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三晋历史文化名人书系(共6册)(精)

三晋历史文化名人书系(共6册)(精)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柴继光//高专诚//李金山//马甫平//马雨晴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78639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93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山西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灿若星辰、彪炳史册。战国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荀子,汉代驰骋疆场的“双雄”卫青、霍去病,三国时期义勇冲霄汉的关羽,宋代的政坛君子、史学大师司马光,清代有“天下廉吏第一”美名的于成龙,清慎勤廉的《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这些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伟大人物,是山西也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笔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能为山西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也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文化自信和前进动力。
目录
《荀子》
第一章 儒学家:传承子夏儒学,锻成三晋风骨
晋人、晋地,早期学术历程
儒者的品类及其作用
儒家的道德修身
儒家本位的礼义之道
第二章 哲学家:交流思想学术,纵论人性之恶
在“稷下学宫”的岁月
哲学理念和理论
人心人情人性,性恶之论
天人之分,人有群分
第三章 政治家:遍观天下政治,融合礼法王霸
游历各国,游仕、游学的生涯
法治之国
国家经济
君臣关系
第四章 教育家:传述儒家经典,终老回归学术
从政楚国,著述兰陵
教育思想和教育成就
结语:人生尤重身后事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荀子年表
附录二 荀卿传
《卫青霍去病》
《关羽》
《司马光》
《陈廷敬》
《于成龙》
摘要
     晋人、晋地,早期学术历程 如同先秦时期几乎所有思想家一样,由于记载阙如且混乱,荀子的生平事迹,能让后人确知的内容也是少之又少。历史上首次为荀子写传记的《史记》,在解决了极其有限的荀子生平的几个问题之后,又给后人留下了更多问题。不过,无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多少不足之处,它仍然是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起尽量可信的有关这位杰出思想家的生平记载。 姓名尊号、生卒之年和出生之地 对于任何一位思想家来说,其姓名、寿数和籍贯等外在标记,有其可有可无的一面,也有其必不可少的一面。我们在探寻荀子相关外在标记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荀子的姓名,与他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关系密切;荀子的生卒年和出生地,与他的思想形成和影响,也有极大关系。 (1)名字和尊号 根据史料记载和历代研究,荀子的姓名、字氏和尊号等,歧见较多。比如,荀子姓荀,或日姓孙;名况,或曰名卿;尊称为荀子,或曰荀卿子,或日孙卿子、孙子,等等。 《汉书·艺文志》称荀子“名况”,因为说得很确定,后人多予承认。《史记》一直称“荀卿”而不称“荀况”,让后人颇费思索。观司马迁之意,将“荀卿”与“孟子”并称,似以“卿”字为尊称,并不以为是名;而后人又有“孙卿子”“荀卿子”的说法,显然又是以“卿”为名。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因为《史记》的影响力所在,自司马迁称荀卿以来,荀姓之说渐占上风,并最终取得正统地位。 在先秦时代,“卿”是朝廷高级官员的称呼,是大夫之中的高层人物,故有“卿大夫”之称。在战国时代,齐国设有客卿,有待遇,没有实权,是一种政治地位和荣誉。司马迁认为荀子在齐国稷下学宫做祭酒,享有客卿之待遇。这种说法为司马迁《史记》所,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绝不提及荀子时代早已通行的以“子”为尊的习惯,不使用“荀子”之尊称,而只使用“荀卿”之尊称。 从历史上来看,尽管人们更愿意接受“荀子”的尊称,但是,通过上述分析,也能真切感受到不同姓名和尊号所透露出的文化历史内涵。比如,“荀”与“孙”的不同,很可能会说明荀子的不同家世,而在那个时代,家世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况”与“卿”的不同,反映出后世学者对于某种历史文化现象的不同解读。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虽然不必纠缠不休,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给出一个人人都能接受的标准答案,但必要的探究还是有价值的。 (2)生年和寿数 荀子的生卒之年,历史典籍不仅没有明确记载,而且相关线索只足以让人在迷宫里打转。在我们相对比较可信的《荀子》一书中,并没有关于荀子生卒之年的记载或正面提示,只有与荀子有过直接交往的人能给出一些这方面的间接思考线索。我们也不得不参考《史记》提供的材料。总之,人们只能利用《荀子》和《史记》提供的一些时间节点,大致确定荀子的在世之年。 根据《史记》记载,荀子五十岁时离开家乡,在公元前237年楚国春申君(黄歇)死后的某年去世。结合《荀子》所记,荀子很可能生活于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35年之间。世传荀子长寿,应该能够达到百年左右。 《韩非子》记载荀子曾经到过燕国,那应该是荀子二十岁之后的一段短暂经历。由《荀子》所记可知,在公元前290至公元前250年之间,荀子与秦昭王、范睢、赵孝成王等人有过面对面交流,那么,荀子离开家乡赵国,开始游仕和游学天下之后,其活动时间大致在这四十年之间。其余十多年间,荀子在楚国兰陵度过晚年。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