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杨深秀传/三晋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字数: 16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 沈琨
出版日期: 2014-12-01
商品条码: 9787537843362
版次: 1
页数: 182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沈琨所著的《杨深秀传》为三晋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之一,作者曾深入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的故乡搜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记录传主的传奇人生,他曾在清末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三晋人民的骄傲与自豪,对传主的人生轨迹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和记录。
作者简介
沈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人。曾在运城盐化局、运城地区农机公司工作。1978年起历任长治市文联《长治文艺》编辑,《漳河水》杂志副主编、主编。长治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市人大常委。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各类文学作品近20种,文学创作一级。
目录
第一章 涑水少年行
耕读传家
命运多舛的“神童”
走向远地远天
第二章 京华有多远
乡试唱名
京城苦读
雪虚声堂的蹉跎岁月
第三章 家乡在召唤
风雨山河的惆怅
在赈灾生死线上
《闻喜新志》之新
第四章 锦绣太原城
助修《山西通志》
与几任巡抚的交往
诗意翩跹壮心飞
第五章 坎坷求索路
乙丑会试中第
官场内外
思想的飞跃
第六章 维新最猛将
山东道监察御史
从关西学会到保国会
在急流涌进的潮头
第七章 疾风显劲草
拉开戊戌变法的序幕
击风搏雨的五月
热风冷雨的六月
罡风烈雨的七月
最后的孤身抗击
第八章 血色染黄昏
黑云压城风满楼
喋血菜市口
第九章 烈士身后事
附录
杨深秀年谱简编
参考征引书目文献
摘要
第一章 涑水少年行
耕读传家
“金襄陵,银太平,数了曲沃数运城。”在人称“富庶之乡”的山西晋南地区,有两大块盆地平原。一块是临汾盆地,另一块是运城盆地。如果说临汾盆地是自北而来的汾河滋润出来的话,那么,运城盆地则是一条叫作涑水的河流滋润出来的。
涑水河,一名涑河。她发源于中条山中部的绛县东部山区,从东北流来,一路喧声,一路收拢溪河涧水,流过横水镇,再过东镇,已是一条泱泱大水了。晋陕两省相挟的黄河在其西南,涑水河为了投奔黄河,也一路倾斜地向西南流淌。她跋涉近四百里,流经今绛县、闻喜、夏县、盐湖区、临猗、永济等县(市)、区,经伍姓湖,最终在永济宏道园投入黄河母亲的怀抱。
涑水河两岸,河渠交织,棉茂粮丰,有山西省的“麦囤”之称。这块古称“河东”的钟灵毓秀的土地,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孕育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尧都平阳”在其北部紧邻的临汾;“禹都安邑”“舜都蒲坂”,就在这涑水河流域的夏县和永济。纵览古今,在这一块沃土上,英才辈出,代有伟人。戊戌志士杨深秀的家乡,就在这个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晋南富乡――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
闻喜县历史悠久,春秋时属晋国曲沃,战国时属魏,秦时改曲沃为左邑县,属河东郡。《元和郡县志》绛州:闻喜县,“本汉左邑县桐乡也,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此闻南越破,大喜,因立闻喜县,属河东郡。”说是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巡视途经此地,欣闻平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大捷,遂将左邑桐乡改为“闻喜”,至此两千余年县名未改。清代时系山西直隶州绛州的辖县。
闻喜地处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北端,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的相接处。东部的中条山高峰耸岭,重峦叠翠;西有稷王山孤峰独标,与之对峙;中部的涑水河谷地平坦富饶,荫绿连绵。古人用“嵋原如座,条峦如屏,香峰如笔,涑水如带”十六字,形象地概括了闻喜的山川形胜。
闻喜是汾河腹地通向晋南的必经之地,为历代交通要冲,县境以南不远即为“国之大宝”的河东盐池。从古代的辇道、官道,到近代的国道、省道,无不从闻喜的中部穿插而过,映着涑水河曾经的氤氲烟波,舟楫往来,车马辚辚,该是一幅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
闻喜县城往北八里处,公路和涑水河并行的西侧,就是杨深秀的故乡仪张村了。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静谧的村庄。村外是一马平川,良田沃野,村内是一色的青砖平房,近些年间或有二层的小楼从平地上冒出来。一百年前杨深秀的故居老宅,虽然也曾有过被称作“秋官府”的几处院落,却在历史的动荡中早已消失无存。而在考证者和当地百姓的口碑中,那故居也远非是高宅华屋,画栋雕梁,只不过比普通民宅稍胜一筹而已。
比如,当地人家的院子围墙大都以夯土筑就,而杨深秀老宅的围墙是用青砖砌成,仅此而已。以至于今天仍有人在善意地埋怨杨深秀,说他名声那么大,在京城作了那样大的官,却没有在自己的家乡留下一座像模像样的杨家大院,就像晋城市阳城的“皇城相府”、晋中富商王家、乔家、常家和曹家大院那样,可供游客来参观,也好给村里带来一些收益。
确实,杨深秀的家庭并不十分富有,他就出生在晋南农村的一户普通人家里。“耕读传家”是这里古已有之的传统。这里盛产棉花和麦子,只要不是大的荒旱和战乱年景,一般人家大都可自足有余。农入们晴耕雨读,在勤苦耐劳、操持农事的同时,更以儒家思想严格要求自己的后辈,崇尚读书,尊师重教,以求孩子将来取得功名,做官为宦,光宗耀祖。以至于至今仍有许多人家,把“耕读传家”四字端端正正雕在自家院高高的门楣上。
这就该“穿越”一下,说到一百六十年前的往事了。
清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初二日(1849年4月24日)戌时,也就是初夏日暮时分,杨深秀出生在山西直隶绛州闻喜县仪张村的一个耕读之家。
在杨深秀家世的考证中,多篇文章说其时杨家已“家道中败”。那么,何时又是杨家曾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时期呢?
据有关的家族谱牒的考证,杨姓的发源地,就在今山西省境内。春秋时的杨国为晋国所灭,杨氏族人星散北方各地。两晋、隋唐时期,由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以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板荡,殃及三晋,许多杨姓子孙大举南迁。一场场的离乱,一次次的迁播、发展和繁衍,使杨姓成为遍及全国各地的望姓大族。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