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卫.科波菲尔(上下册)

大卫.科波菲尔(上下册)

  • 字数: 880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英查尔斯·狄更斯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1154911
  • 版次: 3
  • 开本: 32开
  • 页数: 108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BBC“百部推荐阅读经典”之一,《纽约时报》全球票选“世界十大名著”第5位。◆感动全球亿万读者的经典著作,《语文》推荐阅读书目。◆位列全球十大小说排行榜,豆瓣评分名列前茅。◆百年经典巨著,被毛姆、伍尔夫、马克思等作家誉为名著中的经典。◆狄更斯永不落幕的戏剧传奇:逆境涤荡三观,顺境培养人性。◆全译本、无删减、珍藏版,保证经典名著的可读性;经典性、引导性、趣味性,让名著更贴近人生成长,回归阅读的本意。
内容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遗腹子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表现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谋德斯通骗娶大卫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艾米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费尔德一家的痛苦,汉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希浦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zui后落得终身监禁的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垢病的同时向往世界能够变成一个具有道德秩序、饱含人性的天国,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作者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19世纪英国高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主要作品有《双城记》《雾都孤儿》《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等。其作品历经百年,经久不衰,已成为世界经典文库的璀璨明珠。
目录
上第1章  呱呱坠地………………… 1第2章  回望童年………………… 15第3章  生活变幻………………… 32第4章  蒙受屈辱………………… 50第5章  遣送离家………………… 73第6章  结交新友………………… 94第7章  第一学期……………… 103第8章  我的假期……………… 124第9章  难忘生日……………… 142第10章  遭人遗弃……………… 157第11章  孤独谋生……………… 180第12章  决心出走……………… 199第13章  沿途遭遇……………… 210第14章  为我做主……………… 233第15章  重新开始……………… 251第16章  重返学校……………… 262第17章  他乡故知……………… 287第18章  一次回顾……………… 307第19章  开开眼界……………… 316第20章  斯蒂夫家……………… 335第21章  小艾米丽……………… 346第22章  旧景新人……………… 369第23章  选定职业……………… 398第24章  初涉放荡……………… 416第25章  天使与恶魔…………… 427第26章  坠入情网……………… 452第27章  特拉德尔……………… 471第28章  米考博先生的挑战…… 483第29章  再访斯蒂夫家………… 507第30章  蒙受损失……………… 516第31章  更大损失……………… 526下第32章  漫长旅程……………… 539第33章  幸福时光……………… 562第34章  吓我一跳……………… 583第35章  备受打击……………… 594第36章  满怀热情……………… 620第37章  一点冷水……………… 641第38章  各奔东西……………… 651第39章  一对合伙人…………… 672第40章  浮踪浪迹……………… 697第41章  两位姑妈……………… 708第42章  作恶多端……………… 728第43章  再度回顾……………… 752第44章  料理家务……………… 762第45章  预言应验……………… 782第46章  得到消息……………… 801第47章  找到玛莎……………… 818第48章  家务困境……………… 831第49章  坠入迷雾……………… 845第50章  梦想成真……………… 860第51章  更长旅程……………… 872第52章  火山爆发……………… 894第53章  再次回顾……………… 923第54章  米考博先生的事务…… 930第55章  暴风骤雨……………… 949第56章  旧痛新伤……………… 963第57章  移居海外……………… 971第58章  浪迹天涯……………… 983第59章  回归故里……………… 990第60章  见艾妮丝……………… 1010第61章  两个忏悔人…………… 1021第62章  指路明灯……………… 1035第63章  一位来客……………… 1046第64章  最后回顾……………… 1056
摘要
    第1章  呱呱坠地我这本书的主人公,到底是由我本人担当呢,还是让其他人得到这个位置,在随后的篇章中自会见分晓。我的这一生,将从呱呱坠地开始说起。我出生在一个星期五的半夜十二点整。据说,伴随着凌晨钟声的敲响,一个婴儿的啼哭划破了夜空。对此,我深信不疑。有关我的生辰,我的保姆和一些颇有见识的邻居,早在我出生前的几个月,就开始议论纷纷。他们说,我呢,首先,这一辈子准多灾多难,命运不好;其次呢,我拥有看鬼魂的特异功能。她们坚信:凡是星期五半夜出生的婴儿,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生来都是不幸的,同时也都拥有看鬼魂的本领。关于第一点,我想不用多说,我的亲身经历足以证明那预言是真是假。关于第二点,我不得不说,迄今为止还没体验到,或许当我还是个小毛孩的时候,就把这份特异功能挥霍殆尽了。不过,即使没有这份特异功能,我也不想抱怨。如果别人拥有这份特异功能,那我真诚地祝福他们好好享用吧。我出生时带了一层胎膜。这胎膜在报纸上还登了一则广告,准备以十五几尼 的低价出售。不知是当时航海人囊中羞涩,还是人们不大相信这胎膜真有这种奇效,他们宁愿买软木质救生衣,也不愿掏这笔钱。最后,只有一个人有意购买。这个人是个律师,和证券经纪人经常打交道,他只肯出两镑现金,其余的用雪莉酒作抵偿。尽管再三向他保证这胎膜能保佑他不会溺水身亡,他也不愿意多加一个子儿。最后,只好撤回广告,白白浪费了一笔费用。说到雪莉酒,我那可怜的亲爱的母亲自己也拿到市场上去卖过呢。然而十年后,这个胎膜再次出售,由我们当地的五十个人参加,他们以抽彩的方式来决定谁是买家。每个人先出半克朗 ,中彩的人最后需出五先令买走胎膜。当时我也在现场,看到自己身体的一个部分竟以这种方式出售,心中可谓五味杂陈、窘迫不安。我还记得中彩的是一位老太婆,她挎着一只篮子,极不情愿地从篮子里一枚一枚地掏出硬币,那些硬币全是半便士,掏了半天最后还差两便士半,尽管人们一枚一枚地数给她看,又费尽口舌给她解释说钱还没凑够,可是依然无济于事。后来倒是应验了,那个老太婆真的没有被淹死,而是活到九十二岁高龄,寿终正寝,心满意足。这在我们这一带传为佳话,妇孺皆知。据说这个老太婆平常爱吹嘘,说她一辈子只走过一座桥,除此之外,还不曾在水边走过。她喜欢喝茶,在喝茶时,总是对航海水手和其他干这一行的人表露出愤恨,指责这种“瞎跑”的行为简直就是亵渎上帝。即使你告诉她,她的一些日常用品,比如说茶,正是这些人“瞎跑”得来的,那也是白搭,她依然会义正词严地说:“反正我们绝不能‘瞎跑’。”好了,我现在也不瞎说啦,言归正传,说说我的出生吧。我出生在萨福克郡的布兰德斯屯,苏格兰人常说的“在那儿”。我是一个遗腹子。父亲闭上眼六个月后我睁开了眼。即使是现在,每当想起我的父亲竟然从未见过我的模样,仍然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自从我记事儿以来,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所留下的,就是那块灰白色的墓石,一直挥之不去。我们的小客厅里,炉火融融,烛光摇曳,而我的父亲,却躺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我们门窗紧闭,把他拒之门外,想起这一情景,我觉得实在是太残忍了,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我父亲的姨妈,也就是我的姨奶奶,在我们家可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后面我会详细介绍她。她叫特洛伍德小姐,或称贝斯小姐,迫于她的威严,我那可怜的母亲常常总用后面这个称呼,不过,这种情形也不多见。我的这位姨奶奶曾经嫁给一个比她还小的丈夫,他年轻英俊,可俗话说得好:“行为美才是真正美。”他在这方面可做得不够美,因为他涉嫌家庭暴力,甚至有一次,他们为日常生活问题发生争吵,他一气之下差点把贝斯小姐从三楼窗口扔出去。他的种种劣迹,使贝斯小姐忍无可忍,最终她给了他一笔钱,两人从此分道扬镳。他带着这笔钱去了印度。在我们家流传着一个荒诞的说法:人们曾在印度看见他骑在一头大象上,旁边还坐着一个大狒狒。可我总觉得,旁边坐着的,不是大狒狒,而是贵妃或贵妃的女儿。无论如何,十年后,从印度传来他的死讯,我姨奶奶听到这消息做何感想,无人可知。和他分手后,姨奶奶就恢复了原来的姓,在遥远的海边小村,购置了一座小房子,带着一个女仆在那儿独自生活。大家认为,她一定是想逃离滚滚红尘,避开世俗烦恼。我相信,她有一段时间一定很疼爱我的父亲,可父亲的婚事让她伤透了心,因为在她的眼里,我的母亲只不过就是一个蜡娃娃,尽管她压根儿就没见过我母亲,却早已获悉我母亲还不到二十岁。贝斯小姐和我父亲为此事闹得不欢而散,从此再没见过面。父亲和母亲结婚时,父亲比母亲年长一倍,身子骨也不大好,一年以后便撒手人寰,正好前面所说,他去世后六个月,我来到人间。原谅我必须说明,在那个星期五的下午,发生了一件很特别的事儿,不过,在我的记忆里,那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却未曾留下任何印象。那时,我母亲正坐在壁炉旁,她身子虚弱,精神不振,眼泪汪汪,盯着炉火发呆。她想着自己,想着腹中的胎儿一出生就没有了父亲,忍不住悲从中来。在楼上的抽屉里,尽管早已放好了许多吉祥如意的别针,迎接新生婴儿的到来,可是这个世界对他的到来并无兴趣。正如我刚才所说,那是一个阳春三月的下午,天气晴朗,春风拂面,母亲坐在壁炉旁,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生活堪忧,何以为继?她抬起头,抹了抹眼泪。突然,她透过窗户,看见一个陌生的女人向花园走来。我母亲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陌生女人,凭直觉,我母亲认定她一定就是贝斯小姐。在落日余晖的掩映下,那女人趾高气扬地穿过篱笆走了进来,脸上的表情泰然自若。她走到屋子前面的举动是那么独特,再次证明她的身份。我的父亲常说,她的行为举止,根本就不像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并没有去拉门铃,而是径直走到我母亲面前的那扇窗户跟前,鼻尖紧紧贴在玻璃上,朝屋子里东张西望。我的可怜母亲后来说,她的鼻子贴得实在是太紧了,鼻尖半天都不见血色。她的突然造访,使得我母亲惊慌失措,所以我一心认为,我能在星期五那天出生,贝斯小姐功不可没。我母亲局促不安,站起身来,挪到椅子后面的墙角。贝斯小姐站在那儿,气定神闲,不紧不慢地扫视着屋子里的一切,那神情,恍若荷兰钟摆上的撒拉逊人。终于,她的目光落在我母亲身上,她皱了皱眉头,朝我母亲打了个手势,就像指使奴仆那样,示意我母亲去开门。我母亲只好走过去开门。“我想,你就是大卫?科波菲尔太太吧?”贝斯小姐加重了语气,她大概从我母亲身上穿的孝服和眼下这窘迫样儿猜测到的。“是的。”我母亲的声音在颤抖。“特洛伍德小姐,”她说道,“你应当久闻她的大名了,我敢保证。”我母亲表示她非常有幸,的确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她的心里并不愉快,脸上的表情也就有些挂不住。“现在,她本人就在你眼前。”贝斯小姐说。听闻此言,我母亲便低着头请她进屋来。她们走进我母亲刚才待过的那间小客厅。走廊对面那间优选的房间还没有生火,其实,自从我父亲离开人世后,那间屋子就再没生过火。她们刚一坐下,我的母亲就忍不住失声大哭起来。“好了,好了,好了!”贝斯小姐忙说,“不要那样!不要那样!行了,行了!”可是我母亲没法控制自己,一直等到哭够了才停下来。“孩子,把你的帽子摘掉,”贝斯小姐说,“让我瞧瞧。”这个要求实在有点过分,可是我的母亲太过怯懦,虽然有千万个不情愿,也不敢违抗。她只好摘下帽子,由于太过紧张,她的手哆嗦不停,一头浓密秀美的头发,披散开来。“天啊!”贝斯小姐惊叹道,“你还是个毛头娃娃!”毫无疑问,我母亲看上去非常年轻,甚至比她的实际年龄还小。她低下头,就像做错了什么。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她哽咽着说,自己虽说长得像个娃娃,可已经是个寡妇,如果还能活下去,可能还会成一个孩子气的母亲。大家沉默了一会儿,母亲隐隐觉得贝斯小姐还在抚摸她的头发,她的动作有点儿温柔。她怯生生地看着贝斯小姐,只见贝斯小姐卷起长裙的下摆,面对着炉火坐在那儿,双眉紧锁,双脚踏在壁炉沿上,双手叠放在膝盖上。“看在上帝分上,我弄不懂,”贝斯小姐突然问,“为什么要叫‘鸦巢’?”“您是指这座房屋吗,姨妈?”我母亲问。“为什么要管它叫‘鸦巢’呢?”贝斯小姐大为不解,“索性叫它厨房还实用点,如果你们有一丁点生活常识的话。”“这名字是科波菲尔先生取的,”我母亲说,“他当时买这房子时,以为周围聚居着一群乌鸦,所以打心眼儿喜欢上了这儿。”黄昏时分,突然狂风大作,花园那边几棵高大的老榆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我母亲和贝斯小姐不由自主地朝那边望去,只见老榆树被吹弯了腰,勾肩搭背紧紧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眨眼间,它们向着四面八方疯狂地挥舞着胳膊。或许他们意识到刚才的密语极不道德,开始隐隐自责。挂在枝上的鸦巢,经过风吹雨淋,早已千疮百孔,就像在狂风暴雨的海上遇险的小船,在空中摇摇欲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