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西方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11-01
  • 商品条码: 97871020433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写在《现代西方美学》前面
第一章表现主义美学
第一节表现主义美学的兴起和流变
第二节表现主义美学的主要理论
一、美学的位置
二、直觉即表现
三、审美与艺术问题
四、历史与超验实体
第三节艺术活动中的表现主义
一、艺术的社会性
二、艺术风格
三、艺术设计
第四节简要的评价
第二章移情学派
第一节移情学派产生的科学背景
第二节移情学派产生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移情理论的艺术基础
第四节移情学派的主要代表及其理论内容
一、立普斯
二、谷鲁斯
三、浮龙·李
四、伏尔盖特
五、柏格森
六、巴希
第五节简要的评价
第三章俄国形式主义美学
第一节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一、孕育时期
二、兴盛时期
三、衰落时期
第二节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一、自主观与工具观
二、审美感受
三、审美形式
……
摘要
    靠前,他认为,一般情感与审美情感的区别在于:除了强调视听作为审美欣赏的不错感官以及摒除功利在审美情感中的影响之外,审美情感是一种同情的社会情感。这样,他就使移情理论突破了局限在纯粹心理的考察范围,将审美心理与社会意义联系在一起。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立普斯等人接近忽视了社会生活对审美的影响。我们在立普斯的悲剧理论中可以看出,他总是将悲剧性质同人的价值、人的社会灾难事件相联系,并由此说明人的悲剧的同情心理产生的根源。然而,立普斯在分析移情现象时,甚至在讨论悲剧性质时,其着重点还是在于对人的心理特征和物我交融的统一状态的探究和把握,并没有像巴希那样将同情感或审美情感明确地界说为一种社会性情感。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