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2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2

  • 字数: 2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美〕亨利·詹姆斯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4870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目前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亚在诗歌目前的地位一般独一无二。 ◎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04年戴维•洛奇《作者,作者》、科尔姆•托宾《大师》、阿兰•霍林赫斯特《美丽曲线》集体致敬的对象,因为这三部小说的问世,2004年被称为“亨利•詹姆斯年”。 ◎李和庆、吴建国教授主编,李维屏教授作序推荐,依据“美国文库”权威版本翻译,部分篇目系国内首次译介。 亨利•詹姆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世界*重要的文学大师,西方小说传统的终结者,约瑟夫•康拉德、T.S.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约瑟夫•海勒、格雷厄姆•格林、罗伯-格里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戴维•洛奇、科尔姆•托宾等众多作家一致推崇的作家中的作家。 本书是两卷本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集的第二卷,收录亨利·詹姆斯发表于1891年至1910年间的九篇短篇小说,其中八篇后被他收入自己亲自编订的二十四卷本小说作品集(即“纽约版”)中。作为其创作生涯中、晚期颇具影响力的短篇名作,这九篇小说集中体现了亨利·詹姆斯在短篇写作技法上的持续实验和创新,而《中年岁月》《地毯上的图案》《丛林猛兽》诸篇更直抵詹姆斯文学宇宙的隐秘核心,是文学评论者在解读亨利·詹姆斯其人其作时必会提及的经典篇目。中译本系从“美国文库”版亨利•詹姆斯全集译出,部分篇目系首次在国内翻译出版。
内容简介
《学生》|《活生生的尤物》|《中年岁月》 《地毯上的图案》|《人间乐土》|《知识树》 《丛林猛兽》|《茱莉娅•布莱德》|《访友记》 本书是两卷本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集的第二卷,收录亨利•詹姆斯发表于1891年至1910年间的九篇短篇小说,其中八篇后被詹姆斯收入自己晚年亲自编订的二十四卷本小说作品集(即“纽约版”)中。作为其创作生涯中、晚期颇具影响力的短篇名作,这九篇小说集中体现了亨利•詹姆斯在短篇写作技法上的持续实验和创新,而《中年岁月》《地毯上的图案》《丛林猛兽》诸篇更直抵詹姆斯文学宇宙的隐秘核心。中译本系从“美国文库”版亨利•詹姆斯全集译出,部分篇目系首次在国内翻译出版。 丛书介绍:亨利•詹姆斯,欧美现代文学*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T.S.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格雷厄姆•格林等伟大作家一致推崇的作家中的作家。“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的亨利•詹姆斯作品译介计划,致力于编选、翻译詹姆斯写作生涯不同时期*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以集中展现其小说创作的魅力。其中多部(篇)作品系国内首次译介。
作者简介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19世纪继霍桑、梅尔维尔之后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美国现代小说和小说理论的奠基人,欧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创作转型时期重要的小说家和批评家,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曾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的主要作品有《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专使》《金钵记》等长篇小说、《黛西•米勒》《螺丝在拧紧》等中篇小说以及数量众多的短篇小说,此外他还写有相当数量的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的作品聚焦美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文化冲突,对20世纪崛起的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1914年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不满美国政府的中立态度,亨利•詹姆斯于次年愤然加入英国国籍。1916年初,英王乔治五世亲自授予其功绩勋章。同年2月28日,他在伦敦切尔西区病逝,享年73岁。遵照其遗嘱,他的骨灰被安葬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公墓,墓碑上铭刻着“亨利•詹姆斯:小说家、英美两国公民、大西洋两岸整整一代人的诠释者”。
目录
目录
摘要
     学生 一 这囊中羞涩的年轻人踌躇再三,欲言又止:他在苦苦思量着究竟该如何开口说酬金的事,何况是要与眼前这位看上去一身贵气、尽说些场面话的太太说这种事呢。不过,既然决意要接下这份工作,他也不想就这么离开。他故作轻松地看着这位太太,试图再说点儿什么。她体态丰腴,慈眉善目,坐在那儿拉扯着一双沾满污渍的仿鹿皮手套。她戴着珠宝的那双手肥嘟嘟的,拿着那副手套时而压一压,时而捋一捋,嘴里一直在絮絮叨叨,每桩事情都要反复交代,就是偏偏不提他最想听到的那句话。他太想知道自己到底能拿到多少酬金了,就在他鼓起勇气要问出口的时候,那个被莫琳太太支去房间外头拿扇子的小男孩走进屋来。他手里并没有拿扇子,只是搪塞说没找到,语气里满是不屑和嘲讽。说完这话,他便直勾勾地盯着眼前这位有幸即将成为他的家庭教师的年轻人。单凭这一点,这年轻人就知道,他的任务并不轻松,首先,他得教教这个小家伙该怎么跟自己的母亲说话,尤其不能像这样敷衍他母亲的问话。 莫琳太太准备找个借口打发儿子走开,彭伯顿便想趁机谈谈酬金的事。岂料,莫琳太太只是一个劲儿地跟彭伯顿谈她自己的儿子,因此,他们只好绕着弯儿说着一些这个十一岁的孩子还听不太懂的话。自然,他们说的都是这孩子有多优秀,只是莫琳太太偶然会压低嗓音,习惯性地拍拍自己的左胸口,哀叹道:“都是这儿害了他啊,都怪他这儿的病!”彭伯顿明白,她说的应该是这孩子心脏不太好。他早知道这孩子身体不好,否则,他也不会被介绍到这里来工作。介绍人是他在牛津的一位老相识。之后,他们曾在尼斯见过面。这位女士知道他急需一份工作,而他也知道,这户仁爱可亲的美国人家正在寻找一位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家庭教师。 彭伯顿刚到没多久,那孩子就跑进屋来,似乎想来亲自审视一下他。因此,彭伯顿感到这个学生并不像介绍人所说的那么好把控。彭伯顿暗暗觉得,这孩子虽然身体不那么健壮,但也不是接近弱不禁风,而且看上去还很机灵(当然,只要他不是个愚笨的孩子就好)。只是他嘴巴、耳朵都很大,彭伯顿觉得他并不是一个相貌英俊的孩子,甚至觉得与他相处可能也不会很愉快。彭伯顿为人谦逊,甚至还有些怯懦,一想到眼前这个年纪不大的学生也许会比自己更聪明,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不禁让他紧张起来。但他转念一想,当私人家庭教师不可能毫无风险和挑战,尤其像自己这样空有文凭却一文不名的人。他劝自己不要再瞻前顾后,至少,他已经跟莫琳太太达成了共识,本周内他就会开始工作。姑且不论那孩子怎样,这份工作总算敲定了。就在莫琳太太站起身来准备送他离开时,彭伯顿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问起酬金的事。然而,莫琳太太脸上的那抹笑容似乎告诉彭伯顿,实在没有必要跟他们这种身份高贵的人家谈这种低俗的问题。正因如此,莫琳太太才更加亲切地回答道:“请您放心,酬金我们一定会一分不少,全数按时付给您的。” 彭伯顿拿起帽子,心里却在寻思,莫琳太太所说的“全数”到底是多少呢,毕竟不同的人对这个说法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莫琳太太的话听上去接近是代表全家做出的郑重承诺,不料,一旁的小男孩却嘲讽般地用外国话哼了一声:“噢,真是这样吗?” 彭伯顿一脸疑惑地看着他转过身去,双手插在口袋里,慢慢走向窗边。他的背影看上去老气横秋,丝毫不像一个孩子。彭伯顿很想教他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去嬉戏玩耍,可莫琳太太断然否定了彭伯顿的这个想法,而这也正是他在学校待不下去的原因。说这话时,莫琳太太一脸平静,只听她继续说道:“我先生会爽陕地满足您的条件的。我之前说过,他被派去伦敦一星期,等他回来,就可以跟您商定酬金的事了。” 听她这么一说,彭伯顿也只能回答道:“您对我真是太坦诚、太友好了。”莫琳太太满意地笑了笑,彭伯顿也只好赔着笑,说:“相信我们不会对此有什么分歧的!” “你想要多少,他们就会给你多少的,”小男孩突然从窗边转过身来插嘴说道,“我们阔气得很,从不在乎花多少钱。”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