多片扎成束亦占较大体积,且比纸重。第三类为轻质柔性材料,如嫌帛,羊皮亦可归人此类,它们表面平滑受墨,容字多,更可作画。尤其缣帛,可舒卷与剪接,便于携带。这类材料寿命亦长,是理想材料,但同纸比优选缺点是昂贵,不易多得,故中国史称"贫不及素",即穷人很难在帛上写字。西方一般人也用不起羊皮。
     同上述三类材料比,纸具有下列优越性:(1)表面平滑、洁白受墨,幅面较大、容字多。(2)体质轻、柔软耐折,可任意舒卷,便于携带,可用硬笔及软笔(毛笔)书写与作画,适于东西方各民族使用。(3)寿命长久,在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