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外文学交流史

  • 字数: 738千字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郁龙余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28849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1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分支,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沿传播扬的载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历目前看,中国文学在远古时候就开始向域外传播,影响至深且巨。而中国文学的发展也是与中外文化和文学交流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靠前外学术界对中外文学交流史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来全面系统地考察中国与各国家、地区的文学关系、得鉴古知今之益,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件重要工程。丛书立足于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展现中外文学与文化的双向多层次交流的历程,在跨文化对话、优选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中,把握中外文学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精神实质:(1)外国作家如何接受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如何对外国作家产生冲击与影响?具体涉及到外国作家对中国文学的收纳与评说,外国作家眼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误读、误释,中国文学在外国的流布与影响,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题材与异国情调等等。(2)与此相对的是,中国作家如何接受外国文学,对中国作家接纳外来影响时的重整和创造,进行双向的考察和审视。(3)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展示出中外文学家在相关的思想命题所进行的同步思考及其所作的不同观照,可以结合中外作品参照考析、互识、互证、互补,从而在深层次上探讨出中外文学的各自特质。(4)从外国作家作品在中国文化语境(尤其是20世纪)中的传播与接受着眼,试图勾勒出中国读者(包括评论家)眼中的外国形象,探析中国读者借鉴外国文学时,在多大程度上、何种层面上受制于本土文化的制约,及其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化范式中的改塑和重整。丛书将全面釐清我国文学与世界各主要文学系统之间的生动而丰富的交流关系,全面展示中华文化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
作者简介
郁龙余,深圳大学教授。
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章中印文学交流与佛典汉译
第一节印度佛教与印度主流文学
第二节汉译佛典是稀世文学宝藏
第二章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体裁的影响
第二节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题材的影响
第三节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形象的影响
第四节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
第三章佛典汉译与中国翻译学
第一节译经活动和中国翻译学
第二节中国翻译学的四大特色
第四章印度故事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佛本生》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五卷书》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其他印度故事的在华传播
第五章印度两大史诗在华传播轨迹
第一节佛经汉译及史诗的隐性传播
第二节两大史诗的汉语翻译与传播
第三节中国学者对两大史诗的研究
第六章印度戏剧与中国戏剧的关系
第一节中国和印度戏剧关系梳理
第二节印度戏剧的中国译介与研究
第七章印度现代文学的汉译与研究
第一节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新文学
第二节中国对普列姆昌德的接受
第三节印度英语文学的中国译介
第四节印度其他文学的中国译介
附录:《北京大学印度英语文学博士论文摘要》汇编
第八章季羡林和印度文学研究新局面
第一节季羡林创建中国现代梵学
第二节季羡林的治学之道及影响
第三节又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第九章徐梵澄:苦行者的学术样板
第一节三十三年寂寞的文化苦旅
第二节徐梵澄对汉籍的英语译介
第三节徐梵澄汉译印度文学哲学
附录:徐梵澄本地治理廿七年纪略
第十章金克木、黄宝生印度文学研译
第一节金克木和他的《梵语文学史》
第二节黄宝生及其《印度古典诗学》
第三节印度诗学在中国的传播接受
附录:《北京大学印度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摘要》汇编
第十二章谭云山、谭中与印度现代汉学
第一节谭云山与印度现代汉学开拓
第二节谭中的汉语教学与中印研究
第十三章师觉月与现代印度汉学开拓
第一节师觉月对印度现代汉学的贡献
第二节师觉月汉学事业的影响与发展
第十四章《老子》、《庄子》在印度
第一节老子佛陀千年难解的恩怨
第二节奥修与《老子》、《庄子》
第十五章拉贾·拉奥笔下的中国
第一节拉贾·拉奥与中国“神交”
第二节拉贾·拉奥作品中的中印灵感
第十六章中国文学作品的印度译介
第一节印度学者对中国文学的研译
第二节面向印度读者的中国文学译介
附录:印译中国诗歌:古老文化的交融
附录:中印文学交流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