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第三帝国史
字数: 67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郑寅达,陈旸
出版日期: 2020-06-01
商品条码: 978721423871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70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长郑寅达和中国德国史研究新锐陈旸积三十年之功而成的一部力作,代表了中国学界在第三帝国研究领域的水准。作者突破了“兴亡史”的旧框架,并没有止步于论述第三帝国兴起、扩张、覆灭的过程,而是关注其改造和运行的内在逻辑,深入剖解第三帝国政治、经济、文教、种族、社会、军事等各方面体制特点及成因。全书既呈现了历史大势下普通人的生存境况,也从体制层面探寻了第三帝国历史走向的必然性,为反思第三帝国贡献了东方智慧。
作者简介
郑寅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兼华东片区负责人。主要研究德国法西斯问题。参加国家重点社科项目“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法西斯主义研究”、“法西斯体制研究”等工作。长期开设《纳粹德国史》课程。著有《德国史》、《德国史纲》(合著)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希特勒上台执政——暴力夺权还是挤占国会?
第一节 纳粹党诞生
第二节 “向柏林进军”
第三节 纳粹党内两派争斗
第四节 两刃利剑冲锋队
第五节 在政坛阴谋中挤进政府
第二章 德国的纳粹化
第一节 纳粹党的改造蓝图
第二节 1933年3月国会选举
第三节 国会纵火案
第四节 强行通过“授权法”
第五节 确立一党制
第六节 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第七节 清洗冲锋队
第三章 极权主义政治体制
第一节 领袖原则与领袖国家
第二节 党国一体
第三节 司法纳粹化
第四节 党卫队与党卫队保安处
第五节 盖世太保与德国中央保安局
第六节 集中营制度
第四章 统制经济
第一节 纳粹党的经济主张
第二节 摆脱经济危机
第三节 四年计划
第四节 保护中小企业与经济集中化
第五节 国家干预机制
第六节 企业领袖—追随者模式的“企业共同体”
第七节 农业政策
第五章 纳粹文教体制
第一节 纳粹宣传思想与手段
第二节 文化控制与宣传机构
第三节 文化荒漠
第四节 纳粹教育思想
第五节 学校教育
第六节 校外教育与特种学校
第六章 纳粹种族与人口政策
第一节 “纽伦堡法”
第二节 “水晶之夜”
第三节 迫害吉普赛人
第四节 鼓励生育
第五节 绝育与淘汰
第六节 妇女政策
第七章 社会统制与社会协调
第一节 纳粹社会政策思想
第二节 社会组织网络
第三节 德意志劳动阵线
第四节 社会政策
第五节 宗教政策
第八章 抵抗活动
第一节 共产党的抵抗活动
第二节 社会民主党的抵抗活动
第三节 其他社会集团的抵抗活动
第四节 地下文化
第九章 富国强兵还是图谋战争
第一节 摆脱国际组织的束缚
第二节 中立波兰,染指奥地利
第三节 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
第四节 进军莱茵非军事区
第五节 扩军计划与军队指挥系统改组
第六节 总体战与闪击战思想的确立
第七节 为毁约扩军服务的纳粹外交
第十章 不流血的扩张
第一节 《霍斯巴赫备忘录》
第二节 德奥合并
第三节 《慕尼黑协定》
第十一章 征战得手
第一节 外交战
第二节 闪击波兰
第三节 闪击西欧
第四节 入侵苏联
第十二章 纳粹体制的调整与扩展
第一节 国内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纳粹欧洲新秩序
第三节 走向“大屠杀”
第十三章 败退与灭亡
第一节 东线的战略转折
第二节 大西洋之战
第三节 东西受困
第四节 谋刺希特勒事件
第五节 第三帝国覆灭
附录
一、大事年表
二、专有名词对照表
三、人名、地名对照表
四、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希特勒上台执政 暴力夺权还是挤占国会? 第一节 纳粹党诞生 在第三帝国的形成过程中,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执政,就任德意志共和国总理,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然而,德意志共和国实行议会民主制度,任何人要想上台执政,必须通过政党进入议会。因此,纳粹第三帝国的历史必须从纳粹党的诞生写起。 德国纳粹党的前身是德意志工人党。 1918年3月,巴伐利亚邦首府慕尼黑机车厂机工安东·德莱克斯勒(Anton Drexler,1884—1942)以本厂同事为主要成员,成立了一个名叫“争取和平独立工人委员会”(Freien Arbeiterausschuss fur einen gutenFrieden,简称“独立工人委员会”)的团体。德莱克斯勒是个技术工人,早年曾当过咖啡馆乐手和锁匠。他醉心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幻想,但又具有特别民族主义思想和反犹情绪。他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指责其社会主义学说没有在理论上解答民众关心的民族问题。除此之外,他优选的兴趣是要“拯救”熟练工人,认为技术工人不属于无产者,应该把他们从无产者的行列中分离出来,列入中产阶级的范畴。独立工人委员会拥有三四十名成员,其主要诉求,一是要把犹太人和外国人排除出德国社会,二是鼓吹通过建立一个超阶级的社会来拯救工人群众。 1918年10月,德莱克斯勒又同报社体育专栏记者卡尔·哈勒(KarlHarrer,1890—1926)一起,组建了“政治工人集团”(PolitischerArbeiterzirkel),由哈勒担任主席。这是个半秘密性的清谈组织,人数受到严格控制。虽然成员们频繁聚会讨论时局,但在这些聚会中,大多是由哈勒作长篇发言,之后其他人围绕该主题议论一番。这种聚会形式颇有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会的风范,然而作为一个政治组织,严重制约了其对外影响力,社会上知者微乎其微。 不久,德莱克斯勒感到政治工人集团这种活动方式最终会一事无成,遂要求以该集团的政治观点为基础,正式组建政党,以便吸引更多的成员为实现其政治理想而斗争。崇尚半密谋性活动方式的哈勒反对这一主张,但是多数成员支持德莱克斯勒的意见。1919年1月5日,独立工人委员会和政治工人集团合并,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党”(Deutsche Arbeiterpartei),以 “卐”作为标识,由哈勒和德莱克斯勒分别担任第一、第二主席。随后,又组成了由两名主席、两名书记和两名司库组成的领导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 卐,德文称“带钩十字”(Hakenkreuz)。该符号出自梵文,原义“致福”和“包罗万象”,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生活在今伊朗境内的居民生产的陶器上,以后又作为吉祥符号或太阳的象征(日轮)出现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中。在早期日耳曼人的图腾性标志中,也有类似的符号。1910年左右,不少德意志人采用卐标记来象征“高贵的雅利安人种”。以后希特勒也作过类似的解释,称“黑色的卐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使命”和“永恒的反犹斗争”。 德意志工人党没有正式的纲领,但是德莱克斯勒在几次讲话中宣布过它的目标和方针,其主要内容是: 德意志工人党是一个由一切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民族同志组成的社会主义组织,它只能由德意志领袖领导,他们置一切私利目标于不顾,把民族的需求作为优选纲领使命。 德意志工人党希望德意志工人成为贵族。熟练工人及本地工人有权成为中等阶层成员。……只要大资本不对工人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削,使工人能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它必须作为面包与工作的施与者受到保护。 德意志工人党认为,德意志经济生活的社会化意味着德意志国民经济的崩溃……所以不应称作社会化,而应称作由德意志工人参加分红。 德意志工人党全力反对高利贷者和乘机抬高物价者。 熟练工人不应感到自己是无产者,而应是与中等阶层具有相同地位的国家公民……提高手工业者的地位,应该以大资本为代价,扩大和巩固中等阶层。 此外,还鼓吹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学说,反对犹太人,要求结束阶级斗争等等。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倾向、追求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的熟练工人政治组织,它旨在建立一个维护小资产阶级和熟练工人利益的、德意志化的无阶级社会。 当时,在德国产生这样的组织,并不令人奇怪。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猛烈地冲击着德意志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中产阶级地位不稳。人口的国际流动加速,工资要求较低的流动人群,压低了经济发达地区的较高工资水平。处于末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把原有的社会矛盾推向特别。不少人感到西方制度的末日已经来临,民众需要行动起来,寻找新的社会制度。在德意志人占主导地位的奥匈帝国,此时纳粹运动发展得更快。1918年春天,该地原有的“德意志工人党”重新恢复活动,并把党名改成“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Deutsche Nationalsozialistische Arbeiterpartei),也以卐作为党徽。同年8月,该党在维也纳举行会议,通过新的党纲……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