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第一书记驻村日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记录精准扶贫之路
字数: 214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作者: 张鑫华 著
出版日期: 2018-10-01
商品条码: 978755551172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4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中作者以日记的形式与读者交流,很好走心。重点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和乡村大美,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古老的农耕传统与当前土地利用的多元化,以及广大农民在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社会中的铿锵足音。
内容简介
《靠前书记驻村日记》是一部以“日记体”形式撰写的反映当前“三农”问题的作品集。全书分为感悟篇、村事篇、人物篇、政论篇、故事篇、回忆篇,内容包括村民小传、村事风云、时政评论、个人感悟等。重点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和乡村大美,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古老的农耕传统与当前土地利用的多元化,以及广大农民在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社会中的铿锵足音。
作者简介
张鑫华,曾在内蒙古军区服役23载,2015年1月转业至呼和浩特市委政策研究室,同年9月至2017年12月任和林格尔县盛乐镇新营子村靠前书记。
目录
感悟篇
选择的魅力
报到万亩滩
路上风景
诵读经典
大美乡野
大地秋歌
取舍之道
在乡间修行
清晨之约
村事篇
一堵墙的风波
年画
毁林事件
环保风暴
承诺之重
物资文化交流大会
快乐的“御风”
“舞”动村庄
玉米补贴
南倒拉板申拾遗
再访黑浪壕
指尖上的大爱
瓜香瓜亦愁
脱贫攻坚再人户
百姓热议“十九大”
人物篇
老焦其人
王狗狗要地
二满奎的婚事
闲不住的郭根元
兼职医生白永平
王思平的荒山开发梦
政论篇
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让党旗高高飘扬
学会用“势”
老子的爱民之道
农村工作“关系学”
吵出来的民主
孝道之思
贫困之殇
“大扶贫格局”之浅见
故事篇
纱帽翅子
回忆篇
遥想当年
后记
摘要
2016年8月2日 晴 20℃―32℃
诵读经典
在农村住久了,很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我开始根据工作特点安排自己的事情。基层以具体事务I生工作为主,忙时不分周六日,闲时几天没人找。在二十几年的部队生活中,这种安静更是不可想象的品质,毫无疑问,读书便成为闲暇时很优先的选择。
春暖花开的清晨,湿润的空气中略带薄薄的清凉,公鸡在农户院里引颈高歌呼唤黎明,麻雀们聚在杨树梢头吵闹着召开晨会,两只花喜鹊立在铁栅栏上俯仰乱唱,菜园里残存的野草和蔬菜瓜果不服输似的比肩疯长,御风(我收养的一只小流浪狗)在露水丛中跳跃着追逐飞虫蝴蝶。村剧院前宽阔的广场上,三三两两的老人在锻炼身体。感觉应做点与美妙乡野音声相和的事情,于是,我站立窗前大声诵读。
宋朝大文人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70年代出生的人,对校园内琅琅的读书声都不陌生,那时老师总是强调“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圣贤名篇和古诗词,不管能理解多少,先背诵下来再说。说来奇怪,现在能记起来的经典名句,基本上都是中小学时背诵下来的。参加工作后,也多少看过一点名家著作,却是看时叫绝,合书即忘,难以静心背记,能说出大概意思就知足了。
诵读经典到底有多大作用?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每天清晨,爷爷坐在桌边阅读书籍,同时教年幼的孙子也尽自己很大的能力诵读那些书籍。,孙子问:“爷爷,我一直试图像你一样阅读这些好书,但我不能真正理解它,花费这么多时间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放煤块的竹篮,说:“拿着这个竹篮,取一篮子水来。”孙子提着篮子走了。等他再回到家中,竹篮里的水一滴不剩。爷爷笑着说:“下次打水时,你必须跑得更快。”孙子再打水时跑得比上次快了许多,但结果依然没变。孙子告诉爷爷:“用竹篮打水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一点用也没有。”爷爷说:“你真的认为这样做没有一点用处吗?好好看看这个竹篮。”孙子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竹篮,竹篮确实和以前不同了,那个脏兮兮、黑乎乎的篮子不见了,眼前却是一个洁净如新的竹篮。“孩子,看到发生的事情了吧,阅读好书也是如此。你可能无法接近理解它,也记不住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阅读它,它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净化了你的心灵。”
诵读经典,尤喜“四书五经”等很好传统国学精粹,奈何行伍出身,文化底蕴不够。阅读每一篇文章都要花费很多时间,要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查询功能,查阅词典,注上拼音,标明简义,这样才能诵读。一部古版《道德经》5400余字,大都是繁体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查阅,半个多月才标注好,于窗前诵读: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一遍遍诵读久了,更能感受到这部充盈于天地间的诗歌体文字的莽苍雄浑和磅礴气势。“言不语,众生听令;身不动,天地俯首。”虽仅有5400余言,却包容万物,涵括百家,被后世誉为“万经”。想一想,更应该感谢时任函谷关守将尹喜子,没有他对老子的盛情挽留,便不会有这部集各领域知识大成的传世经典之作。
老子之后另一位思想与文采绝美的大家――庄子,对诵读经典也有过精彩论述,如《大宗师》中虚拟的南伯子葵与女偶之间的对话。南伯子葵问女偶从哪学的“道”?女偶说:“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这一段晦涩难懂的语言,意思是说,我从文字那儿学到的“道”,文字是从诵读那儿得到的,诵读是从目见那儿得到的,目见是从耳闻那儿得到的,耳闻是从修行那儿得到的,修行是从咏叹那儿得到的,咏叹是从静默那儿得到的,静默是从空寂那儿得到的,空寂是从疑似本源那儿得到的。
“洛诵之孙”即为诵读之意。庄子认为要得道,反复诵读经典是必经之路。可以想象,几千年来,琅琅读书声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很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为什么下粟如雨呢?传说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么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可见,文字是有生命的。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净化思想,增添几许书卷气,更可以使人穿越千年,沐浴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
诵读经典日久,感受非同寻常。人到中年,记忆力虽不比从前,如坚持不懈,也能自觉不自觉地把大段拗口的古文背诵下来。曾有一段时间,在梦里经常出现白天背记的经典章句,记忆不全时,醒来靠前件事就是去翻书。
流传几千年的圣贤之书,对人思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让我在农村艰苦的大环境面前,不断升腾起面对和改变的胆气。更主要的是我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对待人生、名利乃至生死更为坦然平静,运用这些至理经典,毫不费力地拨开尘世琐碎生活的迷雾,人生的追求和目标也会更加清晰明确。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诵读经典,如吟唱大美之音;体悟经典,如攀一座座高峰。
P19-21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