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认识金马河

认识金马河

  • 字数: 2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蒋剑康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903783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9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成都地方文化研究图书,内容经双流金马河历史文化研究会三次探讨评议。共十五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金马河的历史展开,充分考证论证《华阳国志》五津就是金马河上五渡,首次发现借河水流动力驾船摆渡的天府千年神奇古渡,发现金马河上有座48间桥楼约200米长的风景廊桥,且载入我国《中国名胜》画册。下篇主要对金马河双流河畔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和现存不足进行了分析,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适合开发打造的旅游景点和项目。
作者简介
蒋剑康,双流擦耳岩人,生于1954年,在金马河边长大。1976年经推荐到重庆电力学校读书,工作后自修四川自修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读书,毕业后在国电企业工作至退休。2014年开始对岷江金马河进行考察,写有十余篇考察研究文章(包括十余万字的考察纪实等),多篇文章被成都、双流等地媒体转载。
目录
上篇 揭开金马河神秘面纱
第一章 从扑朔迷离到脉络清晰的金马河历史
一、五《县志》对金马河历史的不同记载
二、对金马河的历史考察
三、金马河被层层分水
四、金马河分水后出现四大特征
五、对金马河的历史误解
六、认清金马河真实历史的突破口
七、金马河主要图示
八、清晰的金马河历史
第二章 文物佐证五津之涉头津为双流擦耳岩古渡
一、五津热议
二、五津考证
三、擦耳岩出土文物的涉头津信息
第三章 金马河上的中国名胜廊桥
一、发现,120年前擦耳岩廊桥
二、晚清,成都川西平原三廊桥
三、考察,确定了擦耳岩廊桥的具体位置
四、如今,三廊桥何时再比肩
第四章 不用人撑船划桨的天下神奇古渡
一、摆渡背景
二、摆渡方法
三、原理分析
……
摘要
     第一章 从扑朔迷离到脉络清晰的金马河历史 本章提要:历史既有对金马河是支流、小河、在某河起水等的不同记载,也有它是岷江正流、大江等的记载,这些复杂而又扑朔迷离的记载,导致人们对金马河的历史认识不清。金马河流经的五个县市,其《县志》有不同的历史记载,致使人们至今都没有弄清楚金马河的真实历史。笔者经过五年多考察研究分析,最终找到了对金马河产生误解误读的根源所在,从而弄清了金马河的真实历史,厘清了金马河的历史脉络,力图为读者呈现一条历史清晰的金马河。 金马河是成都西边,都江堰至新津的一段岷江主流河,俗称金马河。修都江堰以前,金马河就是古岷江,修都江堰后,为岷江主流河道。 根据成都市河长制办公室《河湖水系》一文:从都江堰外江闸至新津县南河汇合口河段称金马河,河段长81公里,平均比降3.5‰,河宽300~500米,最宽处广滩达1200米。 对金马河的河长,各记载没有统一说法,有说76.1公里的,有说79公里的。不过,这只是各自所说的起点和终点不一致而已。这里暂以新近的成都市河长制办公室的“81公里”为准。 金马河河长不统一,还可说清楚。但金马河的历史,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记载,就让人迷糊了。金马河从都江堰流到新津,流经的五个市县其《县志》对金马河的历史记载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共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记载。有记载说金马河是岷江正流,有记载说金马河是被1933年的叠溪地震后的洪水冲宽变成岷江正流的,有记载说1933年又成岷江正流的。 县志是地方文史权威,其真实性是不容质疑的。但若五《县志》的记载都是真实的话,那么,金马河的历史究竟又以哪种说法为准呢? 时至今日,只有81公里长的金马河,其历史竟然如此扑朔迷离,让人看不清它的真面目,这种现象实属奇怪。 我是在金马河边玩着水长大的。凡是金马河边的人,都认为金马河自古就是大江大水的岷江,绝不可能九十年前(1933年地震洪水)还是条小河。因为,两岸宽阔的河滩水洼沙洲,厚实的卵石沙层等,无不说明,金马河是条古老的自然河流。没有上千万年的洪水冲击积沉,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形的。但说金马河以前是小河,1933年才被洪水冲宽河床变成岷江正流的话,这就让我不理解了。退了休回到家乡,我常来到金马河边看看。我想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我开始了考察。 让我们从五《县志》的记载说起吧。 一、五《县志》对金马河历史的不同记载 都江堰市的《灌县志》记载:岷江在都江堰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为岷江正流。灌县旧志称为正南江,今称金马河。《都江堰志》记载:岷江干流(金马河段)是自然河道。都江堰渠首以下至新津大桥称“外江”,又称“金马河”。《都江堰市志(1986—2005)》只记载岷江,不记载金马河,说明岷江就是金马河了。 温江区的《温江县志》记载:金马河的名称,见诸《蜀水考》:“流汶二江之源,其正派日金马河”,又说:“江水东南流至温江县西为金马河,即皂江正流也。”清末,羊马河变成岷江干流,金马河改由此河起水。民国二十二年(1933),叠溪洪水暴发,金马河河床被冲宽,又成岷江干流。 《温江县志(1986—2005)》,不再记载金马河的历史了。 崇州市的《崇庆县志》记载:金马河系岷江正流,金马河于1933年叠溪洪水后,河面逐渐加宽,过去它是灌排相兼河道,现在主要作为排洪河道。《崇州市志(1986—2000)》中,对金马河的记载,与《崇庆县志》接近相同。 双流区的《双流县志(1911—1985)》中记载:清初,金马河在温江玉石堰下与石鱼河分流,时为小河。清末,羊马河是岷江干流,或有羊马大河之称。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岷江暴发大洪水后,金马河河床被冲宽,变成岷江正流。 新津区的《新津县志》(1989年版)记载:清初,金马河在温江玉石堰下与石鱼河分流,时为小河,与杨柳河并流。清末,当羊马河变成岷江干流时,金马河改由羊马河起水。民国二十二年,叠溪洪水暴发后,金马河被冲宽,形成了岷江正流。 《新津县志(1986—2005)》中,不再记载金马河以前的历史了。 从以上五《县志》的记载看出,《灌县志》和《崇庆县志》,认为金马河历史上就是岷江正流;《温江县志》则认为,1933年洪水冲宽金马河,又成岷江正流,其言外之意,金马河以前曾是岷江正流;《双流县志》和《新津县志》记载一致,都认为金马河以前是小河,1933年才冲宽成岷江正流的。 短短81公里的金马河,流经成都平原五市县,而五《县志》对其历史认识不一致,记载不一样,扑朔迷离的金马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对此,我也深感迷惑,久久解不开其中之谜。 我只能从考察中去寻找金马河历史真实的答案了。 二、对金马河的历史考察 我从三个方面入手,对金马河进行考察。一是水利专家,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二是实地考察,了解金马河两岸的实际情况;三是查阅历史记载。 (一)水利专家 水利专家是权威,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