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宋朝很生气Ⅲ:千年虫局

宋朝很生气Ⅲ:千年虫局

  • 字数: 28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作者: 韩小博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784341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0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故事从宋朝的几位朝廷重臣的相继离世开始,为安定浮动的人心,皇帝赵恒欲诵经祈福,演一出“天书”现世的戏码。可是天不仅降了“天书”,还降了大火。而所降的“天书”,竟预言宋亡辽昌,此时恰逢辽兵犯境,宋朝一步步走向危局……
作者简介
韩小博,1981年生于山西,目前在北京一家农业公司任副总裁。从小喜欢历史,通读《宋史》《资治通鉴》《明史》等历史典籍,对多个朝代的断代史、军事史、经济史和历代兵器沿革有扎实的研究,并涉猎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宗教文化、北京民俗和新材料科学等领域。擅长以古今贯通、深入浅出手法重现历史,以丰富的想象力将严谨的史实元素排列组合来构筑故事。
目录
章 东京大火 第二章 御驾亲征 第三章 剑阁天险 第四章 刀山上行 第五章 蜀中迷局 第六章 仇者快矣 第七章 惊天逆转 第八章 罪有应得 第九章 黄河别跑 第十章 鏖战大名 第十一章 攻克成都 第十二章 局中之局 第十三章 百年细作
摘要
    公元1000年来临的时候,欧洲人吃光了家中的余粮,拖家带口来到教堂,在惊恐和绝望中等待世界末日的来临。结果苦熬了一夜后,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但在地球另一端的大宋王朝,宋真宗赵恒正经历着实实在在的世界末日。
     首先是在年前,即将跨越古稀的枢密使曹彬病逝。作为开国元勋,曹彬平定了后蜀、南唐、北汉,攻下了大宋的半壁江山。作为护国功臣,他两次领兵北伐辽国,震慑北境。他被称为大宋军界的胆,所以他的离去使得大宋失去了一根定海神针。
     紧接着在正月初一,大宋文臣界的定海神针――前宰相吕端突然病重,陷入了深度昏迷。太医院用尽了集体智慧,也没能挽留住他的生命。
     如此一来,大宋的军界和政界接连失去了定盘的星,从皇帝到百官,心情无不七上八下起来。
     然而赵恒还没从悲痛中回过神来,正坐镇北方前线、抵御辽国十万大军的老将呼延赞突然旧伤复发,卧床不起。
     呼延赞是三朝老将,曾在全家脸上刺下“一片丹心灭契丹”的誓言,连女儿、儿媳都没落下,是出了名的抗辽先锋。这次萧太后趁冬季大宋的水长城结冰,携名将耶律斜轸一起入侵,一路势不可挡。赵恒在痛失曹彬的情况下,只得派遣绰号“小尉迟”的呼延赞前去抵挡。
     “小尉迟”就是门神尉迟恭再版,赵恒原本希望呼延赞给大宋的新年站波岗,没想到后者刚上路,北方就突发大面积降温。呼延赞护国心切,不顾严寒快马加鞭赶到定州,结果导致高梁河大战时的三处箭伤复发,高烧不止,全军顿时群龙无首。赶赴定州为呼延赞诊治。
     然而太医们再次拼尽全力,也没能留住呼延赞,眼睁睁看着这尊门神出师未捷身先死。朝中的御史们听闻后,结合太医院年前年后的败绩,纷纷抨击“百无一用是太医”。民间的传言更玄乎,因为太医给大臣看病俗称“奉旨宣医”,所以都相信这是“天子不仁,宣医纳病”。
     后来流言越来越广,以至于几位退休老干部不堪严寒生病,眼看达到了“奉旨宣医”的条件,竞纷纷上书婉拒赵恒的好意。倒是致仕多年的老宰相、太子少保辛仲甫不惧流言,伤寒期间主动请求宣医,结果他吃了太医开的药不过五天,也步呼延赞等人的后尘――过世了。于是流言经过正月这个特殊月份的恶化,升级为“宣医纳病,赐药纳命”,人们开始怀疑今年十有八九要天降大难。
     为了安定人心,赵恒一面让大理寺卿向敏中提前结束假期,进驻太医院彻查,一面在紫宸殿召见以东府中书省、西府枢密院为首的中枢高层,连夜小范围内商量对策。
     因为吕端、呼延赞等重臣刚刚过世,赵恒连过年应景的赭红色龙袍都没穿,而是身着一袭素色的便服坐于御座上。御阶下的十来位重臣亦是一脸凝重,接近没有过年的喜悦。
     本来此次朝会该由首相李沆主持,但他不知什么缘故迟迟未到,赵恒只得亲开金口,向众臣问计。话音刚落,现场顿时陷入了沉寂――好端端的春节过成了伤感的清明节,任谁也是头一遭。
     大殿里专享出声的只有次相李至,不过常年患病的他发出的不是真知灼见,而是时断时续的咳嗽声。一些在场的大臣因为悲观情绪使然,甚至怀疑他会不会是下一个倒下的国之柱石。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