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在从容过一生 全彩珍藏版

自在从容过一生 全彩珍藏版

  • 字数: 1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林清玄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702165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贾平凹、余秋雨、蒋雯丽及“朗读者”等名家和媒体高度推荐的作家;2.林清玄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3.收录代表林清玄散文创作至高水准的经典之作,浓缩了作者一生的创作精华,值得珍藏;4.多篇文章入选大中小学语文课本,名校重点推荐,数百万学子深受启迪,千万文艺青年挚爱一生;5.老树画画倾情配图,纯质纸全彩印刷,双封面装帧设计;6.献给在人生这场旅程中长途跋涉的行路人,让读者领悟自在从容的真谛,淡定从容而幸福安定地过好这一生;7.诠释林清玄的人生哲学: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内容简介
《自在从容过一生》为林清玄散文精选全彩珍藏版。精选林清玄有关生活智慧和人生态度的典藏篇目,让读者以自在从容的底气,温柔淡定地处理好自我与自己、他人及世界的关系,获得心灵的平和、丰富与生活的安定、幸福。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台湾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目录
辑一 秘密的地方
002 秘密的地方
007 夜观流星
012 太阳雨
018 仙堂戏院
024 我专享的松鼠
029 悬崖边的树
032 海的儿女
037 落地生根
043 阅读故乡的一百个方法

辑二 来自心海的消息
048 冰糖芋泥
054 葫芦瓢子
057 来自心海的消息
062 满天都是小星星
068 卡其布制服
072 散步去吃猪眼睛
077 期待父亲的笑
084 今天的落叶
086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辑三 买一瓣心香
090 买一瓣心香
093 野姜花
098 茶香一叶
103 油面摊子
106 月光下的喇叭手
114 买了半山百合
118 林妈妈水饺
122 阿火叔与财旺伯仔

辑四 一味百味
128 长命菜
131 琴手蟹
135 好香的臭豆腐
138 菊花羹与桂花露
141 清雅食谱
145 食家笔记
164 肉骨茶
167 一味

辑五 活出美感
176 发芽的心情
182 青山白发
186 生命的酸甜苦辣
189 贼光消失的时候
193 幸福的开关
204 不封冻的井
207 月到天心
210 活出美感

辑六 世缘
218 我的少年时代
226 河的感觉
234 有情十二帖
245 生平一瓣香
249 屋顶上的田园
253 世缘
256 童年的自己
260 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摘要
     在我的故乡,有一弯小河。 小河穿过山道、穿过农田、穿过开满小野花的田原。晶明的河水中是累累的卵石,石上的水迈着不整齐的小步,响着淙淙的乐声,一直走出我们的视野。 在我童年的认知里,河是没有归宿的,它的归宿远远地看,是走进了蓝天的心灵里去。 每年到了孟春,玫瑰花盛开以后,小河淙淙的乐声就变成响亮的欢歌。那时节,小河成为孩子们最快乐的去处,我们时常沿着河岸,一路闻着野花草的香气散步,有时候就跳进河里去捉鱼摸蛤,或者沿河插着竹竿钓青蛙。 如果是雨水丰沛的时候,小河低洼的地方就会形成一处处清澈的池塘,我们跳到里面去游水,等玩够了,就爬到河边的堤防上晒太阳,一直晒到夕阳从远山的凹口沉落,才穿好衣服回家。 那条河,一直是我们居住的村落人家赖以维生的所在,种稻子的人,每日清晨都要到田里巡田水,将河水引到田中;种香蕉和水果的人,也不时用马达将河水抽到干燥的土地;那些种青菜的人,更依着河边的沙地围成一畦畦的菜圃。 妇女们,有的在清晨,有的在黄昏,提着一篮篮的衣服到河边来洗涤,她们排成没有规则的行列,一边洗衣一边谈论家里的琐事,互相做着交谊,那时河的无言,就成为她们倾诉生活之苦的优选对象。 在我对家乡的记忆里,故乡永远没有旱季,那条河水也就从来没有断过,即使在最阴冷干燥的冬天,河里的水消减了,但河水仍然像蛇一样,轻快地游过田野的河岸。 我几乎每天都要走过那条河,上学的时候我和河平行着一路到学校去,游戏的时候我们差不多都在河里或河边的田地上。农忙时节,我和爸爸到田里去巡田水,或用麻绳抽动马达,看河水抽到蕉园里四散横流;黄昏时分,我也常跟母亲到河边浣衣。母亲洗衣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跑到堤防上散步,踮起脚跟,看河的尽头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我爱极了那条河,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个封闭的小村镇里,我一注视着河,心灵就仿佛随着河水,穿过田原和市集,流到不知名的远方——我对远方一直是非常向往的。 大概是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吧,学校要举办一次远足,促使我有了沿河岸去探险的决心。我编造一个谎言,告诉母亲我要去远足,请她为我准备饭盒;告诉老师我家里农忙,不能和学校去远足。第二天清晨,我带着饭盒从我们家不远处的河段出发,那时我看到我的同学们一路唱着歌,成一路纵队,出发前往不远处的观光名胜。 我心里知道自己的年纪尚小,实在不宜于一个人单独去远地游历,但是我盘算着,和同学去远足不外是唱歌玩游戏,一定没有沿河探险有趣,何况我知道河是不会迷失方向的,只要我沿着河走,必然也可以沿着河回来。 那一天阳光格外明亮,空气里充满了乡下田问独有的草香,河的两岸并不如我原来想象的充满荆棘,而是铺满微细的沙石;河的左岸差不多是沿着山的形势流成的,河的右岸边缘正是人们居住的平原,人的耕作从右岸一直拓展开去,左岸的山里则还是热带而充满原始气息。蒲公英和银合欢如针尖一样的种子,不时从山上飘落在河中,随河水流到远处去。我想这正是为什么不管在何处都能看到蒲公英和银合欢的原因吧! 对岸山里最多的是相思树,我是最不爱相思树的,总觉得它们树干长得畸形,低矮而丑怪,细长的树叶好像也永远没有规则,可是不管喜不喜欢,它正沿路在和我打着招呼。 我就那样一面步行,一面欣赏风景,走累了,就坐在河边休息,把双脚泡在清凉的河水里。走不到一个小时,我就路经一个全然陌生的市镇或村落,那里的人和家乡的人打扮一样,他们戴着斗笠,卷起裤脚,好像刚刚从田里下工回来。那里的河岸也种菜,浇水的农夫看到我奇怪地走着河岸,都亲切地和我招呼,问我是不是迷失了路。我告诉他们,我正在远足,然后就走了。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