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财产性收入及其不平等研究

财产性收入及其不平等研究

  • 字数: 2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郭斌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352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推进经济公平和社会正义,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持续、协调、均衡发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要科学认识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发展关系,尤其需要正确处理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收入分配关系。本书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如何促进和提高“穷人”的财产性收入上,填补了我国财产性收入研究的一个空白。并把研究对象扩展到初次分配领域,注重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转型期这样的客观现实出发,深化研究了财产性收入及其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作者简介
郭斌,1969年7月生,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201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经济学博士。现主要从事收入分配领域的研究工作。曾参与和主持浙江省自然基金课题、教育厅课题和省级学会课题共10多项,先后在《科学管理研究》、《现代经济探讨》、《工业技术经济》和《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等CSSCl来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我国财产性收入及其不平等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研究目的
第三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财产性收入及其不平等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财产性收入思想的理论溯源
一、威廉配第的财产性收入思想
二、亚当斯密的财产性收入思想
三、大卫李嘉图的财产性收入思想
四、约翰贝茨克拉克的财产性收入思想
五、凯恩斯主义的财产性收入思想
六、福利经济学的财产性收入思想
第二节国内外财产性收入及其不平等研究的进展
一、国外财产性收入研究进展
二、国内财产性收入研究进展
第三节研究小结
第三章财产性收入及其不平等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概念界定
一、收入
二、财产
三、财产性收入
四、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关系
第二节公平、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一、公平和平等的差异辨析
二、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三、平等与效率均衡观对财产性收入差距的解析
第三节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测度指标
一、统计学意义上的测度指标
二、依据分配理论推导出来的测度指标
第四章我国居民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概况
第一节我国收入分配概况
一、全国居民收入分配总体概况
二、按八大经济区区分的居民收入分配概况
三、研究小结
第二节我国居民财产分布概况
一、数据来源
二、城乡居民财产分布概况
三、研究小结
第三节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概况
一、按收入分组的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概况
二、接地区分组的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概况
三、研究小结
第五章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不平等测度与分解
第一节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第二节基于变异系数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测度
一、按收入分组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测度
二、按地区分组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测度
三、基于变异系数测度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趋势分析
第三节基于基尼系数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测度与分解
一、按收入分组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测度与分解
二、按地区分组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测度与分解
三、基于基尼系数测度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趋势分析
第六章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不平等影响和决定因素分析
第一节基于收入视角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影响和决定因素分析
一、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关系的定量分析
二、收入视角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起因分析
第二节基于财产性收入来源构成分项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影响和决定因素分析
一、财产性收入来源构成分项的不平等实证分析
二、财产性收入来源构成分项的不平等成因分析
第三节基于个体约束的财产性收入不平等影响和决定因素分析
一、财富代际转移(流动)对财产性收入及其不平等的影响
二、人力资本投资对财产性收入及其不平等的影响
第七章我国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形成机理
一、初次分配中不平等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
二、政策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
三、个体约束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
四、财产性收入数量增长与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关系
第八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研究结论
一、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存在高度正相关性
二、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过低制约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
三、企业是挤占居民劳动者报酬的主因,国家是次因
四、保持经济效率是改善劳动者报酬的根本路径
五、我国居民的财产存在形式相对固定
六、城乡居民财产分布差距大
七、财产性收入呈现总量低、增速快和差距大等特点
八、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程度高,影响力持续上升
九、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因素涉及面广
十、重要推论
第二节政策建议
一、促增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数量增长的政策建议
二、促减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