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山外山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绘画艺术研究

山外山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绘画艺术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作者: 马萧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56890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56-1999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绘画艺术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其渊源、流变、风格,并思考工艺美院体系之内的绘画艺术的独特性和影响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于1956年。建校之初,设有染织、陶瓷、装潢设计三系,另有绘画及共同课教研室。学院以培养实用美术人才为宗旨,因此绘画只作为基础性公共课,以此奠定基本造型能力及审美修养。然而,考察工艺美术学院最早一批教师名单,不难发现,以庞熏琹、张光宇为代表的诸位先生,无论是负笈海外,还是植根本土,入职工艺美术学院前都精娴绘事,涉猎画种不拘泥、不自限,对形式语言深有研究。因而,在学校要求的教学目标之外,众位师长的理念与技艺在不自觉间成为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绘画的深山泉眼,时序或乱,道阻且长,却能数十年来汩汩不断,既滋养了实用美术,赋予其品质,擢升其格调,并最终卓然独立,领一派风骚。自1956年至1999年,先后供职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在绘画上卓有成就的重要艺术家名单如下:庞熏琹、张光宇、雷圭元、祝大年、张仃、吴冠中、俞致贞、刘力上、常沙娜、袁运甫、乔十光、范曾、丁绍光、杜大恺、刘巨德等。本文旨在通过梳理1956年至1999年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绘画艺术脉络,重新挖掘、冷静审视工美师生绘画艺术的独特价值,并探究工艺美术和西方现代艺术间的微妙关系。
作者简介
马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美术学博士,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学术专著《印象派的敌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入围2017年年度好书候选;《它山不惑:四十岁前后张仃的两度转向》发表于《装饰》,并被《新华文摘》转载。
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绘画的几种来源:1956年以前
庞薰琹:决澜社、民族化与装饰艺术
上海时期的张光宇
张仃:漫画救亡和延安生涯
潜在的影响:其他艺术家
第二章创建与调整:1956年-1965年的工艺美院绘画
工艺美院的绘画土壤
师资与课程
庞薰琹的教育观
"装饰"
艺术与政治:张仃的两次转向
新国画家
装饰画家
张光宇的困境与生机
漫画与插图
《大闹天宫》
装饰绘画系
两位"右派”
袁迈和袁运甫的水粉画
壁画工作室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