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如何逆转被小团体排挤的社交孤立

如何逆转被小团体排挤的社交孤立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 作者: 韦秀英,顾长安,苏格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52882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情商至关重要。如何运用“情商管教”去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是本书的终极目的所在。 ◆一本书让孩子养成正向、全面、高效的处事品格,不脆弱、责任感、善沟通、懂合作、独立面对问题的情商很关键。 ◆本书作者曾出版风靡一代人的畅销书《哈佛凌晨四点半》。孩子在学校受到孤立?实际上我们有方法去解决孩子的这个问题,孩子只要懂得并领会“情商”思维。 ◆我们周围很多人都意识到,孩子的情商培养对他们的人生成功很关键,社交孤立的信号、原生家庭的影响、个体社交差异性、情绪化的社交禁忌、被同学嘲笑排挤、学校表现异常行为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本书都能了解的社交问题。 ◆超值赠送书签明信片,精美内文插图排版,适合孩子的家长亲子共读。
内容简介
20世纪“情商”概念一经提出,改变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思维模式。根据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理论,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情商养成至关重要,所以对孩子的情商教育越早越好。
《情商管教:如何逆转被小团体排挤的社交孤立》深度剖析孩子不懂合作的原因,告诉父母和老师怎样逆转被小团体排挤的社交孤立:
情商管教理论很多,如何有效地运用到孩子的实际问题中去?
如何运用情商管教去控制孩子的情绪,是否可替代传统的吼叫管教模式?
面对被孤立的孩子,你是否了解孩子的需求?
不是人人都是“主角”,如何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你是否知道“我们”和“我”的区别?
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怎么办,什么是父母的好的处理方式?
喜欢动手打人的孩子,被贴上“坏”标签怎么办?
如何运用有效社交的五个方法,培养离慵商的孩子?
作者简介
韦秀英 哈佛教育研究学者,深谙“头脑风暴”的理念和方法。策划出版过《哈佛凌晨四点半》《情商》《逆商》等畅销书。 顾长安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短篇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杂志、合集。代表作有:《穿越时光的优雅》《情商》等。 苏格 杨百翰大学生物学博士,主修生命科学、社会心理学。2015年、2017年两次参加南极科考队。曾被学校授予“杰出留学生代表之一”。代表作有:《我们都是托拉斯基》《幸福:源于最简单的信仰》《达克》《逆商》等。
目录
前言 生活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被孤立的可能
第一章 警惕:今天孩子被同学孤立,明天孩子就会走向特别
及时察觉孩子社交孤立的信号
社交孤立的代价:抑郁、孤独、焦虑,甚至轻生
深度剖析:为什么孩子会被社交孤立
生活中,那些可能被忽略的社交孤立
正确了解情况,理解孩子所处的环境
第二章 面对被同学孤立的孩子,你要及时给予家庭的温暖
你是否读懂了孩子的需求
孩子会社交,父母的引导很重要
从体察情绪开始,一步一步教会孩子有效社交
陪孩子成长,借助亲子游戏提升孩子的交际力
别再把孩子关在家里,多带他出去走走
帮孩子交朋友,教他拉近与同学间的距离
……
第三章 受欢迎的孩子是这样诞生的:你一直忽略的社交礼仪
第四章 很多悲剧源于这张嘴:孩子必须掌握的沟通技巧
第五章 这样的孩子没上限:鼓励孩子融入群体,主动结交新朋友
第六章 社交中孩子常犯的错误:必须避免的社交禁忌
第七章 校园冲突无处不在:帮助孩子化解社交冲突
摘要
     第一章 警惕:今天孩子被同学孤立,明天孩子就会走向特别 及时察觉孩子社交孤立的信号 社交孤立最易发生在学生时代,其具体表现为“孩子不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因为孩子不合群,在学校容易被针对、被排挤,最终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性格逐渐变得偏激,甚至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在常人看来不可能发生的事,实际上发生在每个人身边。 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你的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与其他同学相处得怎么样,是否结交到新的朋友,这些都需要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 跟孩子沟通要讲究方法。比如孩子放学后心情不太好,父母可以从孩子的脸上读出“他不高兴”这个信息来。孩子可能在学校遇到了不开心的事,这时父母可以跟孩子说,“宝贝,你今天看起来有点不一样啊,一定是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了,来跟爸爸\妈妈讲一讲,让爸爸\妈妈也高兴一下。”原本孩子可能不肯开口说话,只是一个人在角落里生闷气,但是父母这样一说,孩子就可能主动告诉你们“到底为什么心情不好”。 父母要主动引导孩子开口,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孩子有问题会主动来找父母。父母应该时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此培养孩子主动表达的能力。 就读于某国际学校的李雷是一个特别贪玩的孩子,他做事从没有计划性,也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父母觉得他懒惰,不是读书的料。就连他自己也觉得:我不行。父母的这种认知严重影响了李雷的学习积极性。 有一次老师批评他:“李雷,你再不好好写作业,我就请家长了。” 没想到老师的这一句话点燃了李雷的怒火,他拿起课本朝着老师大吼:“请就请!”然后用力把书摔在地上,不停地大声尖叫,还将身旁的课桌推倒。 不仅如此,李雷还摔椅子、砸地板,接近变了个人似的,吓得同学们纷纷躲开。 老师过去想要制止他,可一点儿效果也没有。李雷对着老师又打又踢,非常凶猛。这样的情绪持续了好一会儿,李雷才安静下来。 经过这件事后,老师详细了解了李雷的家庭状况:父母长时间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管他,将他交给不识字的奶奶看管。奶奶对李雷的管教仅仅只在于生活中,其他的一窍不通。李雷无法安心学习,基本的自信都没有,脾气自然越来越差。 事实上,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引导有关。平时父母可以主动跟孩子聊天。比如孩子做了一个新奇有趣的玩具,妈妈看到后可以走过去,跟孩子说:“哇,你做的这个好有意思,可以给妈妈玩一下吗?”妈妈这样一说,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起这个玩具,告诉妈妈这个玩具叫什么,要怎么玩。于是一场有趣的亲子活动就水到渠成了。 孩子不懂沟通,性格就会孤僻、焦躁和不安,在学校也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最终会被同学孤立。当他遇到不如意的事时,就会爆发出特别的情绪。 在学校被孤立的孩子,绝大多数会产生自卑心理。所谓自卑,就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害怕与人交往;还有的孩子因为习惯了孤独,失去了社交的能力,长大后也不愿意接近别人,喜欢一个人独处。 相反,那些孤立、排挤他人的孩子,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比别人更高的位置上,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因而内心防线十分薄弱,形成抗挫力极差的性格。 无论哪种情况,父母都应该尽早发现,及时管教。孩子放学回家,父母要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如果孩子在学校被同学孤立了,肯定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心理上的困惑是不可能接近被隐瞒,会下意识或有意识地表露出来。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中的几种,你的孩子可能出现了社交孤立问题,意味着他需要帮助: 1.孩子热身很慢,很难进入状态; 2.回家后喜欢独自一个人待着,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 3.十分依赖身边的人,不能独立做好原本可以做好的事情; 4.不敢大声说话,声音很小; 5.对于新的活动和事物,还没尝试就拒绝了; 6.经常不知所措; 7.容易发脾气,显得焦躁不安,有时候独自哭泣或发愣; 8.不愿与人交谈,对于刚开始的谈话显得犹豫不决; 9.容易脸红,说起事情时,总是移动视线; 10.喜欢用手捂住脸,头一直低着; 11.与别的孩子在一起时,不知道怎么互动,只玩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 12.做事没有信心,十分自卑,把一切都想得很糟糕。 如果孩子真的被同学孤立了,父母可以试着多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 孩子的心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表现出异样的情绪,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抵触感,即便是父母,他们也会感到害怕,只想躲起来。一味地教训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害怕,更不愿意说出真实的感受。父母要给孩子机会,鼓励孩子开口。想要孩子走出社交孤立的困惑,父母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一点也不能急躁。 回想一下孩子有多长时间没有跟你开开心心地聊天了。父母抱怨孩子心里有事从来不跟他们讲,却没有想过孩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