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教学.东联现代中学探索教学模式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教学.东联现代中学探索教学模式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作者: 秦智琳 韩宝铭 著
  • 出版日期: 201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385837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思想、方法研究、具体操作和实验过程等方面详尽阐述了东联现代中学“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新课程改革经验和走过的历程,它凝聚了东联现代中学全体教师和领导团队的努力和智慧。
作者简介
  秦智琳,男,
汉族,1965年生,民盟盟员,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东联现代中学初中部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鄂尔多斯市数学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模范教师、教学能手,鄂尔多斯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科技新星、劳动模范、学科头人、教学能手,中国数学教育苏步青奖获得者。发表了《打造一流校园文化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等40多篇专业论文,编著、主编、参编了《数学教学艺术论》等20部著作。承担并完成了《利用计算机开设数学实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等五项重量教育科研课题,均通过了专家鉴定,其中三项获重量一等奖。

韩宝铭,男,汉族,1954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现任东联现代中学教研室主任。多年从事中学课改的研究和推行工作,曾重点研究和推行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现致力于新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总主编简介
王增昌,《中国教育报》高级编辑,原"教学版"主编,全国和谐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发明协会创造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负责人。
王增昌曾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10余年,1985年调入《中国教育报》社,20多年来一直主持教育报"教学版"编辑工作,撰写并发表了《教师究竟排第几?》《教坛升起一颗新星》等800余篇教育教学文章,曾在"教学版"开设"特级教师教学特色""名师教学艺术"等专栏,并编辑出版了《特级教师教学艺术》《教改教研艺术》等教育教学图书30余册。近年来潜心研究中小学名师教学艺术,并在全国性的教学研讨会上做《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讲座。
目录
《名师教学思想与教学艺术丛书》序/顾明远
题词/郭振有序/刘月星前言/秦智琳
第一章"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概论
一、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附:在教改的路上
——写在"五过程主体探索式学案"运用中
二、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三、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四、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五、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效果与评价
第二章"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与基本观念
一、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理念
二、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以学定教的思想
三、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体现师生共同和谐发展
四、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是新的教育道德观的体现
五、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与很好教学效益观附:五步写成教育诗
——"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达标课活动总结
第三章"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课堂操作
一、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和基本要求
二、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学案设计
三、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与操作策略
四、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课堂活动要素及
参考程序
五、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
六、 运用"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七、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八、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课实录|
第四章"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语文学案选
二、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数学学案选
三、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英语学案选
四、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政治学案选
五、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历史学案选
六、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地理学案选
七、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物理学案选
八、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化学学案选
九、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生物学案选
附录1:让课堂成为师生体验生命成长的平台
——东联现代中学初中部新课程改革经验介绍
附录2:励志改革创新,共享成功快乐
后记
摘要
    较长时期以来,初中教育承受了较大的办学压力,戴着应试教育的镣铐,跳着素质教育的舞蹈,初中教育确实有些尴尬。初中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小学,下启高中。与小学相比,初中一方面同样承载着义务教育的任务,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是整个义务教育的收尾阶段,需要面对中考与升学的竞争压力;初中教育是面对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各个学校都在抓学习,但关键是如何去抓。是靠加班加点,还是靠提高课堂效率、"低负高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要提高初中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初中教育必须走"轻负担、高效率"的内涵发展之路。
     新课改理念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由认知向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转变与扩展,而不是把对知识的认知当作教育的终极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在方法与过程的切身体验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重视课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面向同学、面向校园、面向自然、面向家庭、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和未来,充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