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极简欧洲美术史

极简欧洲美术史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英)埃里克·牛顿(Eric Newton)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11563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极简欧洲美术史》是英国有名艺术史学家埃里克·牛顿向大众普及欧洲艺术史和美学常识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以地域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或做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兼而比较东西方艺术的异同,将欧洲美术的千年往事,娓娓道来。作者埃里克·牛顿以凝练、通俗的文字,带我们畅游欧洲千年艺术长河,同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
目录
001 艺术是什么
017 东方与西方
031 欧洲艺术的长河
055 石器时代
063 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
073 爱琴海与雅典
097 拜占庭式、罗马式与哥特式
127 14世纪的佛罗伦萨与锡耶纳
147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179 14世纪与15世纪的意大利雕塑
193 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
219 帕多瓦、费拉拉与威尼斯
249 矫饰主义、折中主义与自然主义
259 佛兰德斯、德意志、西班牙与荷兰
303 法兰西与英格兰
363 20世纪
摘要
     艺术是什么? 一枚邮票、《魔笛》的前奏、一幢乡间别墅、娇兰牌的新款香水、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芭蕾舞剧《仙女》、圣保罗大教堂,以及一部迪士尼的动画片,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艺术作品。 而尼亚加拉大瀑布,罗莎峰上积雪映照的落日余晖、碎浪拍击峭壁的声响、大风中绳上晾晒的衣衫翩翩起舞,抑或夏日松柏散发的香气就不属于艺术作品。 以上所列举的是两类截然不同的现象。第一类是人为制造和设计的,须先在一个人(或一群人)头脑中先构思出一个概念,再通过设计师的技艺,经由某种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可以感知的媒介,才能够传递给其他人。 另一类现象:尼亚加拉大瀑布和波涛声等,既非人为制造也非人为设计。它们可能同样美好或同样令人愉悦。虽然它们或许确实是经上帝设计,通过自然法则完成的造物,但是它们不具备构成第一类现象的双重要素——孕育和降生。 在开始讲艺术的故事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明白艺术是什么。简单来说,艺术是一种通过某种媒介呈现出来的人类观念。明确了艺术的定义,就可以讲下面的故事了。 本书要讲述的不是整个艺术家族的历史,而仅仅是一个故事大纲——仅限于欧洲范围内的——艺术家族的两个成员——绘画与雕塑。这是两个相当奇怪的成员,这一点我们接下来会发现。 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具备两样东西:一是想象力,二是技艺。他必须用他心眼,心耳,或心鼻)大胆地想象自己要创作的东西;同时他还要有能力把这种想象通过媒介转化出来。想象力和技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间的相互影响却又难以被预知和剖析,以至于当一个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可能他自己也说不清某个时刻,他调用了二者中哪一个。比如,丁托列托作画时,粗糙的纸上那些线条的宽度取决于他用粉笔或炭笔,还是说他的心眼在看到画面那一刻,就已确定了每次下笔时线条的宽度?莫扎特作曲时,是他的心耳听到了一种只能转化成由巴松管和弦乐器组合奏出的旋律?还是说这种组合奏出的旋律,源自他偶然听到一支管弦乐队在调音时发出的声音,从而驱使他做出这种尝试? 也许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因为除了丁托列托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他的心眼所见画面的准确细节,除了莫扎特自己之外也没有人听过他的心耳所听到的旋律。我们只能凭艺术作品——那幅画或那首曲子——来做出判断。对于梦想家与匠人的结合,我们只能通过审视二者的结晶——艺术作品,来判断这场婚姻成功与否。 艺术家的想象力只受限于其自身创造想象力的器官。无论是人的眼睛所能观察到的,还是人的大脑所能孕育的,都是进行艺术创作的潜在原材料。但是媒介上的局限性却是实实在在的。舞者所能表现的,受限于身体所能完成动作的极限。他会受到万有引力定律、骨骼和肌肉组织特质的。每种媒介都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和潜力。作为匠人,艺术家不得不接受这些局限性,并在接受的同时将其加以利用。对于一名雕塑家来说,他所用到的每一种材料——大理石、岩石、黏土、蜡或金属——都有其自身的表现方式。艺术家操纵它们,它们也反过来操纵艺术家。真正的匠人不一定是能最巧妙地迫使媒介听命于自己的人,愿意让媒介对其发号施令同样重要。 某些媒介较其他媒介更灵活,因此对艺术大师们的诱惑力更大。马赛克和彩色玻璃较难处理;油画颜料和水彩较易驾驭。它们各有自身的物理特性,也就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外部特征。因此,如果认定一件艺术作品的优劣取决于艺术家将其内心的想象转化成可视形式的能力,那将会使人误入歧途。反过来也是如此:艺术家的想象力也取决于他所用媒介的特性。壁画家心眼中浮现出的图像必定与油画家大相径庭。我们无法看到艺术家想象的过程,因而无法进行评判。不过,一旦他开始把想象转换成可见的形式,我们就有权评判了,因为我们能注意到艺术家作为梦想家和他作为匠人之间的和谐度,也可以注意到艺术家作为其媒介的仆人和主人之间的和谐度。虽然这种评判出于直觉而非逻辑,不过往往非常可靠。只需看上一眼,我们就可以判断出伦勃朗对油画颜料的处理与他的想象力完美契合;而弗兰斯·哈尔斯的处理就太拘泥于技巧而不够协调。 无论各艺术分支的批评家对于艺术家所传递出的内容做出的赞誉有何不同,大体说来,他们对于传递质量的评估大体一致,在绘画上用“画功精湛”,在交响曲上用“编制出色”,在写作上用“风格新颖”此类显而易见的特性。不过,此类“优秀”也存在自身的缺陷——技法用过头了就会变得华而不实。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艺术家的能力必定大打折扣。 对于绘画、谱曲、写作以及设计邮票之类的艺术创作,并不是出好玩才去做的。虽然写一本书或谱一支曲很有乐趣,不过没有哪位艺术家仅仅满足于享受乐趣之后就把成果丢掉。这本书得有人阅读,这首曲子得有人演奏,这支芭蕾舞或这幅画得有人观赏才行。艺术是一种信息传递。每一件艺术作品背后都有艺术家对观赏者的呼唤,“难道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