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室内污染物源辨识及控制

建筑室内污染物源辨识及控制

  • 字数: 3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于水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89173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建筑内有限个突发污染物控制基础研究为核心,针对建筑内突发污染物源辨识问题进行深人研究,同时通过模拟和实测手段开展基于混合通风的污染物控制策略研究。全书共分为13章,内容包括:建筑室内污染现状,污染物扩散模拟方法,单污染源辨识的理论基础,单传感器下单污染源的位置辨识,双传感器下单污染源的位置辨识,单污染源的散发强度辨识,多污染源辨识的理论基础,多污染源位置辨识,多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建筑室内污染物浓度实测,通风系统新风量及策略制定,住宅通风系统优化策略,以及总结。本书的内容将为扩展室内污染物源辨识的研究范围,为室内污染物源控制研究提供有效的数学模型和基础数据,为IAQ控制提供技术保障和理论基础。
目录
第1章建筑室内污染现状研究
1.1建筑室内污染物源辨识背景
1.1.1室内污染现状调研
1.1.2居住建筑室内空气品质问题
1.1.3居住建筑安全问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建筑室内污染物源辨识研究现状
1.2.2居住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
1.2.3居住建筑室内机械通风
1.2.4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2章污染物扩散模拟方法
2.1室内气流与污染物扩散的模拟方法
2.1.1节点模型
2.1.2区域模型
2.1.3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2.2模拟研究方法分析
2.2.1湍流及数值模拟
2.2.2物理数学模型
第3章单污染源辨识的理论基础
3.1污染源可及性概念
3.1.1通风有效性评估指标
3.1.2可及性指标
3.2源辨识指标
3.2.1相似特征
3.2.2绝对相似度
3.2.3相似隶属度
3.3本章小结
第4章单传感器下单污染源的位置辨识
4.1位置辨识研究思路
4.2模型建立
4.2.1几何模型建立
4.2.2计算方法
4.3前处理过程
4.3.1室内传感器布置
4.3.2假设污染源污染物散发模型
4.3.3待辨识污染源污染物散发模型
4.4污染源位置辨识阶段
4.4.1污染源位置定性辨识
4.4.2污染源位置定量辨识
4.5传感器位置对源辨识结果的影响分析
4.5.1传感器β2的辨识结果
4.5.2传感器β3的辨识结果
4.5.3不同传感器的对比分析
4.6本章小结
第5章双传感器下单污染源的位置辨识
5.1双传感器的数据整合方法
5.1.1数据的差值法整合
5.1.2数据的均值法整合
5.2基于双传感器的位置辨识过程
5.2.1基于传感器组合β1+β2的位置辨识
5.2.2基于传感器组合β1+β3的位置辨识
5.2.3基于传感器组合β2+β3的位置辨识
5.3基于双传感器的位置辨识结果分析
5.3.1双传感器组合与单传感器的辨识结果对比
5.3.2不同传感器组合间的辨识结果对比
5.4本章小结
第6章单污染源的散发强度辨识
6.1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理论
6.1.1污染源散发强度的辨识策略
6.1.2计算时段的选取
6.2基于单传感器的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
6.2.1单传感器β1的辨识过程
6.2.2单传感器β2的辨识过程
6.2.3单传感器β3的辨识过程
6.3基于双传感器的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
6.3.1污染源散发强度的辨识策略
6.3.2基于各组双传感器的辨识结果
6.3.3基于双传感器组的辨识结果分析
6.4本章小结
第7章多污染源辨识的理论基础
7.1多污染源辨识的理论依据
7.1.1皮尔森相关系数
7.1.2污染物源辨识的评价标准
7.2Pearson相关系数验证
7.2.1污染源位置的变化对Pearson相关系数影响分析
7.2.2不同的散发强度对Pearson相关系数影响分析
7.3本章小结
第8章多污染源位置辨识
8.1室内多污染源散发模型
8.1.1物理模型建立
8.1.2网格划分及计算方法
8.2模拟工况设置和双污染源散发的浓度设置
8.2.1模拟工况设置
8.2.2多污染源散发的浓度设置
8.3室内双污染源的辨识结果
8.3.1工况一的辨识结果
8.3.2工况二的辨识结果
8.3.3工况三的辨识结果
8.3.4工况四的辨识结果
8.3.5比较分析
8.4室内三个污染源的辨识分析
8.4.1污染源散发的设置方案
8.4.2污染源散发的辨识结果
8.4.3辨识结果比较分析
8.5本章小结
第9章多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
9.1基于多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策略
9.2基于单传感器的双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
9.2.1工况一下的双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
9.2.2工况二下的双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
9.2.3工况三下的双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
9.2.4工况四下的双污染源散发强度辨识
9.3本章小结
第10章建筑室内污染物浓度实测
10.1实测污染物的选取
10.1.1实测指标选取原则
10.1.2指标一:CO2
10.1.3指标二:甲醛
10.2实测对象
10.2.1沈阳地区气候特点
10.2.2测试地点
10.3实地测试
10.3.1采样点的选取原则
10.3.2检测设备
10.3.3数据采集
10.4测试数据分析
10.5本章小结
第11章通风系统新风量及策略制定
11.1我国住宅建筑机械通风新风量理论分析
11.2住宅建筑通风系统新风量计算
11.2.1室内污染物未超标时新风量分析
11.2.2室内污染物超标时新风量分析
11.3住宅建筑通风系统策略
11.3.1通风系统策略制定步骤
11.3.2通风系统的策略制定
11.4本章小结
第12章住宅通风系统优化策略
12.1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12.1.1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