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技法学理论与实践

科技法学理论与实践

  • 字数: 5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08-01
  • 商品条码: 97872080865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回顾与总结了上海市科技法制建设和科技法学发展二十年的历程,阐述了上海及我国科技法制发展、研究的起源与现状,对科技法学的理论及多年的实践作了深入探讨。全书共分为三篇,靠前篇历程篇,分四个阶段展示了上海科技法学发展的轨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第二篇理论篇,以科技法学理论、科技荩本法制、自主创新法制、高新技术法制、生命科学法制及知识产权法制几个主题,收录了科技法专家学者历年撰写、发表的论文。第三篇实践篇,收录了五个科技立法研究报告,展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历程篇
  1987-1992:上海科技法研究组织机构、队伍、学术理论的初步形成
  1993-1997:从学术探讨大步走向为国家和地方科技立法实践服务,成果丰硕
  1998-2002:科技法学研究积极开展基本埋论和信息化法制的探索
  2003-2008:组织更新,科技法学研究在更广泛领域内深入开展
第二篇 理论篇
  科技法学理论
  科技基本法制
  自主创新法制
  高新技术法制
  生命科学法制
  知识产权法制
第三篇 实践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立法研究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立法研究报告
  《上海市科技进步条例》立法研究报告
  《上海市技术市场条例》立法研究报告
  上海市“科教兴市“科技立法规划研究(总报告)
摘要
    靠前篇 历程篇
    1987-1992:上海科技法研究组织机构、队伍、学术理论的初步形成
    李玉仁
    1987年前,虽然已有个别的上海学者(主要是时为上海科社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的李铸国和倪正茂,现在两人均为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参加了国家科委组织的与科技法学有关的软科学研究,但上海市有组织的科技法学研究则源起于1987年8月前后发生的三件事。一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在职技术人员韩琨业余从事“星期天工程师”的兼职,使当时一家社办企业扭亏为盈13万元,节省外汇6万元。社办企业给他3 400余元报酬,引起轩然大波,时称“韩琨事件”。对此,《光明日报》作了报道,就该行为是否应当允许乃至该不该予以惩罚展开大争论,争论双方都认为应当研究立法予以规范。二是《文汇报》记者金丹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指出现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很好重视科技进步,纷纷制定科技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和促进,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我国至今没有一个科技法研究机构,没有一所高等院校开设科技法课程,更谈不上设置科技法教研室,这与当前我国要加速“四个现代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形势很不适应。这篇短评,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三是在靠前上专享的我国《技术合同法》于1987年6月颁布。这部法律依据“技术”商品的特性,在规定订立技术合同所应遵循的原则时,没有采用我国《民法通则》和当时的《经济合同法》所规定的“等价有偿”原则,而是规定“互利有偿”原则。这对当时我国民商法学理论的传统观念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深思。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