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张季鸾与民国社会

张季鸾与民国社会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李满星
  • 出版日期: 201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06580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张季鸾与民国社会》:前贤有诗云:(从古江山闲不得,半归名士半英雄。)将风流潇洒的名士与创造时势的英雄同等看待。在近代百年中国士林,《大公报》主笔张李鸾,可以说不仅是一代风流名士,还是凛凛群惊、标高千古的无双国士,自然在历史天空留下璀璨的光华。
内容简介
《张季鸾与民国社会》作为名士之“风流”,既非古人所谓诗酒风流,也非如今常见的裙边风流,而是灼灼才华之风流,傲岸人格之风流,千古道德文章之风薄他除了以时评而名倾朝野外,还有高雅的风度和气质,更可贵的是不慕荣利,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清高而有气骨,被时人所看重,可谓“是真名士自风流”。
作者简介
李满星,1965年12月出生于后稷教稼之地,1984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相继任高校教师、报纸主编,现在西安开发区工作管委会工作。大学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累计发表散文、随笔、杂文近100万字。近年对周秦文化、民国史颇有研究,已出版大文化散文《秦人前世今生》一书,为全国各大高校给大学生推荐读物。并为陕西省各级党校及党政干部培训教材。目前正在对周、秦、汉、唐中华元生态文明进行研究。创作《解读中国人的遗传密码》三卷本系列丛书。
目录
自序名士风度国士魂
引子
第一章 负笈求学反清志士
第二章 辛亥志士辗转办报
第三章 主笔大公文人论政
第四章 为报国恩甘为国士
第五章 舍我其谁明耻教战
第六章 如椽大笔以文止戈
第七章 谋国之忠忙于人事
第八章 珠联璧合文人报国
第九章 听命国家一心抗战
第十章 抨汪诛奸轰动中外
第十一章 充任密使凛凛风骨
第十二章 同情平等对待
第十三章 精神长城获很好奖
第十四章 巨星陨落余韵未绝
尾声
后记不能忘却的纪念
主要参考书目
摘要
的父亲乐于助人,满怀悲悯,总是替别人着想,很少想到自己。于右任伯父赠诗,其中有句概括写照他:“处处忙人事,时时念国仇。”他为人谋事,四行书飞遍**;提携教育青年,倾其所知;救助别人从不量力而行,以承担赡养烈士家属遗孤为乐事。民初报人曹成甫、邵飘萍惨遭军阀杀害,父亲毅然肩负起赡养抚育烈士遗属的责任。有年,他在天津,自己生活困难,时逢年关,按月要给曹妻送的生活费仍无着落,为能使曹家安度,他不顾数九寒天,将身穿的仅有一件皮袍送进当铺,典押所得,及时送到曹家,使曹家母子欢度春节,方始安心。父亲平生不求名利为己责,做了好事从不宣扬,这些历史鲜为人所知,今年来才有所披露。
父亲辛劳一世,了无积蓄,从不置私产。家母常喜说,我家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家居重庆时,长期借住在我的干爹康心文汪山府中,报社领导层屡有人劝告,长期租住,人来客往,总不相宜,以父亲事业有成、如日中天的声望也似不妥,关心奉劝他置地建屋。父亲认为用大公报社之款为己建屋,大为不妥,婉言屡拒。直到他逝世,我们都租住在康家。父亲身后,只有他终其生服务的大公报社,留下的钱财,仅有在他身穿衣衫中取出的十元法币。遗嘱中,对子女也唯托友人们照顾,终其一生,保持了穷新闻记者的雅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