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张恒春

张恒春

  • 字数: 29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作者: 小河东流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43888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张恒春》共三十八个章回,二十五万字。 作品通过安徽芜湖一家百年老字号的兴衰荣辱、沉浮涅槃、顽强拼搏,历经二百余年风风雨雨而屹立不倒的坎坷传奇,从一个侧面,生动揭示了清代、民国不同历史时期真实的世态风貌、商界博弈及人生况味。给人以创业之艰辛、守业之困厄、毁业之瞬间的深层次思考与感慨咏叹。 作者以生花妙笔,奇特构思,虚实相生,精雕细镂,匠心独运地塑造了以张氏家族先祖张宏泰、张明禄以及后人张文金、张文玉、张文彬三兄弟乃至晚辈张敬之、张伯炎、张裕卿、张健卿,等等一个个活色生香、可亲可信的艺术形象以及政坛商界、闾巷街坊、达官贵人、豪绅巨贾、奇叟名士、三教九流人等形神各异,个性迥然的复杂脸谱。同时,也在字里行间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把先祖前辈的开拓精神、经商理念、民族大义、优良传统提炼成血泪结晶,演绎成经典,升华为魂魄,润泽春华秋实,滋养悠远后世。
作者简介
小河东流(笔名),真实姓名:何东,1958年9月生人,安徽芜湖籍。 中学毕业上山下乡务农数载,当过工人,后考入报社,长期从事采编工作,资深编辑、记者,现已退休。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耕耘文学四十余年,已在重量、省市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多次荣获安徽新闻奖(副刊类)一、二、三等奖及全国性,省、市级征文奖,有作品人选中学生参考教材和优秀征文专集。 先后有散文集《心灵栖息的家园》《徽州的背影》,小说集《碧水浊澜》《古城绝唱》,中篇小说集《故园沧桑》,诗词选集《云影风痕》等著作出版发行。 长篇小说《张恒春》系作者磨砺十年之久,精心打造的一部文学力著。
目录
千磨万砺出精品(序)
第一章 家道变故
第二章 游方戾器中
第三章 投师学徒
第四章 雏鹰亮翅
第五章 苦涩初恋
第六章 时来运转
第七章 天赐良缘
第八章 土匪绑票
第九章 博弈秘笈
第十章 宫廷治痈
第十一章 八方应酬
第十二章 意外贺礼
第十三章 邂逅高人
第十四章 招贤纳士
第十五章 狭路相逢
第十六章 对簿公堂
第十七章 国仇家恨
第十八章 光宗耀祖
第十九章 折冲樽俎
第二十章 巧治怪病
第二十一章 神仙聚会
第二十二章 痛失栋梁
第二十三章 同舟共济
第二十四章 侠骨柔情
第二十五章 野鹤西去
第二十六章 外侮内讧
第二十七章 兵变风波
第二十八章 孽债纠缠
第二十九章 贾道儒行
第三十章 爱国义举
第三十一章 跑反避祸
第三十二章 虎穴除魔
第三十三章 与狼共舞
第三十四章 龙潭潜斗
第三十五章 夹缝求存
第三十六章 蒙冤忍辱
第三十七章 柳暗花明
第三十八章 老店涅槃
尾声
张恒春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七代谱系(附录)
徽商典范 桑梓荣光(后记)
摘要
     第一章 家道变故 挟“康乾盛世”之余威,承皇天后土之眷顾,清代中叶嘉庆年间,朝廷耗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平定了白莲教起义,烽火硝烟暂息,天下总算大体安定下来。 岂料,黎民百姓刚刚喘了口气,一场来势汹汹的大旱裹挟着瘟疫突袭鲁豫皖三省交界地区,霎时哀鸿遍野,千村寥落,田地荒芜,庄稼绝收,大批灾民背井离乡…… 皖北凤阳府古城老街,靠近关帝庙一家狭小破旧的张恒春药号内,人满为患,混乱嘈杂,过道、门口、屋檐下以及周边主街岔巷都挤满了躺着病人的担架、竹床、躺椅等,还不断有病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体瘦发长,神情疲惫,两眼布满血丝,已有好多天没吃过一顿舒坦饭,没睡过一夜安稳觉的郎中张宏泰身穿粗布长袍,口鼻处扎着防疫布巾,在应接不暇的呼唤声中为病人把脉诊断,发放丸药,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郎中,请你快来给我妈看看,她好像不行了……” “张郎中,活菩萨,求求你先给我儿子看看吧,他才十二岁,是家中的独苗啊!” “爹,爹,爹……你要挺住啊,张郎中的药丸子是仙丹神药,只要吃了药就有救了!” “让开让开,让我们进屋去……我们已等了一天一夜了……”屋里屋外的患者及家眷们挤挤攘攘,吵吵闹闹,推推搡搡,差点没把小小的张恒春药号给挤爆了棚,掀翻了顶。 忽然,鸣锣开道声中,一顶绿呢八抬大轿从远处悠悠而来,只见仪仗威严,手执棍棒的衙役皂吏生硬地呵斥着路人,连左邻右舍的看家犬都吓得停止了狂吠……屋外的众人扭头定睛一看,原来是知府老爷曹鸿贵大驾光临。 官轿离药号数十步远就稳稳落了地,那曹知府面扎防疫布巾,只是伸手把轿帘掀开一条缝,探头探脑地朝药号这边张望察看。手下的衙役立马跑到药号门前呼唤:“谁是郎中?府台大人来察看疫情了,快快出来拜见!”正忙得不可开交的张宏泰一愣,只好放下手头的事,离开病人,出门跑到官轿前,先摘下脸上的布巾,然后跪地拜谒:“郎中张宏泰,拜见府台大人!” 曹知府这才掀帘下轿,顺手摘下脸上蒙着的布巾,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慢条斯理地说:“免礼免礼。张郎中,瘟疫来势汹汹,灾情日重啊!闻说你倾其所有,免费救人,其情其义可嘉可勉。本府台颇为感佩,今特亲来察看抚慰……还望你继续竭力救治,有什么困难自有衙门为你做主……” “府台大人,张恒春药号小本买卖,资金微薄,独木难支。我现在用于救人的丹药丸散已枯竭见底,急需银两采购货源,万请大人慈悲为怀,及时接济,否则敝号实难撑持下去呀!……”张宏泰跪地不起,喉咙嘶哑,声泪俱下地再三恳求。 一听说要钱,曹知府随即就委顿下来,两手一摊说:“……唉,现在就是缺钱啊!……再想想法子吧……眼下村村起火,处处冒烟,杯水车薪,实在无可奈何……好好,你忙着,我还要到别处去察看疫情。”他一边敷衍着,一边就要钻进官轿里。 路旁一位乡绅儒者模样的白髯老叟赶紧趋前跪拜道:“府台大人,请容老朽禀报。张恒春药号掌柜张宏泰,虽为外乡人氏,但落地凤阳后,遵规守法,诚实行医,济贫扶弱,多有善举。尤其是此次突遭瘟疫,张宏泰更是广散丹药,分文不取,宵衣旰食,治病救人,可谓华佗再世,扁鹊还魂啊!现在他财物散尽,铺面摇摇欲坠,实难抵抗疫情。恳请府台大人伸手扶他一把,帮他就是帮我们凤阳百姓啊!” 众人闻言,无不感动,纷纷壮着胆子围上前来,黑压压跪倒一片,齐声求告道:“知府大人开恩啊,知府大人开恩啊!……帮帮张恒春,帮帮受灾百姓吧……” 曹鸿贵一时颇为尴尬,摇头晃脑,张口结舌地在轿前转了两圈,终于回过神来,白眼珠一翻,脖子一梗说:“你们怎么冲我来劲了?笑话!如果有钱,难道我不会做人吗?这场瘟疫,来势凶猛,三省七府一百二十多个州县受灾,朝廷哪有那么多的银子、铜板来普降甘霖?我也想帮张恒春,也想帮本土受灾百姓呀,可是钱从何来,物由谁供啊?!” 这个曹知府并非科举出身,肚子里墨水不多,是倚仗着朝廷里有过硬的靠山才混迹官场,鱼肉一方的。但此人正道不行,邪门颇多,满腹花花肠子鬼主意,玩权整人手腕毒辣,处事办案不按常理出牌,却往往能歪打正着,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弄得手下人哭笑不得,都对他很是忌惮。他刚才这番夹棒带刺的官话、痞话加甩锅的话,把众人说得目瞪口杲,一愣一愣的。曹鸿贵趁机钻进轿厢,闭着眼睛喝令道:“起轿起轿,莫耽误我的公事!”衙役挥棒开道,轿夫赶紧起轿,一溜烟而去。 仍然跪在地上的张宏泰和众百姓,愣愣地望着府台老爷的轿子渐渐远去,心里犹如三九天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 嘉庆十一年(1806)秋去冬临,皖北。 这是一个西风漫卷,霜染层林,落叶飘零,残蛩凄切,田野里未饱半瘪的苞谷、瓜豆已收割完毕,苍茫大地尽显山寒水瘦的萧瑟季节。 凤阳府古城楼。高大幽暗的拱形门洞里,行人寥落,商贩稀疏。一辆满载死尸的驴拉木轮车,吱吱呀呀碾过凹凸不平的石板甬道,慢悠悠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