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间的诗学

民间的诗学

  • 字数: 15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杨位俭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786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新一代文学批评,以笔下之微光,洞烛变迁之文字,映照中国转型与前进 ◎ 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 ◎ 我的学术兴趣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过“乡土”问题,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有些志趣或者本原性的东西——乡土的根基和自然的同情,也可能更加稳定。
内容简介
所谓文学性或者诗性是活跃在现实场域中的构造性能力。其实所有的文本包括科学文本都不可避免地包含虚构、修辞和想象,在文学与生活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幽暗的混合地带,这使得“文学一社会”的统合具有了充分的现实基础,研究诗学活动在其间的存在形式与功能、寻求和激活一种能动的力量,被称为“文化一社会诗学”——它也是实践和行动的诗学。本著在陈思和文学史民间理论范式的基础上,自觉从审美的、想象的维度理解、阐释文学活动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创造性关系,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脉络中思考乡土中国的变迁与重建,是民间批评的一次集中、系统性的尝试。
作者简介
杨位俭 上海大学现代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访问学者(2010—2011)。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化研究等。近年来着力于“一战”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关联性研究。
目录
当代文学民间研究的旧问题与新思考(代序)
民间的诗学
地方性、国民性和共同体修辞
战争、新村与启蒙的界限
劳工何以神圣
生活空间与左翼想象
战时中国与乡土叙事
民族形式和传奇体的生成
现代的异乡
虚构与禁忌
乡土摩登:《朝阳沟》的理想、“时尚”和爱情
香草之恋与寂静之声
伦理危机与代际关系的未来
戴厚英的青年史书写
碎裂的镜子
新乡土写作“新”在何处
何以解乡愁:田园诗、思乡病与理想国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