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名士 斯文风雅
字数: 171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作者: 蔡辉
出版日期: 2019-10-01
商品条码: 978755920298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京派文化”形成的契机是:1919年巴黎和会后,因列强拒绝公正对待中国,中国知识界集体失望,自甲午战争后形成的“全面学习西方”的梦想因之破灭,梁启超、辜鸿铭等较为了解西方文化的学者,转而主张用民族主义对抗现代主义,从追求“文明”,走向追求“文化”。 在北京,鲁迅生活了十四年,胡适生活了约二十年,徐志摩生活了十年,陈垣生活了五十八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名单。他们人生中优选的年华是在北京度过的,“京派文化”影响了他们一生。 翻开现代文学史,“京派”尤其辉煌,涌现出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林徽因、李健吾、萧乾等;此外还有“京味文学”,以老舍、梁实秋为代表;至于凌叔华、冰心,亦引领一时风尚……所以,重新梳理这段历史,对于历史,对于文化,对于读者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内容简介
《名士·斯文风雅》是一本讲述那些曾经在北京掀起风云的文人雅士们的小传记类书。作者通过探名士虚实、寻恩仇缘由、鉴风流真假3个部分,真实还原了那些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名声鹊起的文人雅士们间的嬉笑怒骂、恩怨情仇,用严谨而又不失活泼的文字中把“京派文化”展现给了广大读者。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文人雅士。
作者简介
蔡辉,资深媒体人、书评人,先后在《信息产业报》《互联网周刊》《竞报》《北京晨报》《中国家庭报》工作,先后任记者、校对、美术编辑、编辑部主任、业务总监等职,曾获北京市新闻奖评论一等奖、安徽省副刊杂文一等奖、广东省优秀副刊栏目二等奖等,在各类报刊上发稿500万多万字(《中国企业家》《晶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南风窗》《南都周刊》《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参与编辑出版图书14种。曾被腾讯网、凯迪网、新浪网、凤凰网、中华网特聘为评论员,获新浪月度很好博客文章奖、头条号月度很好答主,曾被罗辑思维·得到平台聘为讲师。
目录
前记重温京派名士的烟云往事/001
第一辑探名士虚实
“雨巷诗人”戴望舒的另一面/002
盛成:因非虚构震动世界的中国作家/011
胡适为何要“黑”熊式一/020
他是金庸的堂哥,更是伟大的现代诗人/030
《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原型是章太炎吗/041
林纾,文坛领袖难敌妖魔化/050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061
齐白石为何说“人骂我我也骂人”/071
是谁开除了张恨水/080
辜鸿铭是首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吗/089
德龄,辜鸿铭炒作出来的“公主”/099
梁实秋,一辈子都在骂战/110
第二辑寻恩仇缘由
刘半农为何与鲁迅渐行渐远/120
周作人为何骂丰子恺“浮滑肤浅”/130
杨度与梁启超为何绝交/140
陈师曾,与鲁迅渐行渐远的朋友?/150
废名打过熊十力吗/160
齐如山为何刻意遮蔽张彭春/170
梅兰芳绑票案仍迷雾重重/180
第三辑鉴风流真假
高长虹是鲁迅的“情敌”吗/192
老舍与赵清阁,落叶无限愁/202
曹聚仁为何编派许羡苏/211
吴宓:此生恨未成小说/221
小凤仙挽蔡锷联究竟出自谁手/231
摘要
“雨巷诗人”戴望舒的另一面
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他一生主要在南方度过,却逝世在北京,并最终葬在北京。
戴望舒的墓在北京西山脚下的万安公墓,碑文是茅盾所书,只有“诗人戴望舒之墓”七个字。该墓曾遭毁坏,1980年重修,现碑文是茅盾先生重写的。
来北京前,戴望舒在香港工作,得到解放战争消息后,他说:“我不想再在香港待下去了,一定要到北方去。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点。”可惜戴望舒在北京生活的时间太短,未能留下更多佳作。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始娘
――节选自《雨巷》
在白话诗歌目前,这首《雨巷》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戴望舒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该诗不仅接续了李?“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境,且“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叶圣陶语)。事实上,《雨巷》是戴望舒的早期作品,与他中后期作品风格迥异。
因为《雨巷》, “丁香姑娘”原型施绛年亦成公众关注对象,而戴望舒对她长达八年的苦恋,以及诗人后来两段婚姻的不幸,使后人习惯性地给他贴上“情种”标签,将他想象为文弱书生,而这与真实的戴望舒有着不小的差距。
冯亦代先生在谈到第一次见戴望舒时,说:“在我心目中的诗人,一定是面色白皙,风姿潇洒的;但眼前伫立着的却是高过我半个头黑苍苍的彪形大汉。”
其实,在戴望舒身上,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雨巷》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戴望舒原名戴朝案,杭州人,生于1905年,父亲是银行职员。
十七岁时,戴望舒已在报刊上发表小说。1923年秋,戴望舒考人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上海大学的中国文学系,邓中夏、瞿秋白任总教务长和教务长,校舍在弄堂中,同学中有丁玲、施蛰存、杜衡等。
1925年5月,因抗议“五卅隆案”,大学被封,戴望舒、施蛰存、杜衡先后转入震旦大学法语系,1926年,三人创办了《璎珞》文学旬刊。在法国神父教导下,戴望舒研读了雨果等人的诗,但他偏偏喜欢学校禁止阅读的法国象征派。
1927年2月,因参与革命宣传,戴望舒、杜衡被拘留,并被震旦大学开除。不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为了避祸,戴望舒躲到杭州施蛰存家中,对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一见倾心。
《雨巷》是不是写给施绛年的呢?有这种可能,据戴望舒长女戴咏素说,施绛年虽没有戴望舒的两任妻子美貌,但个子高,与一米八多的戴望舒相配,且有幽怨气质。
该诗写于1927年夏,此时双方刚认识。《雨巷》与波德莱尔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神似,有仿作之嫌,在诗人圈中一直有微词。卞之琳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 ‘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杜衡批评此诗“凑韵脚”。
一年后,《雨巷》发表,因契合当时热血青年们迷茫、苦闷、失意的心情,迅速流传开来,随着时间推移,诗中缠绵、敏感的情愫打动了一代代读者,《雨巷》遂成经典。
……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